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種以綜合與實踐為學習方式的新課型。與日常教學內容不同的是,這種課既立足于課堂,又注重課外實踐;既立足于本學科,又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系。它的實施是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有別于具體知識的探索活動,更有別于課堂上教師的直接講授。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教師通過問題引領、學生全程參與、實踐過程相對完整的一種學習活動。
關鍵詞: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問題引領:全程參與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增設“實踐活動與綜合應用”這門課,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又是數學教學改革的必然。那么,教師應該怎樣立足綜合實踐活動課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呢?筆者認為,綜合實踐活動是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及其他學科之間的紐帶,是學生把教材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在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以綜合應用的一個組成內容。因此,在實施數學實踐活動時,教師必須立足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設計出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實踐活動。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立足數學實踐活動,著眼實踐
綜合實踐活動課主要還是在課堂以外的真實生活和社會實踐中進行的,強調學生親歷感興趣的生活和社會實踐過程。因此,數學實踐活動中應著重體現“實踐第一”的觀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創設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到大自然和社會中去實踐和體驗,在每一次的實踐活動中經歷一次成長,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例如,在教學“長度單位:認識厘米”以后,筆者設計了“測一測、量一量”這節實踐活動課,讓學生利用課堂上學習到的測量方法,通過小組合作設計的活動方案,在家里實地測量。在測量過程中,體會到更好的測量方法和注意事項,然后再回到課堂上交流自己的感受、體會和經驗。這樣學生親身參與的實踐活動要比教師在課堂上絞盡腦汁的設計,讓學生死記硬背測量的方法更有效,更便于理解和掌握。
二、立足數學實踐活動,走入生活
自然,它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只有讓學生走出課堂,更多地到廣袤的大自然中去開展活動,才能使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從而培養學生所欠缺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教學強調與生活的聯系,以提升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其中的許多內容可以開展實踐活動。例如,在教學“小數加、減法”以后,筆者充分利用學生平時直接或間接的購物經驗,設計了“逛超市”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帶著自己小組設計的活動方案走進超市,在超市中進行調查和交易計算。在這個活動中,學生興趣高漲,既加深了對關于購物方面的數學知識,又強化了小數加、減法簡單計算的理解,更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立足數學實踐活動,體現綜合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具有得天獨厚的重要性,但是它也有與其他學科的共融之處。數學教學應該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積極地把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教學方法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來,或把數學知識融入到其他學科教學中去,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綜合運用各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出綜合性的人才。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間”以后,筆者根據這個知識點設計了一節實踐活動課,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設計活動方案。有的小組設計了一分鐘設計一個有規律的音樂節拍活動;有的小組設計了一分鐘跳繩、跑步等體育活動;有的小組設計了講故事記錄時間活動等,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門,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以達到學科之間的融合。當我們再回到課堂時,筆者看到學生異常興奮地講解著自己的發現,那種課堂效果是無法預設的,這也正是由于數學和其他學科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才把學生真正地吸引到了課堂。
四、立足數學實踐活動,積累經驗
現在的數學教材越來越接近生活,為學生今后的生活積累經驗,提供指導。例如,在計算教學中,筆者設計“郊游”的情境,這里就需要計算人數以及購買食物的搭配;在教學“質量單位”以后,筆者設計“小小商家”的活動,讓學生進行真正的測量和售賣,并在活動中運用單位換算等知識點,讓數學走進生活;在教學“百分數應用——銀行利息”問題時,需要學生考慮本金、利息、利率、年限等問題。筆者引導和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實際,調查、了解相關問題,搜集相關信息。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和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能為今后步入社會打好基礎。
五、立足數學實踐活動,優化評價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是一門基礎知識學習的學科,它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在每節課中都要安排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評價,因此這種評價也應該具有開放性。每次活動后,筆者都組織學生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采用集體討論和交流的形式,將個人和小組的經驗及成果展示出來,并鼓勵他們充分發表意見,并進行評價。剛開始時,學生不會評價,要么一味批評,要么一味表揚。此時,筆者指導每名學生的發言,漸漸地學生就能發現其他人身上的優點和有益經驗,同時還可以促使學生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培養學生敢于和善于發現問題,并發表個人見解的習慣。
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一門新課程,教師要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真正發揮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把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的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譚紅民.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的點滴感悟[J].小學教學參考,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