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菊蕾 趙曉靜
摘 要: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會計治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會計治理水平的好壞,會對企業的良性發展、經營狀況造成直接影響。針對新時代企業會計治理的現狀,從不同方面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企業財務;會計治理;存在的問題;應對策略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在我國的不斷深化,各類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企業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其重要性可見一斑。而會計治理是企業生產經營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其作為企業堅實的后備力量,是確保企業未來可以良性發展的必要條件。所以,企業會計治理制度就一定要從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出發,但是這一環節仍不可避免或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企業會計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存在問題
從現在我國各類企業的內部管理結構來看,不論企業的規模如何,企業的內部結構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問題,內部機構不健全。因此導致,我國大部分企業的財政大權都掌握在企業法人或其相關親人的手里,專業的會計治理人員僅有記賬權,卻沒有干涉權及主導權,造成企業內部會計治理制度存在問題,公司的財務完全由掌權人一人支配,這種情況會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
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很多企業內部的股東大會都是形式主義,時常一年甚至更久才會召開一次,企業中的各項決策還是由老板一人說了算,真正的財政大權還是掌握在企業的實際掌權人一人手里。實際上企業賬戶中的財產就如同實際控制人的私人財產一般,這種企業會計治理的問題,會造成其出現融資困難的現象,融資機構會對這類企業遞交的申請就更加嚴格的進行審查,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融資成功的幾率,增加融資的難度,嚴重影響企業的良性發展[1]。
(二)缺乏法律規范觀念
近幾年,我國大部分企業所采用的管理模式,通常是經營權和所有權都掌握在老板一人手里,掌權人即是企業的投資人又是企業的經營者,沒有意識到分權管理的理念的重要性,管理者缺乏法律制度觀念,對于會計治理制度的強制性和嚴肅性概念不清。企業管理者直接參與到會計治理工作中,沒有賦予專業會計人員相應的財務監督權,大部分企業財務部門會計專員從自身利益出的發,對于企業實際的生產經營情況沒有如實反映在賬面上,而是淪為當權者中飽私囊、掩蓋事實真相的“合法工具”,這就會導致企業的會計治理工作沒有秩序,財務工作不嚴謹;賬面混亂失真,對賬目動手腳,致使虛賬假賬泛濫,會計信息虛假,致使企業會計工作缺乏法律依據、沒有章法、弄虛作假、違法操作,呈現出虛假的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三)缺乏明確的會計治理目標
明確的會計治理目標包括: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利潤最大化、股東利益最大化、價值最大化等。根據新時代背景下的會計治理理念,企業會計治理的終極目標就是實現價值的最大化。在會計治理期間,企業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財務利益的這一把杠桿要如何正確運用,當息稅前利潤和每股凈利潤的變化相等的情況時,企業是不存在相應的財務杠桿利益的;當息稅前利潤比每股凈利潤高的情況下,企業存在盈利的情況下,其表現為正的財務杠桿利益;當息稅前利潤比每股凈利潤低的情況下,股東每股的利潤降低,企業表現負的財務杠桿利益。企業如何有效的利用正的財務杠桿利益,抵消負的財務杠桿利益,就是會計治理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途徑[2]。
二、企業會計治理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建立健全的企業內部會計治理的管理制度
會計治理理念決定著其治理水平的高低,現在市場中的企業,所有權限都集中在掌權者一人手中,對于專業的會計人員開展相關工作有非常大的限制。更有效的實現會計治理結構就一定要從更新企業的管理模式開始,盡量不要讓管理權和投資者完全捆綁在一起,投資者是企業的所有者,就應該相應的對其管理權進行淡化,企業應該聘請專業的人員來進行相關部門的管理,投資者不應該將管理權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應該將自身定位在監督者的位置上,對企業各部門管理者的工作進行監督,并且要切實落實股東大會,凡是企業要進行重大項目的開展,就一定要召開股東大會來商議決策[3]。管理制度的創新還需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會計治理政策,明確會計治理準則,對相關人員的具體工作進行合理規劃安排,真正實現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規范會計核算方式
首先要從會計基礎工作著手對會計核算的方式進行規范,嚴格按照會計法的規定,對會計工作的每個環節都要嚴格要求,確保企業賬面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在企業中會計人員的基礎工作就是要確保核算工作的準確、及時、真實。另外,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加強會計監督職能:①會計管理者應該對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情況進行監督,從資金管理、成本管理及過程管理幾個方面出發,增加企業的收益。②會計人員的監督職能還體現在,應該對企業的經營績效、財務狀況、現金流量等方面進行監督。③會計專職人員要加強對企業的效益分配進行監督,將會計監督與核算的職能充分的發揮出來。
(三)明確會計治理目標
明確會計治理目標是企業整個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從推動企業發展和改革企業管理制度的方面來說,一定要以建立健全的企業會計治理目標為基礎。而科學合理的制定會計治理目標,會直接對企業生產經營的發展和運行產生直接影響。在我國的市場經濟中,有絕大部分的企業就是因為會計治理制度的不健全,而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4]。國際上很多大企業在生產經營上的起起落落主要就是因為會計治理目標不明確,從各種實例中我們可以吸取豐富的經驗,企業要不斷強化自身的會計治理目標,對企業內部的會計管理體制進行完善,為企業日后的良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日益深入,我國企業的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因此,企業一定要對自身的會計治理工作進行強化,不斷完善會計管理制度,規范會計監督職能,明確會計管理的目標,從這些方面入手,有效推動企業的發展和改革。
參考文獻
[1]陳玲.現代企業財務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6(8):202-202.
[2]劉光輝.中小企業會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11):25-25.
[3]祝延松.公司財務治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中國商論,2016(34):116-117.
[4]蔡莉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分析[J].時代金融,2015(20):249-250.
(作者單位:山東黃河工程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