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
【摘要】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教學中比較重要的任務。學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人翁精神,教師需要加強和實際生活的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現階段的教學中必須加強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鑒于此,本文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音樂;核心素養;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音樂不只是素質教育的組成元素,同時還是學生自身音樂素養培養的重要渠道。對于小學音樂來說,這是匯集多種元素的一種藝術,并且展現了多元化藝術形式,是對學生自身音樂素養進行培養的重要途徑。小學院校的音樂教學有助于學生美育的形成,讓學生的情感備受影響,是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學生音樂素養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在教學方法上比較單一
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本身音樂素養的提高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現階段,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運用的方法非常單一,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發揮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單一性的音樂教學法對于學生積極性的提高非常不利,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教師不重視音樂素養的培養
就現階段小學音樂的教學現狀分析,盡管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很多教師都已經加強了對于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然而在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不能充分地認識學生核心音樂素養培養的重要性,也不能正確地認識音樂素養培養對于學科教學所產生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促進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將更好的教學服務提供給學生。
(三)學生自身的情況
由于不同因素的影響,例如,以往的教學理念或者是學生自身年齡特征等,導致這一階段的學生很難形成音樂素養。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不高,就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很多家長也不能正確地認識音樂教學,進而導致學生難以融入到音樂熏陶的過程中,導致教師難以為學生培養音樂素養。
(四)教材內容脫離實際
音樂教材是小學教師為學生培養音樂素養的重要依據,然而音樂教材內容并不創新,同時不能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不也能實現與時俱進,所以教師必須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按照學生發展的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
二、培養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途徑
(一)加強和學生間的有效交流
教師為學生培養音樂素養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并不是一味地在課堂上將音樂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例如,音樂教師對于“我們的田野”音樂的教授,其就要在學生學會唱法之后,讓男同學和女同學分段式演唱,用這樣的方法可以營造較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音樂素養的培養,進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
(二)加強學生感知力的培養
在小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的過程中,音樂教師必須從學生對于音樂感知力的培養著手,讓學生提高自身對于音樂感知的興趣,例如,音樂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模仿動物的叫聲對學生的音樂長短感知力進行培養。同時,音樂教師還必須積極地調動學生的各個因素,比如通過學生肢體力量,讓其參與到感知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一是,通過多樣化的音樂教學設備對學生對于音樂學科的感知能力進行培養;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多元化音樂教學的設備開展課程。比如,可以在音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的應用,提高音樂教學的既視感,幫助學生營造一個很好的音樂創造環境。此外,教師還要利用不同的樂器加強學生的演奏技巧,讓其感知音樂的表現形式;二是,為學生營造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氛圍。音樂教師對學生音樂感知力進行培養的時候要加強教學氛圍的營造。比較好的教學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和音樂教學很好地融合,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于學生情感因素的調動,讓學生感知音樂的魅力,喜歡上音樂。
(三)為學生創造和音樂接觸的機會
教師為學生培養音樂核心素養的同時,不能只在音樂課本中局限,而是需要主動地對其接觸音樂的機會進行創造:一是,教師對學生與音樂接觸的機會進行創造的時候,需要通過現階段電視中比較多見的綜藝節目開展。例如蒙面歌手或者是我是歌手等節目,用這樣的渠道加強學生和音樂之間的有效接觸,讓學生能夠比較好地感知音樂魅力,促進學生的音樂素養不斷提升;二是,教師在拓寬途徑的同時,還可以帶學生參加一些音樂會,讓學生能夠親臨現場,感知音樂會的魅力和內涵,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
(四)加強教師自身的審美素養
想要在小學階段對學生自身的音樂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就需要促進教師自身的審美素養提升,從以下幾點著手:一是,促進教師音樂審美素養提高,就要教師在教學外的時間主動地學習音樂知識,并對教師的音樂教學范圍進行擴寬,加強教學素材的積累,讓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用這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二是,促進教師音樂審美素養提高必需要求學校加強教師團隊的素質能力的培養力度,例如,學校可以定期開展一些相關的講座或者是培訓課程,促進教師專業素養不斷提高。
(五)激發學生的內在興趣
一是,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培養小學生自身音樂素養的時候,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在這一前提下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調整,進而形成一個學生作為核心的音樂教學模式。音樂教師在開展課程的同時,需要通過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投入教學活動當中。同時,教師還要在音樂教學當中積極地運用探究式的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激勵學生按照音樂教學的情境開展個性化音樂學習;二是,融入生活化的教學內容。音樂教師必須讓音樂教學的內容和學生自身的生活產生聯系,進而讓音樂教學的具體內容產生生活化特征。音樂是從生活中來的,也是生活藝術的一種表現。音樂內容的生活化能夠讓學生親身感受音樂價值。音樂內容的生活化還可以讓學生和教學內容之間有效地融合,進而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整體質量,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做好基礎保障。
(六)加強現階段教學方法的應用
教師開展音樂課堂的過程中,需要通過現代化教學方法的運用進行。比如,音樂教師開展《健康歌》的教育時,就要尋找和《健康歌》有關的一些視頻MV,同時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欣賞《健康歌》,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可以發現音樂當中的樂趣,促進學生音樂素養不斷提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不只需要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同時,還需要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和音樂接觸的渠道進行拓寬,還要組織多樣化教學活動進行音樂教學。此外,要積極地發現學生自身核心音樂素養提高的方法,進而幫助學生培養音樂核心素養,推動學生的不斷發展,為音樂教育的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珍珍.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研究[J].黃河之聲,2018(17):117.
[2]楊雪瑩,徐佳.探析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8(32):167-168.
[3]譚云波,李飛.新形勢下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培養路徑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198-199.
[4]姚曉琳.在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沒有藝術天賦學生的音樂素養實踐與探索[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