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實踐教學是一個重要環節,因為藝術設計方面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要具備理論知識,還要具有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的能力。本文將從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入手,分析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革和創新舉措,以整合教育資源、改進教學模式為主,為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提供良好的基礎,促使藝術設計教學向著更加成熟、完善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藝術設計 實踐教學 改革創新
一、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藝術設計課程體系涵蓋平面、視覺、工業造型及環境等諸多專業,是一門與人們的生活聯系緊密、綜合性強的專業。在日常教學中,藝術理論知識需要通過實踐來驗證,從而實現藝術設計理念的實用性。
藝術設計作為一門新興的專業,教學目的是為社會發展帶來實際效益,改變人們的審美標準,提高生活質量,為社會發展培養創意實用型設計人才。對此,藝術設計教學應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實踐中完善理論。只有將藝術理論知識與真實生活緊密結合,才能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學習。
學生通過具體實踐教學,不僅能夠了解市場需求和大眾心理,還能夠鍛煉實際創作能力,創作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藝術作品。
二、當前藝術院校實踐教學的現狀
首先,教學方法單一,尚未形成多樣化的、科學的教學方法,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其次,教學理念落后,課程體系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藝術設計專業因為起步晚,基礎設施普遍薄弱,教學理念和教學經驗缺乏。課程體系設置多仿效美術學或者文學,教學內容偏重理論,缺少對市場需求的關注,忽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繪畫思維多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為市場和他人服務的理念,課程體系目標不明確,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不完善。
再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包括實踐和畢業實習兩個部分,但是課程實踐課和畢業實習選題多為假想題目,形式和內容缺乏明確的時效要求。受到學習環境和實際條件的限制,設計實踐與生產活動沒有聯系,導致學生的設計作品只能局限于作業水平,參加工作后無法適應工作崗位需求。
最后,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隊伍年輕化,多數畢業后就開始任教,缺乏實踐教學能力,甚至部分教師職業素質與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理念相背離,教學模式與市場發展脫節,導致實踐教學多是紙上談兵,學生專業技能得不到提高,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三、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改革創新
(一)創新思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學生有著鮮明的個性特點和自我審美。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大多學生注重自我審美,設計作品過于天馬行空,脫離實際,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同時,一些用戶也憑借自己的審美要求限制設計師的創作。對此,在藝術實踐教學中,不同的年級設置不同實踐課題,在課堂中融入實踐教學內容,結合分組討論、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等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意和想象力,培養學生敏銳的思維能力。
(二)在藝術實踐教學中增添社會、市場因素等內容
藝術設計課程有著較強的應用性,需要學生具備與企業合作和溝通的能力。對此,教學中學校應與企業合作,構建校企合作模式,讓學生到企業中進行實踐,由企業內部經驗豐富和較強工作能力的設計師為學生介紹專業知識,充分利用自身的實踐經驗為學生培養實踐能力。此外,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當不斷完善自身知識體系,熟悉設計產品的材料、工藝流程等。
(三)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隨著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在工作中團隊協作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滿足市場對設計人才的需求,在藝術實踐教學中應注重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引導學生學習市場學、管理學及營銷學,確保學生除了掌握基礎藝術知識外,還要具備相應的社會交往能力。對此,藝術實踐教學中,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幫助學生形成獨特的創作風格。
四、結語
隨著國家對藝術設計專業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市場對設計人才需求的持續加大,藝術院校必須對藝術設計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加以重視,并采取具體可行的措施。同時還需要高校管理人員和教師充分發揮自身作用,落實相關改革方案,保證藝術設計教育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最終培養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能夠推動我國藝術設計水平發展的高素質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宋瑜.大學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現狀及創新思路[J].教育,2017(02).
[2]王春霞.新形勢下獨立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思路[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1).
[3]柳林,史蕓.論藝術設計學科專業研究生實踐教學與能力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5(05).
[4]夏凌.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方法之研究[J].明日風尚,2018(14).
[5]孫亞楠.淺析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創新改革[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1).
(作者簡介:張曉彤,女,碩士研究生,甘肅財貿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 :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