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超 馬甜甜
摘 ?要:在我國的歷史文化中,武術不僅是傳統體育的象征,還體現了強烈的中國精神。武術教學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狀態、心理素質和身心健康有著巨大的好處。然而在如今的高職學院武術教學中,還存在著太過重視武術專業技能的培養,埋沒了武術教學對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和自身發展的重要性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武術本身的價值和武術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職武術 ?教學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85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b)-0190-02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對于教育行業的關注度也逐漸增加,教育領域也因此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如今我國大力倡導學生的素質教育,高職學院也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革,高職武術教學作為我國體育教育行業的代表,也應該做好帶頭作用,進行改革和創新,為學生的能力培養做出更大的貢獻。
現如今社會對于高職武術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應以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提升作為重點,但是由于教材陳舊,教學模式落后,導致高職武術教學要達到新目標還要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和努力。因此,為了改變現在的情況,我們需要對高職武術教學進行改革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1 ?高職武術教學的現狀
目前的高職武術教學內容形式死板,在實際教學中,主要還是以傳統教學方法為主,教師進行動作示范,學生在下面進行模仿,然后再練習。整個過程顯得十分枯燥,學生不僅缺乏興趣,沒有突顯學其主要地位,而且教師的指導作用也沒有很好的顯現出來,不能很好的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效果。
在教學中,武術教學還會脫離教學大綱。由于沒有經驗,高職武術教學很難根據現狀進行調整,找到符合學生的教學模式,現今仍然是學生選擇定向職業進行培訓,然后教師設置課程,主導整個課程的流程。因此,教師就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了主導的地位,而教師的個人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存的教學模式不符合社會提出的新要求,不能區分各個不同項目之間的特點,而且武術教學應該是口語教導和示范指導兩方面的結合,有很多武術教師再教學過程中,很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降低了教學效率。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武術教學中,很少強調武德的教育,即武術對于學生內在品質的培養被忽視,而更多的是重視學生外在技能的培養。對于高職學校武術的教學中,應該重新認識武德教育的重要性,使武術和體育進行更好的融合,給予體育中武術教學中的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注重培養學生優秀的品質,增強文化自信。
2 ?高職武術對學生的能力的培養
2.1 更好的幫助學生就業
如今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個企業對學生畢業時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員工有更高的技能水平,對員工的敬業意識和責任意識也越來越看重,因此,高職院校畢業生優秀的內在品質和人文學科的成績就顯得十分的重要。
由于傳統思維的影響,我國高職武術學院忽視了人文教育,學生缺少一些必要的人文精神的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差,交際能力低下,很少有自我保護意識,很難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在工作中缺乏積極進取,勤勞奮斗的精神。想要彌補這些缺點,學生需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和更好的身體素質。
而武術教學在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武術對于學生的身體的訓練和抗壓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優勢,武術的練習在動作方向和次數上有很大的變化,每個動作也十分的精細和復雜,這就要求學生進行不斷地練習,掌握每個動作的要領,學會相應的技能應用,這對學生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學生也具備了更好就業的能力。
2.2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武術教學與其他科目教學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包含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如重視道德的建設和遵守禮儀的傳統。學生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可以深刻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更好的為人處世,掌握我國優秀的傳統美德。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通過武術的精神和自己的個人魅力去感染學生,讓學生擁有正義、勇敢的思想,還能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提升了自己的意志力,為日后的各個學科的學習和自身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想要學會并且練好武術,需要學生經過反復的練習和不斷地學習,才能真正的掌握武術的內涵,學會武術技能在現實中的應用。在高職武術教學中,掌握了基礎動作的組合才能練好武術,這些動作的鍛煉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力量鍛煉,提高身體的柔韌度和速度。
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應該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力度,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3 促進學生構建人文精神
高職武術的教學主要內容為太極拳、劍術、長拳等各種形式,學生通過武術的學習,可以掌握蹲馬步、高抬腿、快踢腿等基礎動作。武術作為一門體育項目,內容十分繁雜,每個動作要求也各不相同,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安排適當的運動量和強度,進而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
在教學中,學生應該始終為主體,教師更多的起輔導的作用。武術的教學具有很高的靈活性,教師應該盡量的讓學生感覺到武術的樂趣和魅力,來提高自己的鍛煉意識。比如教師引導學生發現一些武術動作中的動態美和靜態美,以及這兩者的結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可以通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編排武術表演,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體育娛樂能力,增加對武術學習的興趣。
3 ?高職武術教學如何改革
首先,應該改變武術教學的指導思想,其應該和高職的教育特點緊密的結合起來,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宗旨,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武術技能、知識和精神,更要學會在實際生活中使用武術,掌握武術精髓,領會武術的宗旨。
其次,應該改變教學模式,對于如今的高職武術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拋棄陳舊的教學方式,提高武術教學的有效性。這就要求武術教師充分了解武術知識和技能,對教材有深刻的理解,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結合自身的特點,用生動幽默的方式教授教學內容,營造一個輕松的教學氛圍,盡量避免復雜困難的武術動作,增加學生對武術的興趣。
還有,通過多舉辦和武術相關的活動或者播放音樂等方式來豐富武術教學課堂,活躍課堂的氛圍,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學習武術的熱情,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更好的提高武術教學的效率。
最后,可以通過更新武術器材、引進新的訓練設備、建造新的上課場地等方式,改善武術教學的外在條件,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同時也要注意這些教學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創建一個好的教學環境,才能更加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
4 ?結語
高職武術教學和其他的體育運動的教學還有很大的區別,在教學中,應該將武術對學生的外在素質和內在品質結合起來,注重人文知識的培養,努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日后發展建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武術教學思想的轉變,創新教學方法,不斷調整得到符合自己教育現狀的方式。時刻牢記學生作為主體的原則,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式,結合武術的特點,注重武德的培養,發揮學生學習武術的主動性,使學生掌握武術的精髓和宗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清華,陳坎連.高職武術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J].體育時空,2018(19):87.
[2] 馬孝臣.淺談高職武術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J].廣東蠶業,2018,52(11):40-41.
[3] 潘雨特.淺談高職武術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J].科技風,2017,(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