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摘 要:數字繪畫的發展對傳統繪畫產生極大的影響,也給觀者帶來不同的體驗。隨著當代中小學課堂素質教育的重視及新課程課標中教學改革的發展,在中小學基礎教育上加強和提高青少年藝術教育,同時推動數字繪畫課程進入中學基礎美術課堂,并對中學生進行積極引導。時代的進步,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數字繪畫教學尤為重要。
關鍵詞:數字繪畫;美術教育;中學課堂
引言
社會要注重中學生全方面綜合素質的發展,我們作為課堂的實踐者應當引導中學生體驗多種繪畫形式、不單純拘泥于學業知識和傳統繪畫形式,這將有助于促進中學生學習態度和新知識探究等綜合素質的正向進步。2010提出素質教育這一名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2010-2020年)》明確指出:“中小學必須從應試教育轉向全國人民素質的提高。”在2018年的《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也表明“大力發展素質教育”。面對教育改革大浪潮,學校應積極探索教學與新媒體的結合,搭建家校溝通的橋梁,創新校園德育工作。
素質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無法做到標準化,也不應當做到標準化去培養每一位學生。我們所提出的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區別甚大,不用分數判斷學習者的能力、不用成績考量他們的態度,素質教育下美術課堂的成效更難把握,美術課堂是提高學生在藝術方面的鑒賞能力、培養他們對美的欣賞,在他們的成長階段開展有效的藝術課堂學習,能夠讓學生在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中體會藝術家的精神活動和對現實生活美感的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繪畫領悟能力。在當前大多數中學的藝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多以傳統紙上繪畫為主,忽略了現代科技的進步,同時也導致大多數學生往往認為美術課可有可無,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興趣,導致美術課堂難以被學生重視。
一、數字繪畫對傳統繪畫的影響
1.中學美術課堂現狀
1.1以傳統繪畫知識為主體
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沒有給學生直接繪畫實踐應有的教學,且都以傳統繪畫理論知識為主,無法結合科技進步的當下繪畫形式發展,這種以傳統繪畫書本知識為主的美術課堂教學會導致學生在培養美術欣賞能力時重書面理論,忽略了結合自身興趣的繪畫實踐,這會使以傳統繪畫知識為主的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缺失了素質教育這一重要理念。作為教育的引導者,我們要改善藝術課堂的課程內容就應當轉變傳統觀念,以學生愛好為主體,以數字繪畫為實踐工具,以發展學生欣賞藝術的能力為目的,而并非不要傳授傳統繪畫知識,而是讓傳統繪畫知識去服務于學生的藝術發展,為此老師和學生都要不斷更新知識觀和藝術觀,這是素質教育的創新理念,也是中學美術課程教學長期發展的一步。
1.2以教師為主體
學校里美術教師的講課和學生的學習是美術課堂過程中的基本聯系,傳統美術課堂教學都單方面展現美術教師的教,以教師為中心,在這樣的美術課堂上,互動活動變成了單向教學,學生只能跟著教師學習美術知識和繪畫技巧,復制美術教師教學的技巧,變成了美術教師教多少,學生就只能學多少。這些美術課堂中帶來的片面性,會導致學生對于藝術創作的亦步亦趨,最后打擊了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創造性。
2.傳統繪畫的形式單一
歷史學家認為,繪畫可追溯到32000年前,當時人們使用紅赭色和黑色顏料進行雕刻和繪畫。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和演變,傳統繪畫不斷改進,形成新的形式。當下中學美術課堂教學偏向傳統國畫教學,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案中設定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傳統繪畫是按部就班進行引導教學,在課堂上上完課,老師的美術教學目的就算達到了,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和欣賞能力是否真正得到提升,則因人而異。傳統繪畫的單一繪畫形式使美術學習變得程式化,從而導致學生的藝術思維僵化。
二、數字繪畫在美術課堂中的實踐
1. 數字繪畫的興起
