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芳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產后便秘的原因及臨床護理干預對產后便秘的改善作用。方法:選取我院產科收治的患有便秘的產婦共計69例,隨機分為觀察組34例與對照組3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期間便秘改善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34例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后,總有效率94.1%,護理滿意度98.5%;對照組35例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后,總有效率77.1%,護理滿意度83.7%。結論:產后便秘患者采用護理干預能明顯改善便秘癥狀,且能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產后便秘;原因;護理干預
產后便秘是產后常見并發癥,系指產婦生產后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排便時間延長、大便結硬,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危害產婦身心健康及影響哺乳[1]。本次研究主要對產后便秘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針對性的進行護理干預,改善便秘癥狀,提高護理質量,現總結報道如下。
1 研究方法
1.1病例選擇 選擇我院產科收治的患有便秘的產婦共計69例,隨機分為觀察組34例與對照組35例,全部病例來自我院產科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住院的產婦,按隨機數表法將入選病例分為觀察組34例及對照組35例,采集一般信息,其中觀察組年齡20~37歲,平均(26.1±3.9)歲,住院時間為5~9天,平均(6.4±1.5)天;對照組年齡21~36歲,平均(25.6±4.1)歲,住院時間為5.5~10天,平均(6.1±1.8)天。兩組患者在年齡、住院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入選標準 符合產后便秘的診斷標準;年齡18~45歲;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不能堅持進行護理的患者;精神及心理障礙患者。中止試驗標準:受試者在護理過程出現不良反應者;受試者在護理過程出現病情加重、惡化,應中止試驗[2]。
1.3便秘原因
1.3.1盆底及腹壁肌肉松弛 產婦分娩及臥床導致盆底、腹壁肌肉松弛,肌群緊張度下降,結腸下傳功能減低,糞便過度滯留引發便秘。
1.3.2胃腸蠕動減低 產后激素水平發生變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3],胃酸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低,胃內容物長時間停留腸道,水分過度吸收引起便秘。
1.3.3緊張焦慮及情緒不良 生產前后產婦心理壓力過大,緊張焦慮情緒蔓延,剖宮產手術切口疼痛,出現心理及生理的應激反應,同樣不能規律排便而引發便秘。
1.3.4飲食及環境改變 一些產婦攝入膳食纖維、蔬菜水果嚴重不足,致使胃腸如東不足,導致便秘。
2 研究過程
2.1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內容包括運動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作息護理。
2.1.1運動護理 產婦在產后臥床期間,應勤翻身,以增加胃腸蠕動;指導、鼓勵產婦多做腹式呼吸,病有規律、有節奏的放松收縮肛門及會陰,從而調節腹壁肌、盆底肌肉功能。經陰分娩產婦,宜于產后4~12小時起床輕微活動,會陰有切口或剖宮產者,可推遲至第2~3天起床活動,拆線后切口不疼再活動。
2.1.2飲食護理 一般而言,產后8小時內要求禁食,8小時后,進食少量流食。初次排氣及腸鳴音后允許進食半流質食物。此外應鼓勵產婦多飲暖水,多服食含膳食纖維的粗糧以及水果蔬菜等,應忌服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
2.1.3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需貫穿整個生產前后,多數產婦均系初產婦,無相關經驗,加之生產前后巨大的生理改變,產婦有時難以承受,造成心理落差,焦慮、恐懼等情緒改變,護理人員需更耐心細致的給予心理疏導,講解生產有關知識,使患者恢復平靜[4]。
2.1.4作息護理 需鼓勵產婦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杜絕熬夜、玩手機等不良習慣,養成每天早上排便的好習慣,建立良好的條件反射。
2.2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 便秘改善情況療效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的規定。治愈:大便完全正常;好轉:大便基本通暢;無效:便秘無改善。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
3研究結果
觀察組34例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后,總有效率94.1%,護理滿意度98.5%;對照組35例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后,總有效率77.1%,護理滿意度83.7%。經X2檢驗,兩組總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4討論
產后便秘是產科常見病癥,護理不當有可能引起更大的健康問題,需要護理工作者給予重視。結合理論,產后便秘多由盆底及腹壁肌肉松弛、胃腸蠕動減低、緊張焦慮及情緒不良、飲食搭配不合理有關[6]。對產后便秘的患者采取護理干預,給予運動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以及作息護理,可有效改善便秘癥狀。
本次研究,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護理干預措施,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便秘癥狀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產后便秘采取護理干預后,總有效率94.1%,護理滿意度98.5%,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臨床證實,產后便秘患者采用護理干預能明顯改善便秘癥狀,且能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護理進一步推廣提高。
參考文獻:
[1]呂金洋,賀平.功能性便秘的中醫藥治療進展[J].湖南中醫雜志,2016,32(4):177-179.
[2]范怡.便秘的治療與護理[J].護理研究,2004,18(7):114-115.
[3]郭永紅. 中西醫結合治療產后便秘的療效觀察及中醫循證護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17):112-114.
[4]王起華,陳銘,黃瑾妮,等.產婦便秘相關因素及其控制措施的進展[J].中外醫療,2011,30(26):85-86.
[5]劉妮霞.妊娠便秘的處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25):32.
[6]韓玉萍,梁立東,楊學敏,等.產后便秘康復護理的效果觀察[J].寧夏醫學雜志,2013,35(7):667-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