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制度也在不斷地改革。目前,我國實行的是班級授課制,而在班級授課制當中班主任是主體,是帶領全體學生學習、生活的領導者。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與學生的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校園環境
一、加強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的必要性
1.提高溝通藝術有利于營造一個和諧的校園環境
小學階段是人受教育的起點階段,在這個階段如果班主任不及時與學生溝通,則很有可能造成學生厭學、厭校的心理。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當中如果可以很好地掌握溝通的藝術,就可以促進師生關系良性發展,同時也可以協調好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所以說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掌握好溝通藝術,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師生之間的矛盾,營造出和諧、融洽的校園環境。
2.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雖然現在不管學生出身如何,智力怎樣都可以接受正常的教育,但是還是有個別學校有差別對待學生的現象,比如“綠領巾”事件。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一定要記住不可以差別對待學生,對于所有的學生都應該一視同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若能掌握良好的溝通藝術,就可以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對待,與不同的學生都可以進行很好的交流。良好的溝通藝術也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保證整個班集體可以向著一個積極的方向發展下去。
3.有利于加強班級的凝聚力,建立一種班級榮譽感
小學階段是兒童形成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一定要培養好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那么,應該怎樣培養這種集體榮譽感?這就需要班主任掌握良好的溝通藝術,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一定要時時刻刻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及時與學生進行必要的溝通,在班會或者是上課時要有意無意地向學生灌輸團結力量大的思想,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向積極的方向發展。
4.可以緩解班級矛盾
當前,小學班級人數較多,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并且個別學生不太懂得謙讓、寬容,因而學生內部容易產生矛盾。為了化解學生之間的矛盾,避免矛盾激化,班主任要積極跟學生溝通交流,對學生、班級的情況做深入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的關系會變得更加深厚,班級的凝聚力也會大大加強。
5.有助于保護學生的個性
每個學生都有鮮明的個性。為了保護學生的個性,在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以良好的溝通代替嚴厲的批評教育,避免打壓學生,這樣能夠在無形之中加深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6.有利于和諧校園環境的創建
和諧的校園環境給學生正常學習提供了前提條件,因此,我們要合理使用溝通藝術,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協調班級內部的關系,建立良好的校園環境。同時,還要加強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以便更加了解學生,家校結合,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成長。
二、加強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溝通藝術的方式方法
1.做到關愛學生,推動師生關系和諧發展
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領導者和引導者,要做到每時每刻都關注學生、關愛學生,這樣才可以打開學生的心扉,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和教師對自己的愛。班主任不可以經常批評學生、辱罵學生,否則會給學生的內心帶來陰影,不利于師生關系的良性發展。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領導者,要將所有的學生當作自己的子女一樣認真對待,用寬容的心對待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知道教師的良苦用心,這樣他們就可以自覺遵守學校、班級的制度,自覺地進行學習生活。
小學班主任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學態度,發自內心地熱愛工作、關愛學生,這樣才能提高溝通的成效。只有發自內心地熱愛教師工作,將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教育,學生才會切實地感受到班主任的感情,進而對班主任敞開心扉,與班主任成為朋友。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去了解學生,則這種溝通是片面而無效的,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存在的隔閡也不能真正解開。因此,班主任應該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學生,真正了解學生的需要和想法,讓學生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并且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反饋體系。這樣,班主任就能發現學生在生活中的問題,對學生犯下的錯誤進行糾正,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班主任真心關愛學生不僅體現在溫柔和藹的語氣態度上,還體現在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的建構上。如果班主任在溝通中將學生放到與自己同樣的位置上,則兩者之間的溝通往往是高效而愉悅的,學生會更愿意主動向班主任吐露心聲。在交流過程中,學生也會更加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敢于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對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2.在溝通中要盡可能地尊重學生,保留學生原有的個性
雖然小學生還很小,但是他們都有自己的個性,如果在小學班級管理中不能充分尊重學生,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小學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要具備敏銳的判斷力,做到能夠發現學生的潛質,然后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促進每一個學生都全面、良好地發展。
3.班主任對待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公正、公平
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對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公平、公正,斷不可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在與不同的學生交流時不可使用不同的態度和語氣,這對小學生內心的打擊是巨大的。因此,小學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應當用溫和、柔軟的語氣,在了解到學生在生活、學習上遇到困難和壓力時,應當給予學生關愛和幫助。這樣可以幫助班主任在短時間之內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使學生更好地信任班主任。
4.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時要虛心接受意見
班主任要抓住學生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并且引導他們放大自己的閃光點。比如,在課堂上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教師一定不可以呵斥學生,應當平和地引導學生找出答案;再比如,有學生犯錯了,我們先要了解學生為什么會犯錯,在了解了犯錯的原因之后,班主任應當對學生積極引導和教導,開導學生,這樣學生以后就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目前我國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還是不能很好地掌握溝通藝術,這對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是不利的,同時也不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三觀”。因此,希望我國的小學班主任可以改進自己在溝通上的技巧,掌握正確的溝通藝術。
參考文獻:
[1]邵惠芳.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如何做好班主任[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版),2012(2).
[2]李燕.班主任班級管理的點滴心得[J].小學時代(教師版),2009(11).
作者簡介:韓天明(1984—),男,甘肅隴西人,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