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文 葉長林 凌虹

摘要:2016—2018年,通過對黃山市境內蛇足石杉、天麻、黃精、鐵線蓮等12種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的調查,初步獲取了蛇足石杉、天麻、黃精、鐵線蓮等的種群分布、生態環境、種群數量、瀕危狀況,并提出了保護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黃山市;農業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問題;建議
1 調查背景
農業野生植物是指在農區內對人類具有實用和潛在利用價值的所有野生植物。當今人類種植的作物都是由其野生祖先經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而進化來的[1]。農業野生植物等生物遺傳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它不僅直接或間接地作為食物、飼料、藥物、工業原料,更是寶貴的基因資源庫,能為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和經濟作物的改良提供栽培種中所沒有的優良基因;其不僅是遺傳育種和生物技術研究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2]。
為全面了解黃山市國家重點保護農業野生植物資源基本情況,根據《安徽省農業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實施方案》的要求,筆者于2016—2018年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蛇足石杉、天麻、黃精、鐵線蓮等12種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的調查,初步了解黃山市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的現狀、分布情況、生境狀況。
2 調查方法
2.1 文獻調研 綜合收集有關文獻資料,整理分析所調查物種的分布、數量等歷史情況。
2.2 走訪調查 結合文獻資料收集數據,在調查區域內通過有目的的對熟悉當地實際情況經驗豐富的群眾、技術人員、有關專家和果農藥農等進行走訪咨詢,了解當地蛇足石杉、天麻、黃精等植物資源的種類、分布、種群數量等相關信息。
2.3 野外調查 按照設計的調查路線,進行實地踏查。當發現所涉及的物種時,首先采集標本,現場鑒定;拍攝相關影像資料并進行GPS定位,再選擇一定區域進行詳查,并填寫調查表。
3 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被調查的12個物種中,除中華結縷草、野生天麻、鐵線蓮3個物種未發現,重樓、天南星、苧麻、蛇足石杉、黃精、萱草、石蒜、藥百合、華中五味子9個物種在黃山市均有分布。9個物種在黃山市的分布范圍、種群密度差異較大。石蒜、萱草、苧麻在黃山市分布范圍較廣,資源量較大;重樓、天南星、蛇足石杉僅在一定區域內有分布,野生資源量稀少;藥百合、華中五味子在黃山市個別區域有分布,但數量極少,處于極瀕危狀況;黃精在黃山市的分布范圍較廣,但多為多花黃精和長梗黃精,由于具有藥用價值被當作藥材收購,當地百姓無序采挖現象嚴重,資源量下降趨勢明顯(見表1)。
4 存在問題
4.1 保護意識不強 由于部分農業野生植物的經濟價值是潛在性的,在短期內難以呈現,導致重視程度不夠,對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投入不足。農民普遍缺乏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知識,對植被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導致采挖現象嚴重,農業野生植物生境遭到破壞。
4.2 科學研究有待提高 農業野生植物是寶貴的基因資源庫,加強保護是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目前,黃山市工作主要集中在農業野生資源種類調查、性狀觀測等水平,而對農業野生植物資源尚未進行基因層次的研究,雖建立了植物自然保護區,但劃區不盡合理,重點不突出,不利于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的開發研究。
4.3 農業環保投入不夠 由于財政資金投入不足,目前黃山市還沒有建立完善的農業環保體系和珍稀、瀕危農業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點。農業野生植物資源普查深度不夠,對家底沒有完全掌握,僅開展了對重樓、天南星、黃精等12種主要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的調查。而由于資金的缺乏,僅調查了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的地理分布、種群數量、生態環境等,調查種類不夠多、不夠深入。
5 保護建議
5.1 普及農業野生植物保護知識 大部分農民對農業野生植物了解不夠,導致部分農業野生植物被采挖、原生境被破壞。因此,今后應將農業野生植物保護納入黃山市野生植物保護條例中;加大對農業環保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通過開辦專題培訓班,開設專題課程,培訓農業野生植物的識別方法,保護技術和普查標準及管理方式,提高農業環保人員的的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再將相關知識傳遞給農民;同時,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新媒體,廣泛宣傳保護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的重要性。
5.2 加大農業環保及科研資金投入 保護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科研是農業野生植物資源保護利用必不可缺的手段。首先,要掌握自己的家底,應投入足夠的資金加大對農業野生植物普查的力度,不僅要建立全市農業野生植物資源數據庫,而且應對珍稀、瀕危農業野生植物種群建立保護點并進行動態監測。其次,與科研院所合作開展對農業野生植物資源自然生態境保護和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的研究,加快對珍稀、瀕危農業野生植物資源優良基因的開發利用。
5.3 加大監督檢察的力度 加大普查力度和深度,全面掌握黃山市主要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的生存狀況及威脅因素,編制黃山市重點保護農業野生植物圖鑒,建立瀕危、珍稀農業野生植物資源數據庫,為農業野生植物保護納入黃山市野生植物保護范圍提供依據,增加農業野生植物保護的可參考、可操作、可執行性。加大《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的實施力度,對農業野生植物采集、經營等活動進行嚴格的監督檢查,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搶救部分處于瀕危狀態的農業野生植物[3]。
參考文獻
[1]鄭殿升.中國農業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現狀及建議[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5,24(3):17-22.
[2]王成漢.景東縣農業野生植物資源調查與保護[J].云南農業科技,2012(S1):213-214.
[3]楊華.怒江州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現狀及其保護對策[J].林業調查規劃,2003(4):63-68.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