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
摘 要:文章運用SWOT分析法,從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四個維度對高職醫學院校開設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并針對劣勢和威脅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高職醫學院校;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SWOT分析
1.前言
體育保健與康復是康復醫學中的一個分支,其實質是“體育”與“醫療”的融合,其本身是多學科交叉的專業,包括器械康復、徒手康復、患者主動運動等方式修復運動損傷,恢復運動功能,其針對人群包括骨骼肌肉系統損傷和骨科術后患者;慢性病患者;老人、青少年、亞健康人群等。“醫體結合”是這類人群迅速回歸健康的最有效途徑。
據統計,全國畢業生就業率區間為2015年80%-85%,2016年90%-95%,2017年90%-95%,可見該專業有較好的就業前景。但在全國開設本專業的高校中,醫學類院校較少,大多是綜合性院校和體育職業院校。而醫學院校有著比其他普通院校和體育類院校更加豐富且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和大量的醫學專業人才,能夠為該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更加堅實和雄厚的資源。
2.高職醫學院校開設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的SWOT分析
SWOT 分 析 法 又 稱 為 態 勢 分 析 法 , 由 優 勢 因 素(Strength)、劣勢因素(Weakness)、機會因素(Opportunity)和威脅因素(Threat)四部分組成,是一種能夠較客觀而準確地分析和研究一個單位(地區)現實情況的方法[1]。
2.1 優勢因素分析
2.1.1 有雄厚的醫學專業學科基礎
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是醫療與體育相融合的交叉學科,其發展離不開醫學的支撐。醫學院校有齊全的醫學類專業學科,如:臨床醫學、護理學、醫學檢驗技術、藥學、中醫學、康復醫學等等,這是其他院校所不具備的。另外,依托雄厚的醫學專業學科基礎和學習環境,可使學生能有更為專業和獨特的視角對本專業進行思考和學習,培養醫學思維。
2.1.2 有大量的專業人才保障
醫學院校擁有大量的高學歷醫學專業人才,涉及不同的專業學科,而且他們大多都具有一定的臨床經驗,無論在專業知識還是臨床經驗上都能給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而其他高校,則無法為該專業建設提供如此齊全的師資隊伍。
2.1.3 有齊全的醫療儀器設備
醫學院校由于教學實踐需要,都配備齊全而且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和實驗器材、標本等,這也是其他學校無法實現的。這些儀器設備和和器材為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的發展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物質保障。
2.2 劣勢因素分析
醫學類高職院校開設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最大的劣勢在于缺乏專業的師資力量。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第一,由于該專業是醫體結合,但醫學院校的醫學教師基本上只擅長醫學,體育教師只擅長體育,缺乏既懂醫學又懂體育的專業體育保健康復人才。第二,由于醫學院校的體育教師主要工作任務是大學公共體育課,所以無論是在專項種類還是在體育教師專項能力上都無法與專業體育院校相比。
2.3 機會因素分析
2.3.1 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良機
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又稱為46號文件)明確指出促進康體結合。大力發展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積極研發運動康復技術,鼓勵社會資本開辦康體、體質測定和運動康復等各類機構。2016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體育醫院前院長李國平表示,“體醫結合”正是關鍵:現在我們更應該強調的是‘體醫結合’,是‘大健康、大體育、大衛生’的概念。2017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趙勇曾強調“體育和醫療融合是推動健康革命的迫切需要,是回應群眾關切的迫切需要”,體醫深度融合成為讓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重要舉措。“體醫融合”成為運動康復、康復醫學的重要路徑和發展導向。
從46號文件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和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以來,政府各部門強調“大健康、大體育、大衛生’的概念更出臺了相關政策,這些政策的出臺,既為康復市場的資本的流入注下了一支“強心劑”,同時也為高校培養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人才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2.3.2 社會對體育保健康復人才需求增大
根據國務院下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所提供數據,到2020年中國運動人口將達到4.35億,體育消費將會達到1.5萬億元。而《2009-2014健身行業產值規模》表明經常運動的人運動損傷率達到85%以上。也就是說,到2020年,運動損傷的人群理論上可達3.7億。就整個康復領域而言,截止至2016年,我國的市場規模也僅為200億元人民幣,(人均約15元);反觀國外,美國康復醫療市場為200億美元(人均80美元),相差6倍之多,若加上長期護理在內,美國人均康復費用達800美元,整體市場達2000億美元。擁有較多的有需求的患者,但總體規模卻與美國相差甚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供需不平衡,尤其是體育康復保健人才的缺乏。
2.4 威脅因素分析
2.4.1 專業認可度不夠
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是一個新興專業,又是一個交叉性學科專業,許多院校對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和發展定位不明確,導致該專業知名度較低,社會對專業的認可度還不夠,招生規模也受到影響。
2.4.2 畢業生就業壓力
該專業就業主要面向康復中心、健身俱樂部、養老院、療養院,在大健康產業帶動下,這些機構未來雖有較大發展前景,但目前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的發展還存在許多不足,這會直接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另外,許多專業本科體育院校都開設有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等專業,學歷上的劣勢也會給高職院校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畢業生帶來一定就業壓力。
3.高職醫學院校開設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的對策和建議
3.1 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和發展定位
針對目前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培養目標和發展定位不統一、不明確的現狀,開設該專業的各高職院校可成立專業委員會,以研討的形式統一思路,在達成共識的大框架下,各院校突出自身優勢和特點,靈活發展。以優質的辦學質量提高社會對該專業的認可度。
3.2 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各高校可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加強該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引進一批既懂醫學康復又懂體育訓練的綜合性人才成為該專業建設的骨干力量。另外,可與醫院、相關企業、運動隊等合作,加強人才交流學習,提升師資能力。
3.3 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高職院校學生的優勢就在于實踐能力強,學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應當更加注重體育訓練和康復治療的實操訓練,打造學生扎實的專業操作技能,同時要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醫學類院校特有的文化內涵塑造學生的精神世界,做到醫者仁心。
3.4 多方合作,拓寬就業渠道
醫學類院校可通過與醫院合作、校企合作,實現專業、人才、資源、資本的有效融合,順應大健康產業發展趨勢,合力拓寬就業渠道。
參考文獻
[1] 李紅運,梁媛媛,顏敏. 獨立學院開設社會體育專業的 SWOT 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15.10(5)
[2] 張潤壯. 醫學院校開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育的SWOT分析[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8,52-53.
[3] 張路萍. 高師體育系開設體育保健康復專業的可行性分析[J].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