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梅
小學生在其漫長的一生中將會遇到種種困難或挫折,因此其在心理發展初期需要獲得挫折教育,實現抗挫折能力的增強。體育作為一門極具艱辛性的科學,學生在體育訓練活動參與過程中不但要耗費自己的體力,還要消耗心力,如果其無法有效地面對體育學習中的種種挫折,那么其健全心理的養成將會受到種種阻礙。對此,我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立足該學科的教學特點,嘗試利用體育游戲的方式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在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參與過程中,讓學生通過攀爬、奔跑等體會到挫折,學會應對挫折。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運用體育游戲滲透挫折教育呢?在本文中,我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立足體育教學和教學內容從挫折情境的創設以及榜樣的示范等方面進行具體說明。
一、立足體育教學中的挫折情境,滲透挫折教育
在小學體育游戲活動開展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多種多樣的挫折情境,甚至同一種挫折情境也會隨著游戲活動的開展不時出現,此時就需要教師抓住教育時機向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比如,在一次障礙跑活動開展過程中,我組織學生進行了“小兔過泥潭”的游戲活動,該游戲需要兩隊人員在奔跑的過程中越過輪胎、呼啦圈、木板等障礙順利達到終點,用時最少的一組為獲勝方。在比賽的過程中,為了替本組取得榮譽,小明在其他人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繞過一個輪胎,但是與其同時比賽的小亮卻發現了這一點,小亮向我匯報了這種情況。我先向小明詢問了情況,在肯定事實后對小明進行了批評。但是,小明覺得自己的面子受到了傷害,于是開始抱怨小亮。小亮覺得自己很委屈,不愿意繼續比賽。面對這種情況,我知道,小明在與其他同學交往的過程中遇到了挫折。倘若我對小明的這種情況置之不理,那么他在其他的活動參與過程中可能還會出現此種情況。于是,我將小明和小亮叫到一起,就小明為何會這樣進行交流。原來,小明想為集體爭得榮譽。此時,我如此進行挫折教育:每個人都想當冠軍,但是要憑自己的實力獲得冠軍,弄虛作假總是會使人感到不滿,而且冠軍也當得不光彩。游戲規則是為了公平才設定的,如果人人都不遵守規則,游戲就無法進行。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使小明從挫折情緒中重新站了起來,既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知道了參與游戲要遵守規則。
二、立足教學內容創設挫折情境,進行挫折教育
體育是一項極費體力的活動,一些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總是因為自身能力的限制而放棄參與,這樣的不戰而降的情況自然無法使學生在體育活動參與過程中獲得體質的發展,也使其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了放棄的習慣。基于此,我在體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立足教學所需,結合體育教學特點為學生創設極具競賽性的挫折情境,讓學生在情境體驗過程中受到集體榮譽的驅使,自主地參與其中,并在潛能的發揮下堅持參與。以平衡訓練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立足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其設計了不同高度的平衡木,引導各組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參與本次活動,最后通過計量本組學生走過平衡木的總體高度決定勝負。比如,膽子較大且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需要一級級地通過平衡木,而膽子較小且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則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要走哪一段平衡木。當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看到其他小組的成績遠遠高于本組的時候,其會自主地向更高的平衡木挑戰,這樣的挑戰其實就是戰勝了自我,接受了挫折教育。在學生挑戰的過程中,我則會發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運用語言方式,如“你能行”“你真棒”“堅持就是勝利”等為學生鼓舞打氣,使學生在減輕心理恐懼的情況下自主戰勝困難、挫折,促進其良好心理品質的發展。
三、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實現挫折教育
小學生有著極強的模仿能力,其喜歡模仿教師、同學等。立足其該特點,我在體育游戲活動開展過程中往往會發揮榜樣示范的作用。我會親自參與游戲項目,使學生在我的堅持下也能受到感染。比如,在一次接力跑活動開展過程中,我不小心摔倒了,磕破了膝蓋。在摔倒的一刻,我想到,如果我因為這一點小傷直接放棄,可能會給孩子們造成不良的影響。對此,我爬起來之后繼續進行本次活動,學生看到我這種行為之后紛紛為我加油打氣。在之后的一次運動會中,一名學生也不小心受傷了,但是他仍堅持比賽。在比賽之后,我看到他的傷口后對其進行了批評,認為他應該放棄比賽,到醫務室接受治療。該學生此時有些傷心地對我說:“以前老師摔倒了,還繼續爬起來參加活動,我為什么要因為傷痛放棄比賽呢?”該學生的話語使我受到了沖擊。此時,我明白了,教師的榜樣示范往往會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能夠使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自主樹立抗挫折意識,勇于接受挑戰。
除此之外,我還會在游戲活動參與過程中選擇學生榜樣,當其他學生遇到挫折不愿意堅持的時候,我則鼓勵其向榜樣學習,堅持下去。比如,在一次足球訓練活動開展過程中,因為長時間操練一個動作,一名學生覺得枯燥,不愿意繼續參與訓練。此時,我看到我們班一名總是默默無聞的學生,其一個人在角落里默默練習。我抓住該時機,引導該學生向那位默默無聞的學生學習。同時,鼓勵其與那名學生組隊,合作練習。在學生榜樣的示范下,學生不僅可以在競爭心理的驅使下繼續參與各項訓練活動,克服自身的惰性,還可以在與同學的積極互動過程中揚長補短,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能、能力等,促進其有效發展。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發揮該學科的教學特點,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如立足體育教學中的挫折情境,滲透挫折教育;立足教學內容創設挫折情境,進行挫折教育;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實現挫折教育等,使學生能夠在各項活動參與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獲得挫折教育,樹立自信心,在勇于接受挑戰的過程中,學生既獲得了有價值的體育知識、技能,又獲得了堅定的意志品質,為身心的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