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穎
摘 要:英語課程教學在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組成部分,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當前全球化、國際化的時代背景下,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素養和能力是每一位英語教育工作者都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其重要的教學任務。而在英語教育當中,閱讀以及寫作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理解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提升,實現與人良好溝通交流的重要環節,教師必須加以足夠的重視。特別是當前很多初中英語教學中經常會出現對應于學習興趣缺乏,閱讀積極性不高的現象,甚至存在一定的畏學現象。教師要積極采取一定的教學措施,實現一并與閱讀與寫作的相互融合,以實現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提升,保證教學質量。對此。本文針對讀寫結合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夠為相關讀者提供積極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讀寫結合;運用
引言:閱讀教學在英語這一語言類學科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但是在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閱讀是無法脫離于其他聽、說、寫等基本要素教學而單獨開設的。想要實現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提高,還需要教師就學生的聽力、交際能力以及寫作能力進行培養。特別是在英語的思想基本要素中,閱讀與寫作的聯系極為緊密,閱讀當中所獲得的詞匯、句法結構等都是寫作的重要素材,而寫作還是對學生閱讀所得的重要鞏固過程,因此開展讀寫一體化的融合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閱讀以及寫作能力的有效提高,實現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初中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必須重視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新模式的有效運用,以實現初中生英語素養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1、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分析
在初中英語教育教學中,寫作教學一直是學生以及教師非常重視的問題,并且也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去寫,去教,但是寫作水平并未得到有效的提高,詞匯貧乏、語法使用錯誤,句式結構單一、中國式英語等都是其非常明顯的特點。而導致這一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閱讀能力低,教師閱讀教學方法不當有著極大的關系,使得學生針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對文章的理解徘徊在表層,學生缺乏對英語語言知識進行吸收、內化和整合的機會,進而使得學生的語言運用缺乏靈活性。
而閱讀作為語言的感知和理解的過程,是語言學習的輸入過程,那么英語的寫作這就是輸出過程,是對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語言知識以及寫作技巧把自身思想表達出來的一種交際形式,對于學生而言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整體構思、合理布局并且能夠邏輯性的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而想要培養形成這種能力則是和學生的英語閱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為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同時,想要強化學生的閱讀效果,提偶生其閱讀能力,與寫作的相互配合,實現寫作對與閱讀的“反哺”也是非常關鍵的,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實現對閱讀材料篇章結構和主體的理解。因此,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必須重視與寫作教學的相互結合,以讀促寫,以寫促讀,以此來實現初中生英語素養和能力的綜合性發展進步。
2、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運用策略分析
2.1做好閱讀教學前的準備活動,引導學生強化情感體驗
初中英語教師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好課前的準備活動,所以教師要強化備課環節,針對讀寫結合教學活動的開展設置明確的任務或者是具體的行動目標,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的深入閱讀文章,體驗文章,進而理解文章內涵。首先,英語教師要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也就是說教師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并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情感帶入到文章當中,以幫助學生他更好的體會文章的主題思想,加深對文章的印象。例如:在教學Unit 5 Section A 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時,教師可以就“bring people closer together”所蘊含的情感內涵進行體會,引導學生去思考做什么樣的事情才能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關系更親密,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對文章產生情感的認同,進而深入的去閱讀并理解文章。
其次,教師要重視閱讀之前相關實踐活動的開展,以此來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思考,保證期獲得更多更有利的知識。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就文章具體的內容進行了解,尤其是針對文章的背景知識進行了解,并結合具體內容開展一定的預測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在引導學生正式閱讀之前,可以以我國的地質災害事件為例,例如以汶川地震為例,讓學生以汶川地震為背景進行思考和歸納,然后合理的分配學生小組,讓學生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討論文章的結構框架,并結合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照片和視頻,幫助其打開思路,之后找準文章的定位,引導其大膽的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最后引導學生帶著情感去閱讀,進而充分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了解。
2.2強化閱讀教學過程,注重讀寫結合
首先,重視文本和閱讀者之間的互動。也就是要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教師可以以任務、音樂、影視以及游戲的方式進行導入,以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形成文本和閱讀者之間的互動。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正確的把握主要信息。先以快速閱讀的方法幫助學生初步把握文章信息大意,之后教師統一文章作為整體進行處理,幫助學生獲取有用的信息,然后鼓勵學生靈活的運用Skimming 和Scanning 等閱讀策略,進行主要信息和重點的捕捉。最后,引導學生進行細節的閱讀,也就是要全面的去閱讀和了解文章的深層內涵,一問題涉及,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逐步進入深度思維,引導學生進行語篇分析,結合上下文進行詞義的猜測等,實現文章行文篇章結構的清理。除此以外,教師還要積極引導怕學生內化主題詞匯和句型,引導學生盡可能學會使用課文中的句子、短語等,并就文章的寫作特點、行文方式進行重點分析,為其布置相關的寫作任務,以寫促讀,幫助學生有目的地深入了解文章細節。
2.3強化讀后寫作環節,以讀促寫
只有經過大量的閱讀,才能為寫作積累足夠的素材,才能使寫出來的文章從結構到內容不顯得空洞,所以,初中英語教師要重視閱讀后的寫作訓練。教師可以結合閱讀的內容,引導學生去仿寫或者是續寫,以鍛煉學生閱讀效果,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初中階段的學生英語能力差異較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分層寫作,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能夠寫出開頭和結尾就應該給予表揚。此外,在讀寫結合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并不是所謂的主動與被動的關系,而是彼此互動、相互促進的關系。教師提供基本的思路,學生利用這個思路展開討論與創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參與度,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在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
3、結語
總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必須重視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以不斷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實現學生英語素養和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永舉.讀寫結合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細節探究[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7(05).
[2]吳希蕓.讀寫結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