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校開展語文教學除了培養學生知識文化、培養學生文學作品的閱讀能力之外,還要深挖教材內容背后的人文精神,使用人文精神對中職學生開展教育,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文章主要根據中職學生進行人文素養培養的必要性分析,提出了中職語文教學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方法。
關鍵詞:中職語文;人文素養;培養途徑
現在的中職學生主要是“00后”,這群學生的特點是注重自身利益,很少關心他人。這樣會造成學生人格缺陷,很難和他人相處。改變中職學生思想面貌需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中職學生進行人文素養培養的必要性
所有從事過中職教育的教師都會明白,中職學校學生不僅在學習能力上存在不足,而且有的學生在日常行為習慣,情感和人格方面都有著一定的缺陷[1]。研究發現,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呈逐年下降趨勢。更令人擔心的是,中職學生違法犯罪的比例呈上升趨勢。雖然影響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種,但是最根本的是學生沒有真善美追求,學校沒有培養學生自身道德修養。
中職學校培養人文素養的方法可以有多種,比如在中職校園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在中職學校開展一些感動校園人物評選、舉辦藝術節,或者是舉辦書畫展覽和比賽等,這些活動都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還可以使用專家開設講座的方式來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主要可以聘請一些在業界聲望較高的人物,以他們思想和自身形象來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但是不管是用哪一種方法來培養學生人文素養,都沒有用語文教學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效果好,因此對中職學生開展人文素養教學,一定要抓住語文教學的作用和特點,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
二、中職語文教師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方法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教學法,中職語文傳統教學主要采用課堂教學的方式,教師講,學生做筆記,這種教學模式強調教師才是課堂教學主要因素,忽略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2]?,F代教學理念要求教師教學注重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夠在課堂上搞一言堂教學。文學作品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教師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還要讓學生表達對閱讀的感受,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表達機會。語文課堂教學講究的是情感互動和思想投入,學生和教師共同欣賞作品后要產生共鳴,教師和學生在心靈上進行溝通。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達到感知和體會文學作品的理想境界,同時在中國文學博大精深意境中來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欣賞興趣,建立學生自己的人文素養。
2.努力挖掘深層次人文精神
中職教師在教學語文知識時,要對課本教材中的人文素養相關內容展開挖掘,培養學生人文素養需要在不影響正常課程教學的情況下,適當擴展人文素養教材,有效灌輸學生人文素養相關內容[3]。除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思想灌輸外,還可以使用課外讀物方法來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意識。一般教師主要使用時文閱讀的方式培養,也可以使用課外讀物的方式培養,綜合使用兩種方法,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比如在教學《鳥的天堂》時,使用課文深層次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知識要點后,挖掘作者隱藏的環境描寫背后的人文情況。學生閱讀這篇課文以后,對作者的人文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培養的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而且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要把優秀人文素養傳遞給學生,促進人文知識傳遞和人文素養傳遞。學生人文素養得到了提高,實現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生在以后進入社會才能夠更好地為社會提供服務。
3.根據學生個性開展多樣化教學
中職教學和一般教學存在差異,主要是因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較差,因此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個性,抓住學生的長處開展教學。具體開展教學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長處和天賦,為學生制訂專屬學習方案,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教學,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效率,還可以促使學生快樂成長[4]。中職學生整體學習能力較差,因此教師要使用簡單內容教學,對人文素養知識內容深度挖掘,有效地發揮學生的特長,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教學,使課堂變得有趣和多樣化。
4.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課堂教學內容和課外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因此需要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使教學內容更有合作性、層次性和探究性。其實中職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語文教學也需要配合這個教學目標,學生在綜合素質提高后有效地和社會融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適應社會需要,而且還要求學生要跟隨社會發展不斷提高自身水平[5]。同時中職教學要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學生在實踐以后,對社會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5.鉆研教材
教師需要不斷鉆研教材,挖掘教材內容中包含的人文因素。中職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很多文理深刻的美文,也有著不少寫景柔情的美文。閱讀這些文章,不僅需要欣賞美文的優雅意境,還要對美文表達深層意境進行思考,培養學生的真善美意識。
6.教學過程中大力培養學生人文精神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其中包含了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洋溢著濃厚人文精神。中職語文教師教學時,需要挖掘教材,提煉出文學作品中優秀的人格榜樣。比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以及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這些古代大思想家的思想,有令人溫暖的一面,同時也有讓人感動的一面。因此在教師教學過程中,要把這些人的思想融入學生思想,學生通過對這些文字的有效閱讀,理解文字所表達的意境,再和作者對話、交流,從學生靈魂深處去陶冶學生情操。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實現文學教學和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綜上所述,中職語文教師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方法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分別是學生是學習主體、努力挖掘深層次人文精神、根據學生個性開展多樣化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鉆研教材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大力培養學生人文精神。只有做好這六個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培養中職學生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濤.談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J].才智,2019(7):29.
[2]王學訥.淺析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路徑[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6):74-76.
[3]史淑艷.淺談新課改下中學歷史教學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才智,2018(36):159.
[4]劉家佳.以史知世 促文養成——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途徑[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2):121-122.
[5]蔣玲.淺談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9):70.
作者簡介:鐘堅城(1994—),男,廣東梅州人,講師,??疲芯糠较颍褐新氄Z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