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曉蓉

摘 要:目的:探究在社區范圍內應用健康教育對膝骨關節炎患者的意義。方法:以我院輻射范圍內4個社區為研究范圍,選取80例(每社區20例)膝骨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兩組,每組40例(每社區10例),對照組40例不采取特殊干預,觀察組給予社區健康教育。對兩組患者干預1個月、3個月、6個月時關節炎指數及疼痛情況進行評價和對比。結果:干預1個月兩組患者未見明顯差異(P>0.05),3個月時觀察組患者關節炎指數、疼痛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6個月時觀察組患者關節炎指數、疼痛評分遠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社區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膝骨關節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從而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提高。
關鍵詞:膝骨關節炎;健康教育;社區;
膝骨關節炎是一種多見于中老年群體的慢性疾病,與膝關節病理改變或退行性改變有關,發病后患者膝關節結構發生改變,隨著病情進展患者膝關節會逐漸變形或畸形,最終出現關節運動功能障礙[1-2]。膝骨關節炎治療周期較長,院外治療是治療的核心,因此比較依賴患者對疾病的自我管理[3-4]。為探究社區健康教育對膝骨關節炎患者的意義,現以我院輻射范圍內4個社區80例膝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展開本組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為2016年1月-2018年12月,從我院輻射范圍內4個社區共選取80例膝骨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每社區20例。將80例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每社區10例)。對照組22例男,18例女,年齡46-73歲,平均年齡58.3±4.9歲,觀察組26例男,14例女,年齡46-74歲,平均年齡59.2±5.1歲,不對兩組患者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認知能力、家庭環境、經濟條件進行限制,同時確保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納入標準
1.3方法
本組研究持續時間內,對照組不采取特殊干預,觀察組予以社區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健康知識教育:將膝骨關節炎的一般知識告訴患者,讓患者掌握必要的膝關節炎臨床內容,包括特征、診斷、治療、預后等,讓患者對膝骨關節炎形成較為系統的認識,為進一步的宣教建立基礎。
2)自我管理宣教:膝骨關節炎治療周期較長,因此較為依賴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醫護人員定期引導患者進行自我診斷,讓患者能夠定期評估自身病情,從而采取合理的干預措施。同時醫護人員應當將膝關節炎治療注意告訴患者并不定期檢查患者自我管理情況,如是否合理用藥、是否合理鍛煉等。
3)集體教育:膝骨關節炎病程較長,需要患者長期用藥和鍛煉,才能逐步改善關節功能。為確保患者能夠依從醫囑和堅持治療,必要時將患者組織起來進行集體教育,如大型知識宣講,在集體教育中醫護人員引導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幫助患者建立患者群體內部聯系,形成患者-患者溝通,從而形成“病友”情結,使患者能夠相互幫扶和鼓勵,共同面對疾病。
1.4評價指標
患者入組研究后即展開隨訪調查,隨訪調查持續6個月,分別于入組后1月、3月、6月時評價患者關節炎指數和疼痛評分,根據評價結果評估社區健康教育的意義。
1.5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4.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平均數±標準差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率表示,經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1個月時兩組患者關節炎指數未見明顯差異(P>0.05),3個月時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6個月時觀察組患者關節炎指數評分遠優于對照組(P<0.05)。
干預1個月時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未見明顯差異(P>0.05),3個月時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6個月時觀察組患者疼痛評分評分遠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本組研究中共選取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組時為確保變量控制,每社區選取等量患者入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干預3個月、6個月時關節炎指數、疼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在社區健康教育指導和干預下,膝骨關節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治療效果顯著改善。
參考文獻
[1] 朱亞菊,黃露露,賴興泉等.健康教育聯合"中醫三聯療法"對膝骨關節炎康復效應的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8,9(14):17-19.
[2] 陳俊杰,楊洋,周莉莉等.臨床藥師干預膝骨關節炎病人自我管理行為的效果評價[J].安徽醫藥,2019,23(4):839-842.
[3] 張宏,王旭昀,鄭偉康等.淺談中西醫健康教育在防治膝骨關節炎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3):217-219.
[4] 孫唯珺,衛薇,龐明杰等.擇時穴位敷貼用于緩解膝骨關節炎患者疼痛的療效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8):2582-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