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香
摘 要:文章首先簡要介紹了室內設計的概念及其中的人文關懷元素出現的原因,并通過分析現代室內設計存在的一系列現實問題,來揭示現代室內設計中部分需要被加以更正的錯誤思維。同時通過人文關懷的視角,期望能夠通過以人文關懷的指導形式,對室內設計的未來發展進行合理的探討,為討論如何調整室內設計方式以切實提高人們居住舒適程度提供思路。
關鍵詞:室內設計;人文關懷;發展運用
前言:
室內設計是將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建筑設計集中在人們生活的空間內部的一種設計形式。在當今社會,室內設計越發注重居住者的感受,重視住宅作為“人的住所”的這一屬性,這意味著人文關懷元素在室內設計的應用嘗試。
一、現狀及問題
人文主義強調對人個性、尊嚴的肯定與歌頌,但這一概念的指向性更接近于賦予室內設計以主題、意境上的指導。人文關懷元素與住宅的功能在本質上是疏離的,但并不意味著它無法融入現代室內設計,相反,它能運用于解決現代室內設計存在的部分問題。
(一)設計風格生搬硬套
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盛行以“歐式設計”“日式設計”等概括某一類室內設計風格,但實際上在還原某一風格時沒有重視與居住者本身文化相性的考量,無法向居住者準確地表達其文化內涵。
(二)追求美感忽視舒適體驗
部分現代室內設計過度強調美感的表現,一味追求以華美鮮艷的色彩給人色彩上的沖擊,但卻忽視人在居住生活中的舒適體驗。
(三)缺乏整體意境的一致性
過于局限于某一區域的特定風格,導致各個廳室的設計氛圍之間產生割裂式的體驗,無法實現室內設計的整體意境的塑造。
(四)對可持續發展的忽視
在室內設計中不重視運用新型清潔材料,導致環境的污染和資源的浪費以及居住體驗的下降。
二、人文關懷的應用方式
(一)以本土文化調和設計風格
在傳統的室內設計乃至建筑設計中,我們很輕易地能夠將歐式風格的建筑與本地的其他建筑進行區分,這正是居民心中對于本土文化的獨特性的認知的作用,幫助他們去識別與區分文化概念中的“我者”與“他者”。因此,如果進一步地強行將歐洲的家居設計搬至中國家庭之中時,會引發居民的極大程度上的不適應,是因為在長期的文化生活中,中西方、各民族之間產生了不同的文化習俗與生活習慣。在建筑外形上,或許差異性的建筑風格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震撼,但在室內設計中,不同的家居布局、功能設計會使得居住者難以適從,甚至難以忍耐。因此,很難有能夠完全嫁接的室內設計風格。我們所熟識的“歐洲設計”“日式和風”等主題,事實上應當是受到了中國風俗認可的那一部分設計元素,即通過人文風俗的同化,將異地的設計風格進行調整,使之符合本土的人文情調。這正是人文關懷在室內設計風格上的一大作用,重視將人的文化認同感作為室內設計風格調整的標準。它提供的是一種包容性的視角,及從東方角度出發看待的西方室內設計風格、從中國角度出發看待的日式和風設計,像這一類的視角上的處理,事實上就是在室內設計中人文交互層面的文化本土化過程。以本土文化調和室內設計風格,是人文關懷在室內設計中最初也是最核心的參與點。
(二)尋求美感與舒適的平衡點
在人文主義指導下,一切事物加入對人的價值考量后,要深刻地去思考當人在使用體驗的過程中的心情與感受。在傳統室內設計中,出現過以鮮艷亮麗的色彩搭配先聲奪人,給予人第一時間的感官震撼的做法。這一設計思路的巧妙之處在于,高彩度的色彩布局能夠在人對其進行第一眼的印象捕捉時,由于視線被過度飽和的色彩信息填滿,在難以快速處理的同時容易產生滿足感或認同感。這種感知上的設計,與其說是討巧,更近似于對居住者的綁架。事實上,在長時間居住在這樣高彩度的色彩環境里,會引發居住者的疲勞,使其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于周圍的色彩信息,會導致其神經的緊張與眼睛的疲勞,不利于居住者的日常辦公生活的進行。因此,人文主義提出的是對于在美感與舒適程度間的平衡探索,不應將外形、色彩的美型或藝術表現作為室內設計的唯一追求,而應該在確定室內設計的風格時,優先考慮居住者在長期居住在該建筑空間內時的長時間的體驗與審美感受。而正是這一思路的確定,能夠使室內設計放棄從第一觀感奪取住戶好感,卻忽視住戶后續居住體驗的對美感的畸形追求。在宜居層面上得到住戶的認可,達成室內設計和居住者的追求一致,這正是人文關懷在室內設計領域期待促成的和諧局面。
