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針對新時期職業學校中職學生的現狀,結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就如何創新開展班級管理,創建優秀班集體,做了初步的探討和嘗試。
關鍵詞:職業學校;班級管理;班級凝聚力;家校合作
一、關心愛護學生,成為照亮學生心靈的一縷陽光
“00后”是成長于“信息社會+讀圖時代”的群體,他們普遍自我意識強、思維活躍,服從意識減弱,對教師已不再像傳統意義上的學生那樣“言聽計從”。如何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接受教師,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呢?
作為班主任,要以父母之心去關愛學生,以朋友之心去理解學生,以為人師表的心態去引導學生,從而走進學生的心靈。第一,班主任身正為范,用自己的工作熱情和言行去凈化學生的心靈,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第二,理解和尊重每個學生。不要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學生的世界,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成長經歷、夢想以及為人處事的方法,要用心去傾聽學生的心聲,用心去關注班級中的特殊群體,用科學的方法,足夠的機智引領他們成為情智共長的新一代。班主任的理解與尊重要像一縷陽光照亮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積極的心態,勇敢地面對人生的挫折與失敗。
二、放手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強化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
班級管理每個階段目標的設定要遵循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則,目標就像長在樹上的桃子,摘也不是伸手即得,需要做些努力,費點勁兒,跳一跳才能摘下;如果桃子掛得太高,跳也摘不到,學生會認為努力也是白費勁兒,最終喪失信心。因此目標的設定應該是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再稍做努力就可以達到。這個桃子是學生自己摘到的,品味起來自然格外的甜,還想繼續去摘更多的桃子。在“跳一跳摘桃子”的過程中,每次進步一點點,讓學生在快樂的成功體驗中努力前行。
新生剛入校的一個多月,班主任的工作在于“導”,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心態,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剛開始的一些集體活動班主任督促、指導的較多,在學生的努力配合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增強了學生的自信。以后,班主任就慢慢放手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讓班委自主進行班級管理,每個階段制定相應的目標,對每次活動及時總結得與失,在總結中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以活動為依托,培養學生的自信,增強班級凝聚力
自信,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良好心理品質,“自信決定成敗”。由于大多數的中職生都是中考的失敗者,通過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導使每個學生都充滿自信,是學生健康、和諧成長的決定因素。要讓每個學生都擁有自信,第一,要注意發現學生的優點,要對學生充滿愛。班主任要用無私的愛來感化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第二,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個性可以得到張揚,青春活力可以得到釋放,這鍛煉了學生精神品質,增強了班級凝聚力。新生入校的第一個團隊訓練項目是隊列訓練。我充分利用班內的資源,激勵學生合作進行自我訓練,學生在自主訓練的過程中,集體榮譽感慢慢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不斷提升。經過刻苦訓練,我班隊列比賽得到第一名,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自信。我還積極開展形式各樣的班級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推薦優秀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加入學生會、廣播室等,給他們一個更大的平臺展示自己。院系的演講比賽、校園歌手大賽、跳繩比賽等各類文體活動,學生都踴躍報名,積極參加,取得了好成績。學生很自豪地告訴我:“老師,我們班學生都很有才!”慢慢地,學生都找到了自信,班集體的榮譽感就出來了,每個學生都覺得自己所在的班級是最棒的,從而增強了班集體榮譽感。總之,活動的開展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橋梁,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
四、有效教育、引導學生,加強學生自律意識培養
網絡環境下的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顯得尤為迫切,學生進入二年級后,入學時的新鮮感逐漸消退,不少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目標迷茫、缺少動力,對自己放松要求,對專業現狀、前景迷茫。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我引導學生一起閱讀《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文中所說的不思進取、碌碌無為,白天渾渾噩噩,晚上精神亢奮地玩通宵的大學生,學生身邊不乏這樣的同學。我引導學生一起分析本來應該奮斗的時光里,他們選擇安逸和妥協的原因。雖然這有深層次的社會原因:多元文化、多種價值觀并存的復雜文化生態環境,但更主要的是學生自己的原因。我積極進行心理疏導,讓學生知道: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你。我讓學生明白一定要找到屬于自己的真正的人生價值和秩序,要跳出舒適圈,落實行動,改變自我,才能不斷強大!
