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翔 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學院
流行音樂被稱為“流行”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這些音樂的傳播速度十分之快。為什么如今的思訊可以傳播的這么快,也是因為網絡的作用。就比如前幾年紅遍世界的《江南STYLE》,因此我們可以說網絡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使得流行音樂的傳播更具時效性。而與此同時,另一方面則是存儲能力的加強。曾看過一篇報道,“如今我們一天的產生的新信息,比2000 年前的一年產生的還要多”。因此我們也可以說網絡使流行音樂更具有的持久性。而在線音樂平臺也就是由此而誕生的。在線音樂平臺作為音樂的網絡容器、載體,對音樂人的創作、傳播,對廣大網民試聽、獲取等方式方面都產生了前所未見的影響,這其中包括:1.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網民能通過在線音樂平臺欣賞音樂。2.數量不斷激增的網民通過在線音樂平臺可以欣賞、獲取音樂。3.音樂的傳播方式受在線音樂平臺的影響而產生改變。4.人們接觸音樂的途徑發生了改變。5.更加便利于音樂人的創作與傳播。6.數碼電子產業因在線音樂平臺的發展而獲益。
Java Sever Pages 的簡稱是JSP,簡單地說就是獲取應用的路徑,是一種編程技術、動態頁面技術。這項技術的主要發起者是Sun 微系統公司,然后由其他公司共同協助完成,JSP 的運行是基于服務器小程序上的。比如Servlet 小程序。JSP 這項技術的特征是:經常使用傳統網頁HTML 來設計頁面內容,并在其中加入java應用程序(Scriptlet)和JSP 標簽(tag),最終形成JSP 文件,可以通過網絡直接訪問,這與ASP 有些相像。JSP 開發出的網站,可以既不依賴硬件環境,也不依賴操作系統,就算在Linux 這個系統中仍然可以運行。
JSP開發網站主要使用兩種技術,分別被稱為模式一和模式二。
模式一:JSP+JavaBeans 技術
這項技術是在JSP 處理后,將得出的結果傳回客戶端。JavaBeans 它是一個編程接口,可以對頁面請求進行處理,JSP 負責接受傳達,頁面的內容由此產生。所以,這項技術就是將編程放入頁面中,若需要處理大量復雜的程序,就可以嵌入編程和java代碼,但若需要處理復雜的數據邏輯,這種方法就不適用了,容易使網頁變得混亂,編程嵌入更麻煩,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因此,該模型僅僅可適用于小規模的應用,不太能適應大型應用的需求。
模式二:JSP+Servlet+JavaBeans 技術
Servlet 技術使用java 技術實現CGI 功能。加入Servlet 就可以把業務邏輯分離到Model(業務邏輯層)了,然后通過業務邏輯層去反問DAO 層的數據庫操作。Servlet 技術非常適合服務器端的處理和編程,Servlet 將長期保存在內存當中。
從技術開發和發展的角度來看,模型二的頁面表現更明顯,在大型開發項目模式中,角色分工明確。模式二的項目開發,與當前流行的MVC 模式(模型/視圖/控制器)相對應,Servlet 是一個MVC 分層的體現,用一種業務邏輯、數據、界面顯示分離的方法組織代碼。控制器對應于Servlet,注意負責控制,負責處理HTTP要求,根據JSP 使用的bean 組件,可以用更簡便的方法來調用這個組件去實現要完成的功能,JSP 處理頁面請求后,網頁會顯示產生的數據。并且JavaBeans 可以生成其進行可視化處理的部件,分析邏輯數據,實現其功能。MVC 作為一種框架模型,主要作用是將邏輯和界面代碼分離,使其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
系統的功能方面,前端包括用戶注冊、登錄、試聽、試聽時發表評論以及下載功能。后臺方面,功能包括:管理員登錄,管理歌曲、用戶及評論的增刪改查。如下圖:
用戶在經過注冊和登錄流程的驗證后,可以使用音樂平臺。
同樣,管理員也要驗證登陸后,方能進入音樂平臺,進行管理操作。用戶在使用查詢功能時,會首先查詢是否存在歌曲,如果沒有則重新查詢,如果有則可進入下一步操作如:試聽、下載、評論。

圖1 用戶注冊登錄流程
在數據庫概念設計的基礎上,數據庫表設計如下:
(1)user(用戶表):存儲的是用戶的信息,包括:ID 編號、用戶名、密碼。其中ID 編號為主鍵。
(2)admin(管理員表),存儲的是管理員的信息包括:ID 編號、用戶名、密碼。其中ID 編號為主鍵。
(3)song(歌曲信息表):存放的是歌曲的相關信息,包括:ID 編號、歌名、歌手、路徑。其中ID 編號為主鍵。
(4)singer(歌手表),存儲關于歌手的信息。其中包括:ID 編號、樂隊編號、姓名、性別等。其中ID 編號為主鍵。
(5)comments(評論表),存儲所有評論信息。其中包括:ID 編號、文本、用戶名、歌名。其中評論編號為主鍵。
系統測試主要是對整個系統的測試,把經過測試過的軟件、操作人員、硬件等和連接網絡的各種設備串聯在一起,來進行檢驗和分析。這種測試主要是明確用戶對系統的需求,找出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和出現的錯誤,不斷對系統進行修復完善。它的工作就是對系統進行測試,找出系統中出現的錯誤,保證系統正常運行,盡可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由此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模塊測試,是按一個一個模塊來進行測試系統是否存在錯誤;組裝測試,是用來測試兩個相鄰模塊之間的接口;
(2)確認測試,是用來測試系統能否滿足用戶需求的,并明確了其性質及作用。在測試完成后,發布測試報告,然后分析測試報告所顯示的數據、結果。測試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及時改正,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3)系統測試,是從全部系統層面來說的。主要是為了檢驗系統是否滿足用戶規定的需求,并且發現問題與錯誤。系統測試的對象不僅僅是推出的產品,對硬件、軟件設備和操作人員也進行了測試,比如說數據、服務端接口等。所以,系統中的軟件還應與資源條件相適應,系統測試發揮出的作用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