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要:在當今世界經濟大融合的趨勢下,國內企業雖然有更多機遇和更大的舞臺登上國際市場,但也在逐漸發展的過程中意識到其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工作已經無法與國際市場亦步亦趨。良好的財務管理方式是延長一個企業經營生命線的關鍵點,也是增強企業規避市場風險能力的一種手段。因此,企業在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要做好財務管理的內控工作,解決財務管理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為企業的一切生產活動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從而適應外部環境的劇變。
關鍵詞:會計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對策
一、企業會計財務管理中的內部控制工作的意義
(一)保護企業財務正常流通
對一個企業來說,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入才能為企業發展提供鮮活的生命力。流入的資金用于企業的生產活動,最終通過銷售到市場的方式使資金回籠,進而形成一個循環封閉的企業資金鏈。顯然,資金對企業的發展來說發揮著主導的作用。因此,企業要對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設置一個防線,保護流動資金的安全流通。會計財務管理的工作就是通過內部控制了解企業流動資金在固定資產中所占的比例,核算企業在生產中所花費的成本價格和勞動價格,清算最終剩余的資金。而內部控制就是會計工作者對企業的整體資金進行核算分析后依據數據對企業的資金進行合理分配,保證企業的每個環節都能有合理的資金投入,不浪費人力財力,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
(二)保證財務管理有理可依
內部控制是控制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在企業的每個項目進行前,需要對企業所有部門進行職能責任的劃分,讓項目的每個環節都能有力落實,降低企業經營活動的成本。內部控制也是對企業活動最終的財務收支進行總的核算,達到對企業部門所消耗資源的監督和管理[1]。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就是將企業的各部門結合在一起,提升企業整體的工作效率,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做有效的保障。
(三)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企業的每個決策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財務管理的工作就是對企業的資金流通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分析,讓每筆資金都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減少企業的額外開支,刪除經營活動中的不必要開支,降低生產成本,從根本上節約資源,進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內控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有效執行可以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職員的工作水平,還可以保證企業管理層對企業全面的監督,更好地規劃企業未來的投資方向[2]。
二、當前企業會計財務管理中的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體系不夠完善
雖然我國政府相關部門為了國內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能更上一層臺階,不但為企業建立了一個良好的外部市場環境,還出臺了不少相關的扶持政策,為企業改革提出新方向。但事實上,國內還有部分企業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認識還不夠深刻,重生產輕管理的經營方式導致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低于市場發展的需求,無法與國家經濟建設做到同步進步,進而也使國家推進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體系經濟建設的方針不能穩步進行。
(二)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嚴謹
由于企業管理層對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認識不充分,企業財務人員對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體系的研究也不夠到位,造成最終確立的內部方案與實際情況失調,在運行過程中更出現了各種各樣不可調和的矛盾。此外,還有一些企業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不規范嚴謹,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出現的問題也難以依據制度進行解決處理,內部的財務管理人員存在的不規范行為等都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三)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監管不夠嚴密
我國目前已經對企業的會計財務管理出臺了相關的行為規范,企業的會計財務管理受到政府及廣大人民群眾兩方同時監督,但這些外部的監管并不能了解企業實際的財務以及經營狀況,也無法對企業所要面臨的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做出實際性的幫助,或者依托如此不夠嚴密的監督體系,企業監管工作可能會落空。一個企業的正常運作離不開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但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也分支出了各種各樣的工作職能,例如會計審計與財務核算等。財務管理部門工作職能界限不明,所肩負的責任也混淆不清,一崗多職也會造成企業的資源浪費。
(四)企業員工對內部控制工作處于被動狀態,影響內控工作的執行
雖然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是自上而下的,要求企業員工聽從上層領導的安排,在一系列監督體制下進行內控工作。但這種僵化制度的建立不利于企業員工調動工作積極性,主動投入到內控工作中去。被動的執行只會使得員工產生懈怠情緒,導致內部控制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三、企業會計財務管理中內部控制工作的對策分析
(一)完善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制度
對于一個立足于市場的現代化企業來說,建立完善的會計財務管理制度是企業發展的基石。首先,企業管理層要為企業的投資管理設立一個獨立的部門,聘用專業的工作人員捕捉市場上的敏感信息,把握分析市場需求,通過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從專業的角度對企業的投資做出優良的選擇。企業還要加大監察力度,對會計財務管理進行定期的盤查,一旦發現財物中出現漏洞,要及時做出修補的對策,還要對相關的負責人進行處理,保證企業內部的監管能夠落到實處。最后,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內控最根本的目的還是對企業的資源和資產進行優化分配,既保證每個部門的運行資金充盈,又不會在生產經營中出現浪費現象。這樣高效的管理水平從內部對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制度做出全面改進,也增強企業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
(二)提高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風險的管理水平
企業做大做強的每一步離不開企業對市場風險的預測。不同的風險預測能力對企業抵御不同程度的市場風險所反映出來的作用和效果也是不同的。當然,也正是因為當下國內企業抵御風險能力良莠不齊,因此,相同的風險下,企業的應對能力和最終造成的損失也是完全不同的。企業對風險的規避需要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對風險的提前預測,在一定的內部控制下,財務部門對風險預測和處理危機的能力將會有很大的提升。然而,相對的,當企業的風險承受力度達到最高點時,那么企業對財務管理內控的需求也會逐漸變小。當然,企業上下都能夠心存風險意識,財務管理部門的人員專業素養進一步提升,都是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做貢獻。風險管控能力越強,企業承受風險的能力越高,那么企業整體的發展也將會在市場競爭中走得更遠。
(三)調整企業會計財務管理資金結構,保證企業資金順利周轉
實際上,隨著企業資金的流動,企業所制定的長遠目標也要依據短期利益進行調整,企業會計財務管理資金結構的調整與企業的發展理念和長期目標都有著莫大的關聯。企業在調整資金結構時必須參考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還要了解清楚企業實際的資金持有情況,科學有效的進行調整。企業的資金一部分要用來支持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另一部分通過租賃或變賣的方式變成企業財務管理的股份,用來償還銀行債款或吸引外來投資,達到資金流通周轉順利的目的。因此,企業在對資金結構調整時要考慮到企業籌資、投資、生產和經營的方方面面,使資金結構更加優化,從而在會計財務管理中發揮其關鍵的作用。
(四)建立股份激勵制,調動員工對內控工作的積極性
股份激勵制雖然改變了公司的組織結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保證企業的所有項目決策都能夠得到響應和支持。股份激勵制應當以贈予為主,以低價購買為輔,通過這樣的獎勵手段,將員工的利益與企業自身的利益聯結在一起,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的許多企業在會計財務管理內控方面還有待解決的問題,阻礙了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的順利運行。需要企業管理者充分重視企業財務管理內控對企業的作用,加強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使企業的管理更加規范科學,適應市場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孫貝貝.強化企業會計財務管理中的內部控制工作的對策分析[J].時代金融,2018,No.697 (15): 174+182.
[2]許建明.強化企業會計財務管理中內部控制工作的路徑分析[J].中國市場,2016 (29): 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