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事業的頂層理念是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而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基于教學實踐,配合課堂實際教學來實現。數學學科是一門抽象性與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來源于扎實的基礎數學知識和技能水平,且需要重視數學文化在其中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教學優化
一、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核心素養是當代學生終身發展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也是教學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核心素養在實際教學中的體現需要依托課程屬性,從其內涵出發,教師也應該明確學生的實際需求。現代教育觀念之下,全面發展已經成了教育的最終目標,且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也是知識和能力并存的人才。在數學教育體系當中,初中數學的作用體現在承上啟下,既對小學階段的知識進行整合歸納,也涉及一些高層次的知識。學生在這一階段應該逐漸具備數學思維和知識應用能力,尤其是某些具體知識的應用。我們不難得知,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具有顯著的必要性,直接影響到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
二、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數學教學優化
1. 重視教學設計工作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基于核心素養展開培養工作。具體來看,應該深入了解核心素養的基礎性概念,針對課程要求與知識點的特征來進行具體方法的研究。例如,在多邊形這一部分的知識學習當中,教師可以引入生活案例,然后將知識點進行歸納。學生在學習三角形、線段、多邊形的知識之后,應該具備將幾何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假設用正多邊形鋪設地磚,然后引入相關概念。例如,正多邊形的邊數是3,則內角和為180°;每個內角度數為60°;邊數是4,則內角和為360°,每個內角度數為90°。依此類推,然后,在教學設計環節提出相應的數學模型。在這個情境中,教師重點強調了學生的推理和分析能力,并將教學內容成功地融入具體的教學任務與計劃之中,以教學目標任務為載體,更好地促進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
2.問題解決中的核心素養
初中數學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與邏輯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也需要將數學思維的培養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這樣才能將生硬的數學知識變得靈活,體現出核心素養培養的價值。仍然以之前的多邊形知識點為例,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詢問、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并促進學生進一步思考,掌握學生可能提出的多個問題,最終推導出結論,當圍繞一點拼在一起的內角加在一起恰好組成一個周角時,就可以獲得一個平面圖形,即將數學模型進行細化,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例如,教師可以進行提問,如果是正十邊形、正十二邊形等,這些圖形是否能夠平鋪呢?從結果來看,由于十邊形的每個內角是144°,而正十二邊形的每個內角是150°,所以內角度數無法整除360,無法拼成一個平面圖形。可以看出,教師這一階段進行的工作是追問,并對結果進行歸納,這也是當前教育工作中容易忽略的步驟。利用所掌握的數學規律驗證知識點進行實踐操作,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數學思維與數學問題解決能力。
3.良好的教學評價工作
將學生的核心素養融入教學當中,不僅要考慮到學習效率與教學質量的評價,還需要注重對結果進行評價,轉變傳統以考試成績為判定依據的評價模式。例如,在學習到函數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設定課題,讓學生自行規劃一個函數與生活相結合的案例,并要求學生以合作的方式協調配合完成,判定學生在課題中的貢獻與實際能力,通過實踐過程來進行綜合評價。我們不能單純地以數學思維訓練方法去取代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而是將其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之中,引導學生整體性地感受知識。
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未來教育領域的必然發展趨勢,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也是核心素養生成的關鍵。總體來看,素養形成依賴于知識的內化吸收,所以在教學設計當中也需要注重情境和營造與教學活動設置,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體驗和反思。
參考文獻:
[1]呂學江,李金榮.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貫徹教育性原則的實踐與認識[J].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4).
[2]王其國.探討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數學大世界(上旬刊),2018(12).
作者簡介:唐萬里(1979—),男,浙江蘭溪人,中學二級數學教師,本科,研究方向: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