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欣
水聲激激,蘆葦瞑瞑,一葉小舟劃開水面,蒼穹在腳下浮涌,一切躍然于紙上。
烈日當頭,大地像是被榨干了水分,窗外蟬聲鳴鳴,熱浪朝我襲來,我的心情也如這天氣般焦躁。望著筆下毫無生氣的線條,想著作品還有三天就要上交,我垂下了頭,是我做得還不夠好嗎?是我還不夠勤奮嗎?失望與自責涌上心頭。我停下手中忙碌的彩筆,在紙頁上勾勒出村落、古樹、人家……
臨近交作業(yè)的第六天,我仔細比較了先前繪出的幾幅作品,水紋沒有張力,蘆葦沒有隨風而動的靈動之感,老翁刻畫不出滄桑。我拿出紙筆,平展于桌面。這是最后一幅了,這就是我的最終作品。我一定要把它畫好。
鉛筆輕柔而又細小的筆觸在粗糙的紙張上畫出了一幅漁歌唱晚圖,遠山滄桑,薄霧在天地間舒展,水面寂靜,只聽得猿猴鳴叫,水鳥啼鳴……
我調制出水面的青藍色、蘆葦?shù)慕裹S色、遠山的青黛色、落日的朱紅色,各色相融,仿佛如實景一般,畫筆與紙張融合,我仿佛沉沒在“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的意境中,于“暮靄沉沉楚天闊”中,聽到了老翁悠揚的笛聲,在“已過萬重山”的輕舟上,在遠山含黛的意境中,繪完了最后一筆。但覺此際喜上眉梢,心中雀躍。放下手中沉重的畫筆,我長舒一口氣,心中所想,則筆下所畫。捧著這張珍貴的畫作,忽然間明白,只有帶著這是最后一幅的心態(tài)才能畫好。成事,需要有決心。
漁舟唱晚的悠揚之聲在耳邊響起,魚兒躍出水面,像是跳動的音符,我坐在老翁的漁舟上,望著幽深的青天。“因為你想著這是最后一次,所以這會是最好的一次。”老翁對我說道。我會心一笑。
[作者系鎮(zhèn)江市外國語學校九年級學生]
點評:
這是一篇考場作文,作者在文中用自己作畫的經(jīng)歷,講述了有時我們做得不夠好時,靜下心來,審視自我,是不是缺少了一份“這就是最終作品”的心態(tài)。文章開篇就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詩意的畫面,結尾水到渠成,亦夢亦幻,自己置身畫中,給人以“莊周夢蝶”的玄幻感覺。作者文字優(yōu)美,描寫、渲染功力不凡,為一篇佳作。
(指導老師:孫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