從繪畫本身去思考繪畫與數字媒介的聯系。我們在研究傳統繪畫和數字繪畫之間所再聯系關系的過程中了解到數字表達新形式如果被應用在傳統繪畫世界中會產生更多的靈感。無論是傳統繪畫還是數字繪畫新形式都能夠表達畫家的藝術思想。在當下科技發展的社會,我們作為美術的引導者要首先學會處理好傳統繪畫和數字繪畫的關系,才能使中學生開拓視野和提升他們的創造能力。中小學生們要學會在接受數字繪畫興新的同時保持對傳統繪畫的傳承和尊重,才能創造更獨一無二的藝術世界。數字繪畫教學的開放主要表現在繪畫工具的多樣化和教學過程開放,繪畫工具的多樣是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課堂選擇感興趣的繪畫方式,數字繪畫的載體是電腦與數位板的結合,電腦日漸成為大眾家庭必備的工具,我們可以使用電腦進行繪畫學習,在PS繪畫軟件中的畫筆工具中不僅有國畫的畫筆預設,還有油畫、蠟筆等等,達到多種繪畫方式為一體。
2. 數字繪畫在美術課堂中的實踐
2.1創造藝術氛圍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我們作為美術教師要為學生選擇合適他們的美術課題,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導當代數字媒體發展理念,引導中學生采取健康的心態了解數字繪畫形式、選取適合中學生們藝術發展的數字繪畫藝術內容展開教學,在數字繪畫進入中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前預知、預防中學生對網絡的沉迷,在他們感受數字繪畫作品的中掌握基本創作方式,引發學生在學習藝術的過程中總結自我。
2.2多樣化教學模式
美術教師在美術課堂中采取多樣化的美術教學形式,能夠促進美術課堂效率提高。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數字繪畫,不僅能夠打破傳統繪畫理論的沉悶、單一、枯燥。我們開啟數字繪畫課堂能夠豐富中學美術課堂的教學形式,這種多媒體化和視覺化的課堂教學替代了傳統臨摹的美術課堂,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美術課堂的學習樂趣。美術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數字媒體對學生展開多樣化的動態課堂教學,豐富多彩的動態數字繪畫作品能夠引導學生對數字媒介下藝術形式變化。除了這些在美術課堂上的學習之外,美術教師還可以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課外美術教學活動,帶領學生欣賞數字動畫,豐富他們對數字繪畫的理解,提高中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創作靈感。
三、數字繪畫對美術課堂的影響
教師在中學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繪畫學習中只注重技巧與繪畫方式的教學模式,而應該積極引導他們發揮自己對藝術的感知,在結合學生各自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生自我的表達能力中,去提升美術教學課堂的藝術氛圍。數字繪畫是用電腦作為繪畫的工具,使用繪圖軟件PHOTOSHOP進行繪畫,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了學生對電腦以及繪畫軟件的操作和處理能力。個人電腦的普及并且在學校應用率增加,教師使用電腦進行上課課件播放與演示,學生們對電腦并不陌生,如果能對他們進行正確地引導,教導學生將電腦變成繪畫的工具,能夠達到一定的學習效率提高。新的社會科學發展改變了當代藝術家對作品進行創作的方式,同樣地也改變了我們作為觀眾欣賞藝術作品的方式。
四、數字繪畫開拓創新發展
在當前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心中,電腦還處于需要在學習時間遠離的游戲娛樂工具,但是畫家可以利用電腦這種工具進行數字繪畫創作。傳統繪畫與數字繪畫相比較,雖然數字繪畫的表達形式與傳統繪畫形式不同,但其實從根本上來說數字繪畫中的基本的透視、明暗、色彩和傳統繪畫都是一樣的。在繪畫的發展中,表現手段與表達技巧不一,造成了主要靠視覺欣賞繪畫作品的觀者興趣多元化,這樣不僅使得畫家在藝術創作時要求達到藝術的思想與形式一致,同時還要有現實的體現與美感。
在數字繪畫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我們應當做到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數字化發展的變化對畫家進行繪畫創作時產生的積極作用與消極作用,只有全面的看待事物的發展,才能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美術課堂的樂趣和他們對藝術的欣賞能力。
[參考文獻]
[1] 高中華.試論傳統繪畫與數字媒介的融合創新[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4(06):155-160.
[2] 陳林寶.指導鑒賞,培養學生藝術修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9(04):160-161.
[3] 黃健珍.淺談當代藝術對中學美術課堂的實踐與影響[J].當代教研論叢,2018(12):118.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