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摘要:目的 就治療早期乳腺癌過程中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收治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20例)與觀察組(20例),分別接受改良根治術治療和保乳術治療,對兩組臨床效果予以對比。結果 觀察組手術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術后預后情況比較未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 在治療早期乳腺癌方面,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均具有較好效果,保乳術可將恢復時間縮短,術后美容效果更佳,臨床應用價值更高。
關鍵詞:保乳術;改良根治術;早期乳腺癌
【中圖分類號】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2-082-02
乳腺癌屬于臨床上一類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對女性身體健康危害非常大。臨床治療乳腺癌患者以手術治療為主,主要是切除病灶,以對患者的病情予以控制和緩解?,F階段,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手術治療方式就是乳腺癌根治術,其手術操作中一般需切除全部乳腺組織,不但創傷較大,且還會嚴重影響其形體美觀程度[1]。近年來,相關臨床研究表明,以保乳術治療乳腺癌早期患者療效較好。鑒于此,本研究選取特定對象,驗證改良根治術臨床有效性,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收治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20例)與觀察組(2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30-53 歲,平均(46.08±10.49)歲;病程 0.49-1.83 年,平均(1.01±0.83)年;已婚10例,未婚1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2-60歲,平均(46.87±10.64)歲;病程0.61-1.532年,平均(1.15±0.87);已婚12例,未婚8例。兩組患者相關資料較為相似,不會影響研究結果統計的準確性。
1.2方法
1.2.1觀察組:以保乳術治療觀察組患者,按照患者腫瘤位置,確定切口形狀(弧形、橫向、放射狀),將布局予以有效的延伸,迅速、徹底將原發病灶予以切除,值得注意的是,切源應距離腫瘤至少2cm。將腫瘤予及周圍組織予以完全切除,不得累積到腫瘤上方皮膚組織,以此確保不會對乳房整體形態及乳頭位置造成影響[2]。最后,分別從內、外、上、下、基底部五個不同的位置縫合腫瘤的切源部位,并予以相對應地標注,迅速檢查出病理學特征,以此來保證切源屬于陰性,并未將惡性癌細胞殘留其中。如果切源為陽性,則適當擴大切除范圍,繼續做病理檢查,二次切緣為陰性后停止。殘腔內腺體進一步行腺體瓣成形,以保證乳房外型,手術野徹底止血后進行皮內縫合切口。另外,將切口位置設定在腋窩位置,促使其同腋褶處于平行狀態,并對測腋窩的淋巴結予以全面清除,直達第二組。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操作過程中,應對胸背審計及胸長神經予以有效保護。在切口處留置一根引流管,以便吸引負壓,再戳一個孔做引出之用,在行局部加壓后,對切口進行細致包扎,應使引流順暢。術后,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指導患者展開科學功能鍛煉。保乳術后常規輔助放療,瘤床加量。
1.2.2對照組:對照組接受改良根治術,確定腫瘤的位置、大小及乳房形態,選取橫向或縱向切口形狀,并將切口確定在腫瘤邊緣超過3cm的地方,完全切除腫瘤臨近3cm以上的皮膚,乳頭也包括其中,清掃腋窩淋巴結一直到第二組?;贐erg腋窩淋巴結分級標準,對處于BergⅠ、Ⅱ程度的淋巴結予以徹底清除,并注意胸大肌、胸小肌的保留。手術結束后,對創面進行全面沖洗,選取蒸餾水對創面予以完全浸泡。時間在5min左右,待蒸餾水吸盡后,分別在在腋下、胸壁處留置引流管,有效縫合皮膚,加壓包扎局部,并實施引流管負壓吸引,術后根據引流管引流液量狀況后拔除引流管。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等各項手術情況,并對其術后無病生存、局部復發、遠處轉移和死亡發生情況進行觀察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調查數據值以SPSS18.0統計學軟件給予處理,臨床觀察指標采?。?)、%表示,經t、X2進行檢驗,P<0.05代表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手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比對照組短,且術中出血量也少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術后預后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在無病生存率、局部復發率、遠處轉移率和死亡率上未有顯著差異(P>0.05)
3.討論
乳腺癌是婦科常見疾病,屬于典型的惡性腫瘤,直接威脅到廣大女性的生命健康[3]。傳統改良根治術則使得胸部形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且治療效果差強人意。通過臨床實踐得知,
手術切除范圍越來越小,決定乳腺癌治療成功與否的一項重要因素就是規范化的綜合治療。上世紀80年代后期,西方發達國家開始將保乳手術運用于臨床上,乳腺癌根治術逐漸被淘汰?,F階段,保乳手術成為了歐美國家治療Ⅰ、Ⅱ期乳腺癌的主要方法。雖然我國也漸漸開始嘗試采用這一治療方法,然而相比于歐美國家,在乳腺癌手術中保乳手術并未占到較高的比例,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由于社會大眾關于乳腺癌知識的認知程度較低,且心理、文化素質較低,對保乳術的臨床效果往往持懷疑態度。新經濟常態,社會大眾文化程度逐漸提高,對于保乳術有了新的認知[4]。
保乳術能夠完全地切除病灶,也能夠確保乳房依然具有原來的形狀。如果術后乳房失去了原來的形狀,這樣的保乳術則喪失了存在的價值。相比于傳統治療方法,保乳術可最大程度地保持乳房的外形及功能,使得女性依然擁有曲線美,緩解心理不良情緒,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生活與工作中[5]。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手術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術后預后情況比較未有顯著差異(P>0.05)。由此可見,在治療早期乳腺癌方面,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均具有較好效果,保乳術可將恢復時間縮短,術后美容效果更佳,臨床應用價值更高。
參考文獻
[1]梁金龍,馮金發,楊勇,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療與改良根治術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e報,2011,8(5);14-16.
[2]徐子迅,陳曲海.保乳手術與根治性手術對早期乳腺癌患者并發癥及生存質量的影響比較[J].四川醫學,2013,34(1):110-112.
[3]楊永凈,曹玲,趙玲,等.早期乳腺癌保乳術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的近期療效研究[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2014,34(10):763-765.
[4]呂夕東,郭偷江,潘瑤,等.新輔助化療聯合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對早期乳腺癌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6,38(23):3609-3611
[5]王斌,付肥郭,王學究,等.改良根治術及保乳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對比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