1.教育是一個過程,成長需要等待
面對隊伍越來越強大的“有個性”的學生,班主任要學會善待他們的錯誤(當然這些錯誤不是致命的、危害他人的),能改就好,年輕人總有些輕狂,但浪子回頭金不換。據我觀察,很多學生都是在高年級甚至走入社會后幡然醒悟的,然后相信“當初教師說的是對的”,繼而開始努力。
2.設計豐富多彩的校內外實踐活動
根據生源的狀況,學校可以設計專門的興趣課程。例如,開設書法、圍棋、舞蹈……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化與藝術修養,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與實踐中自律自強、規劃未來。中職求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階段,也是個人走向社會助跑的重要節點,學生不僅要用知識去挑戰新生活,更應該學會用感恩的心去適應社會、奉獻社會,讓他們學會更加珍惜在校時光,學會讓生活變得多彩,做一個有社會擔當的人。
五、我的班級我的家,家校合作,共創融洽的育人環境
現在的學生和家長口味都高,高到挑剔。學生要求老師顏值高、年輕、脾氣好。班主任要刻苦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各種智慧。面對“80后”的家長、“00后”的學生,家長、學生和教師有時思維不在一個平臺上,很多時候很難實現有效溝通。我奉行“我的班級我的家”的教育理念,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耐心地和家長進行相應的溝通,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價值觀念的積極轉變。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我也積極引導家長。只有把班級當作家來經營,班主任真心實意為學生、家長營造溫馨的“家”氛圍,班級才更有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實現家長、學生、班主任三者互利共贏。
六、加強職業指導,鋪好學生的就業之路
班主任要幫助學生樹立“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理念”,把就業指導貫穿整個職業教育過程,從入學之初就開始進行就業教育,讓學生明確用人單位對該專業人才的技能要求和素質要求,從而明確努力的方向。三年級的學生面臨頂崗實習,他們站在人生又一次重要的選擇路口,很多學生會出現迷茫、躁動、糾結,班主任要冷靜地與學生共同探討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引導學生在時光的流逝中學會韜光養晦,理性前行。
1.積極進行職業指導,正確面對跟崗、頂崗實習
首先,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實習心態。班主任要結合《職業指導》課程進行相應的職業指導,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專業和社會需求,在實習期更好地實現人職匹配,提高跟崗實習的穩定性。
其次,要重點培養、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用人單位的考核指標已不局限于專業學習成績,而是更注重實際工作能力、團隊精神和創造力等多方面的素質,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
最后,要密切關注就業市場的發展變化,及時掌握人才需求、就業形勢及其趨向等信息,多為學生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幫助。
2.及時跟蹤跟崗實習學生,幫助學生順利實現角色轉換
職業學校的學生根據實踐教學計劃,二年級之后,就對他們開展相應的跟崗實習教學,學生跟崗實習之后,班主任要一直默默關注他們的成長,盡可能地利用網絡和他們談心為他們鼓勁,通過實習引導學生重新定位自己。學生在工作中要將責任放到首位。實習更多關注的是過程,實習的點點滴滴都是人生的寶貴財富。實習就像一塊試金石,它可以讓一些弱點暴露出來,引導學生克服這些弱點,為他們真正步入社會打好基礎。
在這個短平快的時代,職業學校的班主任一方面是教書育人,另一方面還要關照自己的內心世界、不斷發現自己、反思自己、悅納自己,再去悅納學生。“世界有朵最美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班主任的芳華,絢麗了學生的青春,班主任自我的靈魂得到洗禮和升華,教育方法和藝術也得到了提升。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2]俞妍旻.家校攜手,共筑和諧育人環境——中職家校合作之思考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6(82).
作者簡介:趙修美(1973—),女,講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專業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