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錦 郭曉燕
【摘要】與其他階段的音樂教學相比較,高等教育院校中的音樂教學則更加專業和實用。現如今,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已經在很多的高等院校廣泛應用,原因在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更加注重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理解力、詮釋能力和想象力,以往傳統的音樂教育并沒有對學生的這些能力進行有效提高。由此可以看出,高職院校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于高職的音樂教學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高職音樂教學;意義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奧爾夫教學法是一種運用感知的教學方法,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奧爾夫教學法的新穎、高效成為了各高校選擇這種音樂教學方法的主要原因。奧爾夫教學法提倡利用課程過程中的感知去提高學生對音樂、對藝術的感知能力,從而達到院校的教學目標。
一、奧爾夫教學法的基本概念及定義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由一個叫做奧爾夫的音樂家創造的一種全新的音樂教學方法。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與其他音樂教學方法的不同之處在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更加重視節奏在音樂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其基本表現形式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教師對音樂節奏的引導,并結合表演和舞蹈等多樣化的音樂形式,進入一個多種音樂形式綜合的領域進行音樂及相關內容的學習。在教師對學生運用奧爾夫教學法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帶動學生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音階、音律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并且使學生的創作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1]。不僅如此,奧爾夫學習法還可以在高職音樂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以及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審美情趣以及審美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奧爾夫學習法的基本特點
首先,奧爾夫學習法注重以學生為主,提出“以人為本”的基本教學原則,重視提高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審美能力,著力于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和表達;其次,奧爾夫教學法重視學生對課堂中教學實踐的參與,倡導教師引導學生親身參與教學過程,親自體會。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參與,使學生在參與中感受音樂學習的美妙與樂趣,進而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形成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2]。比如,在高職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設置不同的角色,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實踐活動,融入角色,由多方面切身感受音樂帶來的有趣、新奇和刺激,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其三,教師可以選擇在高職音樂課程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利用奧爾夫教學法將不同的音樂形式融合在一起,將不同的音樂教學環節串聯在一起,使該音樂教學過程的連貫性、統一性有效提高,使學生在融合的音樂形式中尋找靈感,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其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主要是培養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創造性。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與其他教學形式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激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即興的創作,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思維創造性。在高職音樂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勇于打破傳統音樂教學形式的束縛,引導和鼓勵學生抒發自己對音樂的獨特見解,激發學生的靈感和對音樂的創造性[3]。
三、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高職音樂課程教學工作中的應用
(一)在音樂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對實踐的教學
根據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原理,要讓學生在音樂課程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樂趣、學會創造,就要求高職音樂課程教學的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音樂創造和音樂實踐方面的引導。比如,在樂器及相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安排學生分小組進行不同曲目的演奏表演;在演唱及相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安排學生分小組進行伴奏演唱的表演:在音樂伴奏及相關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和組織學生通過聲部進行多聲部演奏。在高職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音樂實踐融入學習的課程中,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和奇妙,為學生帶來良好的音樂體驗,進而激發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創造力[4]。
(二)在奧爾夫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詮釋能力
無論是自己曲目的創作還是他人曲目的演繹,對于學生來說,所能理解的音樂最直觀的表達就是歌曲。學生只有保證自己對音樂有足夠深刻的理解,才能對整個音樂過程進行準確的詮釋。所以在音樂的演奏過程中,只有先保證自己全身心投入才能吸引其他人來聆聽和感受其音樂[5]。因此,在高職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身融入進音樂元素之中,引導學生學會演繹音樂,由此,更深刻地感知音樂,并與音樂進行交流和碰撞,做到對音樂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
(三)在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在高職音樂課程教學的工作中,學生在音樂方面的自主創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想要真正地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知和認識,僅僅憑借演繹他人的音樂作品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創作出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表現了學生的創作能力,還表達了學生在音樂領域探索的發現和成果。因此,教師可以在高職音樂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正確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引導和幫助學生在感受音樂和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尋找、收集自己的靈感。在學生日常經歷和遇到的事物中,有很多都會成為學生音樂創作的靈感,因此,教師在音樂課程的日常教學中,可以時常為學生展現一些經典的事物或者影視劇臺詞等,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藝術中、細節中豐富自己用于音樂創作的靈感元素[6]。
(四)突出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學
在以往傳統的音樂教學課程中,通常都是教師運用語言對音樂進行描述,這種教學方式不但不能有效幫助學生感知音樂存在的奧妙和魅力,還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對音樂審美的教學。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則可以很好地彌補這里的不足,不但能激發和提高學生的音樂創造力,更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大幅度提高自身的音樂審美水平。
四、結語
根據奧爾夫音樂教學理論,學生首先需要具備對音樂的感知能力,然后才會具備與音樂相關的抽象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表演形式,如舞臺劇、歌劇、舞蹈、朗誦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參與音樂的即興創作,這不僅能讓學生參與音樂實踐,還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音樂,由此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王芳靚.奧爾夫音樂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J/OL].黃河之聲,2019(4):119.
[2]吳夏.基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學前音樂教育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36(2):181-182.
[3]陳曉,陳爍.淺談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堂奧爾夫教學法的運用[J].黃河之聲,2018(15):91.
[4]曾勤.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音樂課程改革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8,38(9):200.
[5]劉蓋.高校音樂教育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8(1):88.
[6]張燕.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在新疆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中的實踐探析——以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北方音樂,2017,37(24):92-93.
作者簡介:許文錦(1984—),女,蒙古族,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人,本科,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和教學輔助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