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曉燕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是對臨床護理路徑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護理過程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某院在2017年8月份至2018年5月份治療的88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將88名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我們給予對照組43名患者使用傳統護理模式,實驗組45名患者使用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最后再對他們的住院時間,費用和健康知識掌握度進行分析。結果: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的短于對照組,住院期間花費的治療費用也少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度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在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進行治療時,給予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模式,不僅可以明顯縮短患者治療時間,減少住院花費的費用,還能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度。因此,利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進行護理的方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臨床護理路徑;效果觀察
一般來說,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診斷主要是依靠患者的詳細病史,也就是突發性、反復性、短暫性等癥狀特點,以及結合必要的醫學輔助檢查進行診斷,除此之外,在診斷前必須要排除患者患有其他腦血管病的情況。34~65歲之間是發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癥狀的主要年齡段,65歲以上占全部患者的25.3%,而且男性多于女性。該疾病的發病十分突然,毫無征兆,多數是在患者進行體位改變、活動過度、頸部突然轉動或屈伸等情況下發病。患上該病后五年內腦梗死的發生率高達24.29%,為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短暫性腦缺血疾病的治療效果,我們需要根據該疾病的特點與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個具有規范性,程序性,時間性等特點的護理計劃。本文主要對某醫院88名患者進行短暫性腦缺血疾病治療的患者使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方法進行護理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分析,其護理效果十分明顯。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某院2017年8月份到2018年5月份神經內科收治的88名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將以上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45人)和對照組(43人),所有研究對象都滿足《短暫性腦缺血疾病發作臨床診斷指南》中關于該疾病的診斷標準。88名患者中,有47名男性患者,41名女性患者,他們的年齡范圍在50歲到82歲之間。有34名患者屬于椎基底動脈綜合征,54名患者屬于頸動脈綜合征。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無統計學意義,但有一定的對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過程中,我們除了給予整體護理作為基礎之外,給予對照組傳統護理模式的護理,以及給予實驗組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模式。臨床護理路徑需要嚴格地對患者進行具體且不間斷的護理操作,其具體情況如下:①住院第一天:對患者進行有關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疾病的健康知識介紹;觀察患者的神經狀態;對患者的病史進行了解;對患者進行各項光學影像檢查和實驗室檢查。②住院第二天:協助患者進行各項輔助檢查;對各種藥物的作用進行詳細講解。③住院第三天:密切關注患者的用藥情況;對患者的治療信息進行記錄,并及時報告給醫生;指導患者進行健康飲食。④住院四到六天:對患者的檢查結果和神經功能狀態進行綜合評估;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⑤住院五到七天:對患者和患者家屬進行住院后的注意事項、健康知識等內容的講解和指導;告知患者和家屬復診的時間和地點。
1.3觀察指標:對患者使用不同護理模式進行護理之后,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住院期間支出的費用,患者對于該疾病相關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等指標。其中健康知識掌握程度的評定是對患者進行醫院自制題目的考核,滿分為100分,80分以上為優秀,61分到80分為優良,60分及以下為差。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調查是通過問卷調查形式對患者進行態度和意見的收集。
1.4統計學分析:研究得到的數據都是通過SPSS軟件進行分析,所有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對比: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住院時所支出的治療費用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其具體情況如表一所示。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和護理滿意度對比:在實驗組45名研究對象中,有30名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度為優秀。12名患者的掌握度為優良,3名患者的掌握度為差,最終健康知識掌握度優良率為93.3%。在對照組43名研究對象中有17名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度為優秀,12名患者得掌握度為優良,14名患者的掌握度為差,最終健康知識掌握優良率為67.4%。由此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實驗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度明顯高于對照組。通過對兩組患者滿意度的收集,發現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
3.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新型護理理念,該模式的護理工作摒棄傳統盲目執行醫囑或等醫生指示后才對患者進行治療護理的方式,它是一種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工作。從文中描述我們可以看出,臨床護理路徑相對于傳統護理,不僅能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治療費用,還能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度,病人在了解護理健康知識的提前下,會主動參與護理過程,最終達到最佳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圓圓,梅曉,張艷杰,等.臨床護理路徑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2).
[2]張娟娟,孫建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8).
[3]侯香梅.臨床護理路徑運用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護理中的效果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