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紅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1。在意識形態斗爭日趨嚴峻的背景下,對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理想信念的教育可以提升大學生內在的政治覺悟,推動大學生黨性修養建設“知”和“行”的統一。
關鍵詞:大學生;共產主義信念;黨性修養建設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提出了加強黨性修養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須在嚴格的黨內生活中不斷加強。2而今國際國內環境紛繁復雜,大學生的黨性修養建設面臨著新的挑戰。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對于我們加強和促進大學生的黨性建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堅定大學生共產主義信念的必要性
1.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的內在要求
馬克思主義自她誕生之日起,就在不斷的實踐中被證明是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并且在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得到了豐富和發展,特別是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實踐中,產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又一個偉大理論成果。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當代大學生要切實做到“在馬學馬”、“在馬懂馬”、“在馬信馬”、“在馬用馬”,在接受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黨要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干部要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3當代大學生作為廣大青年中的先進知識分子,要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研究者、傳播者和踐行者。
2.助力中國夢的必然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11月參觀“復興之路”的展覽時,第一次提出了中國夢的概念。他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眻远ǖ墓伯a主義信念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動力之源。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為大學生提供了堅強的精神支柱和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才的需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信共產主義社會必將實現,就是要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實現中國夢助力。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理想信念的支撐,只有形成系統全面的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體系,才能為實現中國夢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奠定中國夢前進道路的理論基石。
3.意識形態斗爭的需要
新時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給廣大青年帶來了一系列便利服務,但也使廣大青年面臨著價值觀多元的思想碰撞。其中包括一些西方社會思潮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沖擊,如:西方自由主義思潮、拜金主義思想、享樂主義思想、功利主義思想以及消費主義思潮,也包括國內極端分裂分子利用網絡鼓吹民族獨立,分裂國家主權,宣揚宗教極端主義,教唆暴力恐怖活動。由此可見,明確意識形態斗爭的嚴峻性是我黨政治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對意識形態領域嚴峻的斗爭形勢,當代大學生必須保持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定力,充分認識到意識形態斗爭的本質,堅定理想信念、尤其要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二、黨性修養建設視角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問題
1.黨員發展重量不重質,入黨前期考察不夠嚴格
大學生黨員是黨員隊伍中的特色群體,是黨員隊伍結構中的新生力量,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也是加強黨性修養建設的重要力量。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員隊伍建設,對提高黨員質量等提出了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明確要求,這對于保證黨員質量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一些學生黨員雖然按照程序入黨,思想上并未入黨的情況。對大學生黨員隊伍的建設,要重視黨性修養,迫切需要基層黨組織在發展黨員的過程中,嚴格把關,守好每一道關卡,加強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理論灌輸和實踐指導,突出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作用。
2.缺乏黨員意識,入黨后放松理論學習
黨員意識是每一個黨員對自己黨員身份的角色定位、權利義務以及行為規范在思想意識中的集中反映。是黨員,就要加強黨性修養,尤其是要重視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學習,在實際生活中,有的黨員缺少黨性鍛煉,自從入黨后就放松了對黨章和科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沒有從內心深處認同“共產主義一定會實現”的觀點,不能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全黨理想信念年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因此,加強新形勢下大學生黨性修養和鍛煉,推進大學生黨員“三會一課”組織生活的有序開展,對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大學生三觀未穩,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干擾。
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是思想鮮活,獲得信息途徑多樣化的年輕群體。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推廣和全球化浪潮的來襲,大學生有機會接觸到更加多元的價值觀。其中也不乏包裹在“民主自由”外衣下的極端個人主義。受西方社會思潮和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一些大學生容易出現利己主義,功利主義思想;只注重個人價值,忽視社會價值;強調個人至上,輕視集體主義原則。這種情況的存在,致使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不強、組織記律淡薄、黨性修養逐漸削弱,不能正確認識牢固樹立共產主義信念的極端重要性,削弱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公信力和感召力,也就會弱化黨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
三、堅定大學生共產主義信念以促進大學生黨性修養建設的有效路徑
1.重視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已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1]實踐的發展表明,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共產主義的論述是完全正確的,是可以實現并正在實現的。馬克思恩格斯所著的經典著作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系列科學理論成果都是我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走向勝利的理論基礎。要增強大學生對共產主義信念的堅定信仰和對中國共產黨的堅決維護,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掌握為全面決勝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進而實現共產主義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列寧指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只有熟讀牢記馬克思主義著作的經典內容,我們才能補足“精神之鈣”,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自覺抵制各種不良思潮的影響;才能在實際生活中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保持大學生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促進大學生自覺生發內在的黨性修養,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2.加強社會實踐活動,促進知行統一
共產主義信念的灌輸和教育為培育黨員的黨性修養,做好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促進黨性修養建設,一方面,我們要在“知”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注重“行”的實施。習近平總書記說:“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1共產主義信念教育要注重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性學習和研究,在實踐中學習真理、感悟真理、運用真理。通過活動真切感受共產主義信念帶來內心的 充實和豐盈,做到內省體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認識到主流價值觀所要傳遞的信息,掌握某些技能。加強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是提高大學生黨性修養的實踐基礎,也是促進知行統一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2012-11-17
[2]習近平:在指導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2013-9-23
[3]習近平.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踐中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N].人民日報,2013-01-06(1)
[4]梁建新.《穿越意識形態終結的幻想——西方意識形態終結思潮評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87頁。
[5]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第278頁.
[6]《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