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壽山石圓雕的造型藝術設計原則進行簡單分析,突出表現在整體性、觀賞性及主題性等方面。壽山石具有珍稀性特點,需要在珍稀原石的基礎上,根據其特點實施設計,在巧妙構思與精細化設計的方式下,呈現出其獨特魅力,彰顯壽山石的特色。
關鍵詞:壽山石圓雕;造型藝術;造型設計
壽山石源自于自然,石頭之間存在著色彩、性狀等方面的差異,各具特色。壽山石雕刻的過程,即為再創造的過程,需要結合其特點實施設計。壽山石圓雕的造影藝術,需要經過構思、設計,反復揣摩原石刻畫的方式,刻畫的藝術等等。正如俗話所言“一相抵九工”,壽山石圓雕造型藝術雕刻的難度較差,且需要耗費諸多心力,特別是圓雕技法工藝的處理難度較大,需要提升其雕刻與研究的重視程度。
1 壽山石圓雕造型藝術設計的原則分析
壽山石圓雕造型藝術設計期間,需要遵循整體性、觀賞性及主題性等原則,彰顯出原石的特點與造型的價值。
1.1 整體性原則
壽山石藝術品圓雕雕刻的過程中,需要從相石設計、雕刻修光等階段展開。各個環節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需要堅持整體性原則的理念[1]。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則會致使其造型受到影響,無法成為完美的作品。
壽山石雕刻創作的過程中,需要注重造型藝術的設計[2]。圓雕造型的設計,總體原則即為依石造型,結合作品的顏色、紋理以及性狀特點等實施合理布局,在保證各個階段設計重視程度的基礎上,實現壽山石圓雕藝術設計質量的提升。
1.2 觀賞性原則
壽山石圓雕造型藝術設計期間,需要注重結構的疏密程度,留出適當的空間,彰顯其觀賞性特點[3]。比如當前很多人在創造花鳥作品期間,會雕刻的比較“飽滿”,給人以“眼花繚亂”的感覺。在壽山石圓雕造型藝術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人們的審美特點進行分析,避免將作品雕刻的過于冗雜。以花籃雕刻為例,則不能將作品雕刻為裝滿水果、花卉的花籃,需要有所選取,避免其過于臃腫。
1.3 主題性原則
壽山石雕刻設計期間,并不是雕刻的東西越多越具有價值,而是需要具有一定的特色、主題,保持其獨特魅力,彰顯原始的價值[4]。一些作品中,原石是四方形的或者是三角形的,成品后的造型仍是原樣,未能夠通過藝術的虛實、疏密設計,使其特色彰顯出來。針對于上述問題,則需要實施針對性分析,避免盲目設計,使其主題喪失。
2 壽山石圓雕的造型藝術呈現方式
壽山石圓雕造型期間,可以通過巧妙構思,講究藝術效果;注重創造,釋放最佳光彩等方式,彰顯壽山石的特色。
2.1 巧妙構思,講究藝術效果
壽山石在全國名貴且多樣化的采石頭中,其價值最高、最為珍貴,品質較高,較為稀有,故而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巧妙構思、用心雕琢。壽山石圓雕造型設計需要保持藝術性的眼光,不能僅僅從“漂亮”、“比例合理”等角度去思考壽山石圓雕作品的好壞,需要保持欣賞性的眼光。
壽山石由于受到顏色、性狀以及材料等方面因素影響,在作品欣賞的過程中,需要從多樣性的視角進行分析,比如創造者的構思、雕刻的藝術以及材料的質量等等,觀察其是否存在內涵,是否隱藏著一定的寓意等等。在壽山石圓雕造型藝術呈現期間,需要明確其主題,以多樣性的手法進行設計,珍惜與合理利用壽山石。當前很多人為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商業價值等,存在著不當等行為,對壽山石部分或者一些不合理的部分未能夠及時予以設計,擔心作品縮水等。這種創造設計的方式,盡管能夠保持原石的整體性,但是會影響整體作品設計的藝術效果,收藏價值受到影響。
2.2 注重創造,釋放最佳光彩
壽山石圓雕造型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適當融入創造性元素,釋放其光彩。壽山石圓雕造型藝術呈現,需要加強原石的特點分析。用動物創造為例,需要基于各類動物的肌肉特點、骨骼特點等,呈現出動物的姿態、表情等。動物的神態與形狀,為作品設計的基礎,故而需要在適當創造的方式下,使其更加生動、形象。動物設計期間,還需要結合其生活習性進行分析,比如一些動物比較合群,一些動物不合群等等。針對于動物的肢體狀態,也需要結合實際適當隱藏或者呈現等。尤其是在雕刻飛禽的過程中,其翅膀的變化更需要注意。雕刻動物不能將動物身上的任何特點均融入到雕刻過程中,需要適當取舍、有所創造。
壽山石圓雕造型需要加強畫理的分析,合理處理作品中遠、近、虛、實等關系。在全面掌握壽山石圓雕造型技術的基礎上,還需要堅持整體性原則、觀賞性原則等,需要剔除的內容需要大膽予以剔除,大膽做出設計和創造。壽山石藝術價值的呈現,需要將其天然特點與藝術創造活動相互融合。在珍惜壽山石的基礎上,實現有效的設計。
圓雕比較接近于實物的主體,圓雕的過程中需要科學選擇“石材”,按照實物的比例、厚度等予以設計。圓雕比較注重“打坯”的設計,尤其是針對于大型的圓雕作品,更需要實施重點管理。在“打坯”的方式下,使其作品各個部分能夠按照合理的比例進行設計,達到“實物傳神”的目的。圓雕的設計需要注重各個部分和諧統一,各個角度的觀賞性價值。古代圓雕作品多以單件實物為主,如仙、豬等等,可以將其制作為小雕件、小雕件,作為扇墜、鏈墜等裝飾物。近代圓雕設計中,則以人物、山水等融合的方式展開設計,比如大型的“立體雕”等等。當代壽山石圓雕的設計,則可以將古代思想與現代思想相互融合,根據不同的原石差異性特點進行分析,注重前期設計與構思,避免浪費原石。
結束語
精美的壽山石獲取不易,需要珍惜原石的基礎上,科學予以設計,摒棄單一關注其市場價值的思想。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更好的呈現壽山石魅力,彰顯其藝術特色,對壽山石藝術的發展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奚邊.厚積薄發,用心刻石——記壽山石雕刻師林贊揚[J].東方收藏,2018(15):18-19.
[2]游舒.壽山石雕展陳設計的思路與實踐——以“開啟·非遺的美好生活展”為例[J].工業設計,2018(07):67-68.
[3]漆瀾.由“粗大明”到“文人氣”——當壽山石與印鈕藝術相遇[J].中國藝術,2018(01):80-83.
[4]陳仲得.壽山石雕的傳統工藝和現代雕刻藝術[J].大眾文藝,2014(19):78-79.
作者簡介:
王逸文(1988-),男,福建省福鼎市人,民族:漢 職稱:助理工藝美術師,學歷:在讀大專。研究方向:壽山石雕。
(作者單位:壽山石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