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虹楠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兩者缺一不可。小學語文教師通過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情感,創設多媒體、游戲、實物等情境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可以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這已經成為語文教育發展的趨勢,因此對探究如何在語文課堂中融入情感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情感教育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對小學生全面發展提出更深層次的要求。信息化的時代,小學生每天都接受各種各樣的信息,他們對這些信息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缺乏辨別能力,如何在語文課堂中進行情感教育,教會他們辨別是非曲直已經成為必須完成的教學目標之一。通過實施語文情感教育可以陶冶情操,使學生做出正確判斷。所以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語文課堂中滲透情感的教育。
一、 情感教育的意義
(一) 提升審美情趣
小學人教版五六年級的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向我們展示了優美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教師通過這些課文,引導學生對美的事物的思考和想象,使學生情感上產生共鳴,陶冶情操,提升審美的情趣。教師要學會利用語文課本的內容,精心備課,設計情感教學環節,豐富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比如通過《藏戲》體驗少數民族優美的風土人情;《慈母情深》感受親情的美好;《草原》欣賞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所以利用課文的情感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豐富的審美情趣。
(二) 熏陶高尚的情操
語文課本中的詩歌、散文、小說等作品中,飽含著各種各樣的情緒體驗,學生通過閱讀學習,可以進入作者設定的角色,感受人物喜怒哀樂。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文章的情境感悟作者的情感,學生就會感同身受,潛移默化受到文學作品中情感的熏陶。那么在長期熏陶過程中,小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也會不斷提高,不知不覺中培養了高尚的情操。比如:《狼牙山五壯士》的愛國情懷;《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慈母情懷》中無私母愛等等。
二、 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 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豐富情感教學手段
情感教學,不是通過老師的分析,學生被動接受情感,教師強硬灌輸學生情感。而是通過教學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自己去感受,去體會情感。教師應該處理好情感與認知之間的關系,把情感滲透到認知中。情感教學應該與課本內容息息相關,認知與情感同等重要,兩者是一個有機統一體。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有些課文的情感教育需要深入分析,有些只需要點到為止;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聯系實際對教材量體裁衣,尋找有效情感教育手段。
情感教學的手段不是單一不變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情感教育手段,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伯牙絕弦》這篇課文可以利用舞臺劇、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在揣摩角色的過程中引起情感的共鳴;《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利用分角色朗讀,配樂朗誦等方式,通過音樂渲染氣氛,在朗讀中感悟父子之間的情感;《只有一個地球》利用廣闊的社會空間,設計與保護地球有關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調查本地破壞地球的行為,并寫成調查報告,在實踐中升華情感。總之,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可以讓語文課堂更加魅力無限,有助于構建高效的情感教學課堂。
(二)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情感體驗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但是現實中很多老師還采用機械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獲得的情感是不是自己獲得的,而是老師灌輸的,缺乏自我思考的意識。老師應該轉變觀念,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在思考的過程中激發他們投入情感。學生情感的獲得不是老師強硬的灌輸,而是老師通過創設生動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思考,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激發,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上《這片土地是神圣的》這篇課文的時候,把情感教學目標設定為引導學生體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設計情感教學環節的時候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朗讀、關鍵字詞句理解、創設問題情境等方式讓自己去感悟情感。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說說當地的土地資源是否有被破壞的情況,并寫下自己的發現和感受。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經過思考探索,自己解決問題,把學生的主體地位還給他們,更有利于增強情感體驗。
(三) 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提升情感素養
情境教學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通過創設多媒體、生活、游戲、實物等情境方式,讓語文課堂活起來,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可以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激發。創設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有效提升他們的情感素養。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創設靈活多樣的情境教學方式,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課堂氣氛,增強情感體驗。
例如,《開國大典》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先播放中國貧窮落后、人們衣衫襤褸的照片,再欣賞開國大典的視頻,并讓學生一邊觀看一邊思考進行長期的浴血奮戰后,終于翻身解放,過上幸福的生活,人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通過多媒體再現當時的盛況,在照片和視頻對比中,發現問題,引發思考。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體會到了開國大典的隆重和人們的激動喜悅。在閱讀課文的時候也就不難理解人們的心情了。通過創設多媒體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提升情感的素養。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既是素質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也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它可以使語文課堂更加出彩,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實現情感教育的有效實施。所以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要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進行情感教育,幫助提升學生的情感素養,引導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鄧連國.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課外語文,2017(7).
[2]孫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中華少年,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