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體育運動項目中,田徑運動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徑賽類運動員的訓練在高校教育中也就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要想有效提升高校徑賽類運動員的訓練水平,高校需科學的結合以往的訓練經驗,改進傳統徑賽類的訓練策略和方式,進而實現增強徑賽類運動員訓練效果的根本目的。
關鍵詞:徑賽類運動;體能訓練;耐力訓練;柔韌性訓練
一、徑賽類運動員體能訓練經驗的思考
首先,提升徑賽類運動員對專項體能訓練的重視度。徑賽類的任何一個項目都離不開體能訓練,高校徑賽類教師需充分認識到體能訓練理論與實踐的重要性,總結以往訓練的經驗教學,改進教學方法來引導運動員對體能訓練引起重視。
其次,高校教師應將整個體能訓練貫徹徑賽類運動項目教學始終,將其作為核心內容,依照運動員自身的競技水平來逐步提升專項運動訓練量,提升運動員的可塑性,使其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平衡水平。
最后,隨著我國“體育強國”的根本戰略實施,“以人為本”的根本發展理念確立,高校教師在進行體能訓練時需要革新訓練理念,將全新的訓練理念與傳統訓練經驗相結合,制訂參照運動員個性化的訓練方案,以促進徑賽類運動員體能訓練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徑賽類運動員耐力訓練經驗的思考
首先,高校徑賽類運動員的耐力訓練需要與其他種類的訓練進行科學、有效的結合,逐步提升運動員的受訓練強度。
其次,在一般耐力素質訓練的基礎之上要進行專項耐力素質的針對性訓練。這種訓練的核心就是提升運動員機體的無氧功能能力,通常短跑運動員采用坡跑練習、負重短跑以及對抗式啟動跑練習;中長跑運動員采用臺階跑、上坡跑以及下坡放松跑練習。
最后,對徑賽類運動員進行耐力訓練需要進行針對性的管理工作。教師在幫助運動員完成訓練課業的同時要以身作則,積極參與至運動員的訓練當中,降低他們的抵觸情緒,增強耐力訓練的效果。
三、徑賽類運動員柔韌性訓練經驗的思考
第一,強化靜態型伸展性訓練。靜態型伸展性訓練是一種肌肉和芥蒂組織的被動牽拉緩慢運動練習,進而實現肌肉軟組織黏滯性的降低。高校教師在對徑賽類運動員進行靜態型伸展性訓練時需依照短跑運動和中長跑運動以及其他專項運動的肌肉拉伸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在提升柔韌素質的同時,降低傷病概率,促進運動員均衡發展。
第二,強化動態型伸展性訓練。動態型伸展性訓練以關節為軸,帶動肌肉和韌帶進行拉伸等動力性活動強度較大的伸展練習。這種強化動態柔韌素質的練習必須與專項的技術訓練動作融合在一起。
四、徑賽類運動員心理訓練經驗的思考
首先,改善運動員的訓練動機。徑賽類運動員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訓練動機,這樣才能支撐運動員進行專項訓練的穩定興趣,進而幫助運動員形成良好的自我激勵能力。這部分訓練可以通過強化運動員責任感訓練、激發運動員內部動機訓練以及提升運動員信念和價值觀訓練來進行。
其次,提升運動員自信心訓練。自信心是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取得良好成績的重要條件。徑賽類運動員通常可以通過運動表象技能訓練以及正確的目標設置來進行自信心訓練。
最后,高校徑賽類運動員心理訓練還需強化其控制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這部分心理訓練旨在提升運動員動作的發揮水平,通常該類心理訓練可以通過戰術自我調控訓練以及思維控制訓練來實現訓練目標。
五、結語
高校徑賽類運動員的訓練需要依照“以人為本”的訓練理念,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并參照以往行之有效的訓練經驗來制訂相應的專項訓練內容,確保徑賽類運動員訓練的強度提升,在保障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實現其競賽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炳花.高校田徑徑賽項目體能訓練的教學優化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25):42,44.
[2]過家興,延烽.青少年業余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86.
作者簡介:鄭玉霞(1979—),女,廣東茂名人,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