匡瑋
【關鍵詞】腰硬聯合麻醉;連續硬膜外麻醉;剖宮產;結局;血流動力學
剖宮產是安全分娩的一種重要手段,剖宮產手術成功的關鍵在于麻醉。麻醉是一種良好的鎮痛方式,剖宮產手術過程中產婦需要保持穩定的生命體征和血流動力學,如何選擇麻醉方式對產婦及新生兒有著重要意義。全身麻醉藥物溶脂性較強,極易通過胎盤進入到新生兒體內,對新生兒產生影響。連續硬膜外麻醉是剖宮產手術當中常用的麻醉方法,鎮痛效果良好,可使產婦的血流動力學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中,但仍然具有起效慢,阻滯不全的特點。隨著麻醉技術的不斷發展,腰硬聯合麻醉在臨床中應用,具有起效快、阻滯完全的優勢。本文主要探究腰硬聯合麻醉與連續硬膜外麻醉對剖宮產產婦術后結局和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選擇為我院產科接診的200例行剖宮產手術治療的產婦,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麻醉方式不同為分組依據,隨機分為實驗組100例,對照組100例。實驗組產婦中,產婦的年齡為20~36歲,平均年齡為(28.69±1.32)歲,對照組產婦中,產婦的年齡為21~37歲,平均年齡為(29.02±1.08)歲,對比兩組產婦的年齡等數據,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全部產婦均連接心電監測儀器等監測產婦的血流動力學指標。對照組產婦實施連續硬膜外麻醉,硬膜穿刺部位位于L2=L3之間,穿刺完成后,需放置硬膜外導管,給予利多卡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3812,生產單位:江蘇安格藥業有限公司),濃度為2%,若未出現蛛網膜下腔阻塞,需再次給藥利多卡因5ml,手術過程中持續麻醉藥物為羅哌卡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075,生產單位:海南斯達制藥有限公司),使用藥物劑量為5~10ml。
實驗組產婦實施腰硬聯合麻,麻醉前需進行擴容,使用藥物羥乙期淀粉,使用劑量為10ml/kg,手術過程中持續輸出劑量為10ml/kg·L,輸液速度調節依據為產婦出血量,穿刺點選擇于椎間L3-L4,穿刺回抽見腦脊液后注入羅哌卡因,濃度為0.75%,劑量為2ml,注射速度控制在10到15s/ml,拔出針頭后,需預留3cm厘米的大小進行置管。
1.3觀察指標對比麻醉過程中兩組產婦的血流動力學、新生兒窒息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用SPSS17.0軟件計算200例剖宮產婦數據,血流動力學和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用(均數±標準差)和率(%)表示,行t、x2檢驗,當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的差異性時,統計學意義存在。
2.1麻醉過程中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實驗組產婦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新生兒窒息率對比實驗組行生兒窒息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見表1。
剖宮產實施過程中,應選擇對產婦子宮收縮影響較小,且不參與新生兒呼吸循環的麻醉藥物為主。無特殊情況下,音_倌產手術不實施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操作極為復雜,且需要保持一定的麻醉深度,具有一定操作困難,麻醉藥物極易通過胎盤對新生兒產生不利影響。
剖宮產手術過程中常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該種麻醉方式可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但該種麻醉方式存在一定缺陷,例如,起效慢、阻滯不全等。隨著麻醉技術的不斷發展,腰硬膜外聯合麻醉技術不斷成熟,該種麻醉方式為椎管內,具有起效快,麻醉時間短,用量小等優勢,可對產婦產生較小的影響,使產婦的血流動力學維持在穩定狀態中,可降低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腰硬聯合麻醉應用于剖宮產手術中,可改善妊娠結局,穩定產婦血流動力學,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