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新美
摘要:新形勢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面臨的風險加大,高效的內部控制將有助于降低企業風險,保證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但是目前我國內部控制體系構建過程中仍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環境,風險控制薄弱,信息溝通不暢以及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使得內部控制不夠完善,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率。本文通過對這些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對新形勢下我國企業內控體系構建策略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新形勢 ?內部控制 ?體系構建 ?建議
我國經濟處于新常態,企業面臨轉型升級和市場宏觀調控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存。近些年來不少企業只追求短期利益而盲目地擴張并購,這些都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新常態,我國企業開始關注自身制度建設,內部控制便是其中之一。
有效的內部控制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其發展目標,保護資產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公允可靠,確保經營活動合法合規。目前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受到社會各方尤其是監管部門的重視,因此企業也在不斷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以提升企業的經營優勢和管理效率。
隨著財政部頒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配套指引,我國企業越來越重視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但是在內控執行過程仍存在許多問題,使得執行結果差強人意。目前我國企業內控構建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環境
內部控制環境反映了高層管理人員、董事、企業所有者對控制以及控制對企業重要性的態度的各種行為、政策和程序,良好的控制環境是企業內部控制有效實施的基礎。但是目前多數企業仍采用的是傳統的管理方式,內部控制意識薄弱。有些企業雖然進行了內控建設,將內部控制的工作交由財務部門執行,但是忽略了全員參與內控建設的重要性,使得內控形同虛設,執行困難。此外,管理層和員工的權責劃分不明確,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嚴重削弱了內部控制的執行效果。
(二)風險控制薄弱
隨著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和經濟步入新常態,企業面臨的壓力和挑戰越來越大,識別、評估和控制風險已經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風險控制也是內部控制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但是由于一些中小型企業只注重發展速度和追求短期效益,管理層以及員工普遍缺乏風險控制意識,而且這類企業在資金、管理、技術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使得企業對風險識別和控制的能力較弱,嚴重影響了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效果。雖然一些大型企業的組織結構比較健全,設置有專門的風險管控團隊,但是他們的風險控制經驗不足,也會降低內控效果。
(三)信息溝通不暢
信息和溝通是內部控制五要素聯動起來的紐帶,只有信息溝通無阻礙,才能使內部控制體系的各個環節相協調,增強內控執行效果。目前多數企業的信息溝通平臺并未完善,使得企業內部信息傳遞時仍存在溝通不及時、不準確、不充分的現象,影響管理層決策。
(四)缺乏有效的內控監督機制
監督機制能夠確保內部控制目標的順利執行,目前我國企業的內控監督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外部審計,在企業財務報表審計過程中,外部審計人員會對企業內控制度進行監督,但是外部人員并不完全了解企業的經營環境,對內控監督力度有限;另一種為內部審計監督,不過許多中小企業并未設置審計部門,也缺乏系統的內控制度,對資金以及賬務的管理和監督是交由財務部門完成的,監督效果并不好。
(一)改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改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1)建立良好的治理結構。通過建立良好的治理結構,明確董事會、經營層和所有者的權力和責任,使得他們職權相互制約、互相牽制,防止任何一方以權謀私,損害企業利益。此外,企業應該對每個部門人員的職責劃分清楚,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處罰,避免出現權責不清、相互扯皮的情況;(2)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建設能對員工產生深遠影響,企業可以通過加強內部控制文化建設,為內控的實施奠定群眾基礎,便于內部控制的實施并提高執行效率;(3)提高管理層的內控意識。管理層在內部控制體系構建和實施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旦管理層具有強烈的內控意識,將有助于其更新傳統的管理理念,加快企業現代化建設。
(二)加強內控風險機制建設
風險控制是內控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目前我國企業最欠缺的部分,所以企業在內部控制建設中應該將重點轉向風險識別和控制。首先,企業應該引進高素質人才,利用他們的工作經驗不斷完善和改進企業的風險控制機制,與此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對員工進行培訓和教育加強其在日常工作過程中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控制意識;其次,企業應設置專門的風險管控團隊,識別和分析企業面臨的風險,評估其發生的可能性和對企業的影響,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將風險降至企業可接受的范圍內。
(三)搭建企業信息溝通平臺
暢通的信息溝通平臺不僅會加快信息傳遞速度,還有利于提高信息傳遞的準確性,便于管理層做出正確的決策。所以企業應該不斷完善信息傳遞機制,讓各個部門的信息能夠及時、準確地在各管理層級、業務環節傳遞,同時還要保持與領導層、供應商、客戶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溝通,提高信息溝通效率。此外,企業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信息溝通平臺,保證信息在企業內部共享。
(四)健全內部控制監督機制
高效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有助于提高內控執行效率和效果,針對目前企業內控監督的缺失,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1)提高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審計部門是內控監督的主要部門,要想實現其監督職能,就必須保持獨立性,所以企業應該給審計部門足夠的職權,讓其充分發揮內部監督作用;(2)構建專門的審計數據信息庫。企業的每項經營活動都需要內部控制,而審計人員有限,為了減少其工作量和提高審計的效率,企業可以通過構建專門的審計信息庫,將數據匯總至審計部門,審計人員可以通過查詢數據庫對企業內部控制活動進行監督和評價;(3)改進內部審計方式。一般來說企業內部審計是事后審計,為了提高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效率,保證資金周轉效率和安全,審計人員應該將工作轉向事前審計和事中審計,切實加強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監督工作,提高經營管理效率。
構建內部控制體系是企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部分,但是我國企業在內控體系建設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嚴重影響了內部控制的執行效率和效果,針對這些問題,企業應該不斷改善內控環境,加強內控風險機制建設,搭建信息溝通平臺,健全內部控制監督機制。
[1] 張琳. 新形勢下財務內控體系優化策略研究[J].財會學習, 2018, No.190(16):253.
[2] 戴潤坤. 新形勢下企業集團內控體系構建策略研究[J].會計師, 2018(4):50-51.
[3] 姜麗娟. 新時期企業財務內控制度的構建[J].中國商論, 2017(2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