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萬
新課程改革提倡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融合,推動信息教育水平的提升。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將大數據理念和技術有效融入進去,可以幫助教師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有助于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下面,我將對此展開一番深入的探討,以供參考。
大數據是指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使用常規的軟件或者工具對數據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提升數據管理和策略的有效性。大數據的發展給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也帶來了很大的改變,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的相關原則和技術進行更有效的教學,系統地掌握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從而全面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缺乏對學生主體性的認識。雖然大多數初中數學教師都認同“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教學觀念,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經常會忽視這一點,在課堂上自講自演,與學生之間沒有互動,導致了課堂教學的低效甚至無效。
學生的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沒有有效銜接。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的線上學習開始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重視,然而這種機制還未成熟,學生的線上學習缺少與課堂教學相應的銜接機制,導致學生在課上經常接受重復性的內容,降低了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對學生的個性化教學難以展開。為了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我們有必要針對學生展開個性化教學,然而由于條件的限制,教師很難全面了解學生的種種需求和特質,而初中生的個性已經基本形成,有了自己的風格和習慣,在教師無法全面滿足學生個性的情況下,課堂教學質量將會大打折扣。
二、大數據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借用大數據開發學生的智慧潛能
開發學生的智慧潛能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大數據技術集統計、分析、計算和整理于一體,對于激發初中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起到重要的幫助。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運用大數據處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呈現出的相關數據,開發學生的智慧潛能。比如,在“有理數”的學習過程中,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真實感,我借助于本省某年份的中學期末聯考成績展開教學,并且向學生展示了不同學校人數的統計數據。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利用這些數據計算出各個學校的平均成績,之后再問學生:“如果將80分作為既定的成績,那么在這些平均成績中有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的?有效成績和無效成績的區別是什么呢?”大部分學生對這個問題顯得茫然無措,慢慢地,有一些學生開始舉手回答,在我對他們的回答表示肯定之后,課堂上的氛圍活躍了起來,學生爭先恐后地開始表達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再結合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教學轉移到有理數上,學生這個時候已經可以自行總結出有理數的定義了,智慧潛能得以開發和發展。
(二)使用大數據探索數學學習的新途徑
高科技深入了我們的生活,使利用新型的信息技術來“走學習捷徑”成為可能。在現代化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一味要求學生刻苦學習、努力鉆研,應當結合時代的特色幫助學生掌握更加有效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大數據的運用,讓學生掌握簡約法則、宏觀法則和智慧法則等大數據黃金法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引導學生在大數據中進行快速學習。比如,在學習“相交線與平行線”這一節內容時,學生需要接觸很多的概念,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概念,我讓學生運用掌握的大數據黃金法律,針對這些概念的屬性,讓學生將所要掌握的內容進行簡化處理,如有的學生三角形學習得比較好,就可以將其與三角形聯系在一起,對這些新的知識進行科學加工,形成直觀性較強、學生更為熟悉的圖形或者簡單的文字。如此,就能幫助學生將原本復雜深奧的知識變得簡單易處理,以便更輕松地掌握。
(三)通過大數據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大數據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對于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很大的幫助。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利用大數據建立信息資源庫,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遇到的數學問題,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比如,在學習“數據的收集與整理”過程中,我將人類用水作為學生的學習資料,借助于大數據數據處理的功能,讓學生研究人類每年、每月和每日的用水情況,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研究。學生通過運用大數據處理,得出了“人類用水緊張”這一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觀察到了具體化、明了化的數據,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并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知識使用能力。
(四)利用大數據實現因材施教
大數據時代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教師可以更好地整理學生的學習信息,實現因材施教。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收集學生出錯比較高的問題,給每個學生都建立錯題庫,然后利用大數據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從而幫助教師進行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教學輔導,促進因材施教的展開。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計算機數據處理技術對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進行跟蹤調查,不但要記錄學生的錯題情況,還可以將學生的進步情況,甚至將不同階段對待數學的學習態度、在數學某一階段的學習情況都記錄下來,方便教師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估,讓學生真正地認識到自身學習中的缺陷,便于學生改正。總之,教師要善于利用大數據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利用科學的方式對學生的數據進行處理,堅持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科學、個性化的引導,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
本文首先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了敘述,接著探討了大數據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運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展開教學,利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優勢,提煉出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引導學生更為深入地學習數學知識,促進學生良好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滿足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需求。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