(三)構建整體性的設計氛圍
室內設計一旦將視線集中于對某一功能區域的功能性的展現,將會導致某一建筑空間的室內設計在各個區域方面都擁有自己明顯的特色,但卻在整體視角上觀望時,會被發覺各個區域的設計失去了統一性。不難想象,在一個住宅里若有一個偏科技感、冷淡風的廚房,又有一個注重古風以竹子元素作為構建主體的書房,還有一個通過粉色墻紙進行裝飾,而在天花板上設置凱蒂貓的可愛吊燈的臥室,這該是一種多么割裂式的居住體驗。這種室內設計思路從本質上源于現代社會人們審美能力的提升,使得他們擁有了個性化的愛好與對建筑室內設計的多方面追求。這種審美欲望的膨脹,令多元化的追求被強行塞入狹小的室內空間。人文主義能夠注意到這一方面的矛盾,它提供給居住者的建議,是將空間之間的聯系加以緊密化處理,在各種需求中達到合理的折中。例如科技感、古風、可愛,三種元素可以通過對色調的統一,以及在裝飾方面的圓滑處理,使人能夠感知到其整體性的聯系。通過將“黑白情調”這一大方向的被居住人認可的意境對上述的三項風格進行包裹,使得室內設計從三種風格歸為一種風格,實現人性化需求與室內和諧狀態的有機統一。
(四)重視可持續發展
傳統室內設計以設計為出發點進行一系列的設計行為,但忽視了各個房間在完成設計后,最終要成為“人的住所”這一歸宿。當設計行為不重視可持續發展時,對于非環保材料、非清潔材料的使用的容忍,將會以居住者的長期居住體驗作為犧牲品。這正是人文主義關懷最難以接受的設計行為。在人文關懷之下,室內設計要嚴格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要義,讓渡經濟成本,以環保材料、清潔可再生材料作為室內設計運用的建材選擇,以高標準去追求人的居住生活應當實現的與生態、與自然相和諧的美好結果。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人文關懷在室內設計中所體現的,不只是在經濟利益和室內設計藝術間的轉換考量,更是對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在自然環境中的居住態度進行深刻的探討,期待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結語:
室內設計中的人文關懷元素是在人類精神文明建設不斷發展,且綜合了可持續發展等思想的產物。它著眼于平衡建筑的美感、功能與居住體驗,塑造整體意境,將居住者這一人的概念作為室內設計的重要評判標準,對提升室內設計的和諧性有著極大的作用。相信在未來,人文關懷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會更加廣泛,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姚思聰慧.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的表達路徑研究[J].藝術科技,2018(2):127,143.
[2]付軍.現代茶樓室內設計中的人文特征研究[J].福建茶葉,2017,39(11):62-62.
[3]王佳.現代室內設計中的人文精神[J].內蒙古藝術,2009(1):101-103.
[4]杜嘉偉.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的解析[J].藝術科技,2014(6):284-284.
[5]殷秀嬋.人文精神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明日風尚,2017(13):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