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豹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臨床特點,旨在為今后臨床中治療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方法:本研究選擇2016年4月-2018年4月前來我院接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治療的120名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兩個研究小組分為治療1組和治療2組,每組患者人數為30人。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病癥進行相關治療及治療手段,兩組患者分別進行治療,對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的癥狀進行統計分析,患者分別出現以下癥狀:1、心慌不安(心悸)2、呼吸困難3、心絞痛4、心肌梗死5、陳舊性心肌梗死6、電軸左偏7、缺血性ST-T異常8、束支傳導阻滯,經過對比分析后發現研究1組患者治療效果顯著優于研究2組,進行對比分析后發現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根據患者的治療情況及ECG(心電圖)、X射線檢查結果發現,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發病原因較為復雜,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檢查結果及臨床癥狀進行對癥治療,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從而為今后該疾病的治療提供科學的治療方案。
關鍵詞: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冠心病;臨床特點;治療效果
據不完全統計發現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屬于臨床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較高的疾病,究其發病原因是由于肺組織結構功能異常造成右心室擴張,同時伴隨著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心力衰竭[1]。在臨床中冠心病屬于心血管內科類疾病,發病原因是由于患者冠狀動脈粥樣化引起,同時患者的臨床癥狀為疼痛、胸悶、呼吸困難短促。臨床中兩種疾病均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且患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2]。臨床治療中因為此類疾病發病原因較為復雜,在診斷過程中極易出現漏診、誤診,有時因患者及其家屬對病情及病癥不了解治療不及時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3],因此本研究探討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臨床特點,旨在為今后臨床中治療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具體研究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患者基本資料
本研究選擇2016年4月-2018年4月前來我院接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治療的120名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兩個研究小組分為治療1組和治療2組,每組患者人數為60人,其中男性患者58人,女性患者62人,患者年齡在45-58歲,平均年齡在(55.25±1.65)歲,進行本研究前患者經過先關檢查均符合本研究要求,且無其他并發癥,患者及其家屬均資源參與本研究并積極配合治療。對兩組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對比后發現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具體治療方式如下:(1)研究1組:本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抗感染、氧氣的吸取、降低患者血糖、降低患者血壓等方式進行治療,與此同時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病癥選擇相對應的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體內酸堿平衡及水電解質紊亂狀況,如若出現該病癥應及時采取相對應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可采取強心、利尿等藥物進行。(2)研究2組:本組患者在研究1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加入具有擴血管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抗血栓形成的硝酸酯類藥物進行口服治療,并進行藥物杜丁胺、甲磺酸酚胺唑啉進行靜脈滴注。對兩組患者的相關癥狀進行對比分析其中包括:1、心慌不安(心悸)2、呼吸困難3、心絞痛4、心肌梗死5、陳舊性心肌梗死6、電軸左偏7、缺血性ST-T異常8、束支傳導阻滯。
(三)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患者的相關情況進行檢驗,其中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不同檢測方法之間的相關對比用t和x2進行檢驗,檢驗中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評價標準。
二、結果
(一)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對比分析
對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心慌不安(心悸)、呼吸困難、心絞痛、心肌梗死癥狀進行對比分析,對比后發現治療2組患者出現狀況顯著低于治療1組患者,具體數據如下:
(二)兩組患者相關檢查結果對比分析
對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相關檢查結果中出現的陳舊性心肌梗死、電軸左偏、缺血性ST-T異常、束支傳導阻滯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后發現治療2組患者檢查結果顯著優于治療1組患者,具體數據如下:
三、結論
據不完全統計發現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屬于臨床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較高的疾病,究其發病原因是由于肺組織結構功能異常造成右心室擴張,同時伴隨著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心力衰竭。在臨床中冠心病屬于心血管內科類疾病,發病原因是由于患者冠狀動脈粥樣化引起,同時患者的臨床癥狀為疼痛、胸悶、呼吸困難短促。臨床中兩種疾病均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且患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臨床治療中因為此類疾病發病原因較為復雜,在診斷過程中極易出現漏診、誤診,有時因患者及其家屬對病情及病癥不了解治療不及時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根據患者的治療情況及ECG(心電圖)、X射線檢查結果發現,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發病原因較為復雜,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檢查結果及臨床癥狀進行對癥治療,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從而為今后該疾病的治療提供科學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甘井山,劉秀書,李歐.臨床藥師干預用藥依從性在心肌梗死二級預防中的作用[J].天津中醫藥,2016,33(11):654-657.
[2]李艷,陳靜,楊克虎.心肌梗死二級預防非藥物措施患者指南的研制思路[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6,16(5):617-620.
[3]王進,李德強,霍穎浩.臨床藥師干預對急性腦梗死介入術后患者用藥依從性及療效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7,33(10):93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