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園
摘 要:職業生涯規劃,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學生進行專業學習的直接目的。文章深入分析了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與專業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提出職業生涯規劃與專業發展深度融合的具體策略,以期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專業發展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我國教育環境的不斷改善,在國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和鼓勵下,我國高職院校成長迅速。但在高職教育取得喜人成績的同時,不斷增加的就業壓力成為高職院校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而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是解決這個難題的有效方法,不論是對高職學校,還是對高職學生而言都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對于學生的成長與未來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學生的個體成長上,有利于幫助學生認清楚社會的發展趨勢和就業形勢,對自己的職業發展進行準確定位,明確學生人生未來的奮斗目標。在學校的教育推進上,有利于促進學校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改革,推動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使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更加符合當前社會的需要。在社會的發展上,有利于提升人力資源的開發質量和效率,滿足社會對于高等人才和實用人才的需求,使高職院校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工作的需要,減少社會人力資源的浪費,有效解決社會就業問題,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
與普通高等教育側重于對學術型人才的培養相比,高職院校更加注重對于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側重于學生對于職業技能的實際應用。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在于幫助高職院校學生更加清晰明了地認識自我和社會,為學生樹立明確的未來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采取切實可行的各項措施,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勢,開發自己的潛在能力,從而克服學生在職業生涯發展中遇到的困惑和難處,不斷地調整和修正學生的前進方向,從而逐步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與抱負。
二、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
1.專業選擇與職業生涯規劃相脫節
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專業的選擇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甚至可能決定學生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的發展方向。當前,各行各業規劃越來越細致,高職院校教育也逐漸呈現出專業化的傾向,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前就應當對各專業有一個客觀、全面的了解,從而為專業選擇奠定良好的基礎。特別是通過對專業的就業前景的認知,有助于學生將自己的特長與專業進行聯系,從而明確未來的崗位要求。然而,由于我國對于專業與職業生涯規劃之間的聯系不夠重視,對于專業的相關情況介紹不多、不全,導致許多高職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往往存在著盲目現象。對自己的專業認識不足,對專業的發展歷史、人才培養定位、社會職業走向、從事職業應當具備的素質等,都缺乏足夠的了解,這是許多高職院校學生的普遍性問題。
2.2 專業學習與職業生涯規劃相脫節
在高職院校中,相當部分的學生學習能力、綜合素質不高,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學習熱情不高,一旦遇到困難很容易放棄甚至荒廢學業。許多學生是高考落榜后選擇就讀高職院校的,甚至因為調劑而來到高職院校的,對于專業缺乏足夠的了解和選擇,因此學習目的非常不明確,有的只是為了到學校拿一張畢業文憑而已,不注重學習的內容。有一些學生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不足,缺乏規劃的意識,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應該是畢業時才考慮的事,在專業學習時不考慮職業生涯規劃的問題,甚至覺得沒有必要進行職業規劃,抱著“混日子”的消極態度。從我國高職院校的師生資源和就業前景看,應當更加注重學生的實用性技術培養,理論教學只是專業的基礎課程,是為了讓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專業本質而設立,不應作為學生的主要學習內容。
2.3 職業生涯規劃不明確、不具體
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需要結合學生的氣質、性格、興趣、能力等各方面素質特點,對學生進行一個深入全面的分析,從而選擇最合適的職業發展方向。明確職業發展方向后,還需要結合自身的學業和工作預期,對自己的學習及職業路線進行初步擬定,并為實現目標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先天存在一定的劣勢,對于就業的信心本就不足,而對自己的了解不透、認識不夠,使得許多學生無法對自己進行職業生涯定位,不知道自己適合從事何種職業。特別是當前社會就業壓力十分巨大,就業競爭非常激烈,許多學生在畢業時很難從事涉及自己專業的職業,職業與專業不對口的情況比比皆是,使得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期間看低自己的專業,難以將專業發展與職業生涯規劃結合起來,往往是學習歸學習、工作歸工作。
從理論上講,職業生涯規劃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需要專門人員進行專業的輔導。然而,高職院校對此項工作重視不夠,沒有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該項任務。有的院校只是由班級輔導員對學生進行就業的簡要指導,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與專業聯系不緊密,容易呈現兩極分化的情況:一是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過于理論化和專業化,過多地強調專業的職業發展設想和未來前景,而沒有考慮到當前就業的實際形勢,導致學生對于專業產生過高的期待,在就業選擇時容易陷入誤區。二是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缺乏理論性和專業性,過多地強調當前就業的實際需要,甚至將專業素養和專業道德讓步于職業的競爭需要,使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時與專業相脫節,甚至為了就業求職而忽視專業的學習,從而影響了學生的長遠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論學科教師的職業規劃教育作用[J].董志民.職業時空.2007(12)
[2]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探析[J].周祥龍.教育與職業.2007(15)
[3]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考[J].蔣嶸濤.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