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容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們對學校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灌輸式的課堂知識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探究性、體驗性已經成為現階段高效課堂的基本屬性。而語文學科是初中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基礎科目,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因此,組織文本探究活動,提升初中生的閱讀課堂體驗是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都不能推卸的責任。那么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該如何組織文本探究活動,提升學生的閱讀體驗呢?下面我將結合教學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該問題進行具體闡述。
一、創設情境,激活情感
人是情感的動物,人的行為是在情感的驅動下進行的。因此,要想組織文本探究活動,提升初中生的語文閱讀體驗,就不能忽視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情感的觸發,而情境教學法就是激活學生情感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妨以創設情境的方式激活學生情感,進而讓學生在情感的驅動下自覺進行文本探究活動。例如:在《秋天的懷念》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以情境創設的方式激活學生的課堂情感。在課堂的開始,我先利用對媒體電子教學設備展示了油畫《母親》,然后問學生們:“同學們,這幅畫為什么叫母親呀?在你們的印象中,母親是什么樣的呢?”接著,學生們以自由發言的方式回憶了自己與母親之間的故事,形成了對“母親”的獨特情感。隨后,我繼續引導:“《秋天的懷念》也是一篇寫‘母親’的文章,下面我們就一起看一下這里的‘母親’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吧!”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圖畫教學與問題引導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生活化的知識教學情境,喚醒了學生沉睡的生活經驗與情感,進而讓“母親”一詞在學生眼中鮮活了起來,引起了學生們對母親形象的好奇,促進了學生對文本《秋天的懷念》的自主化探究。
二、小組合作,文本探究
合作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以合作的方式展開知識研究活動,既可以給學生們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探究情境,促進學生觀點經驗的暢快表達和自身學習潛力的充分挖掘;也可以促進學生之間思維的互動與摩擦,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和創新思維,提升文本探究深度,提高閱讀課堂教學質量。因此,要想構建探究性、體驗性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我們不妨以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推動文本探究活動的順利進行。例如:在《阿長與<山海經>》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促進文本探究活動的順利進行。首先,我將學生們分成了人數適宜的語文閱讀小組。然后,我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對如下問題進行探究:(1)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怎樣的“長媽媽”形象?(2)在文中,作者對長媽媽的態度是否一致?是什么致使作者態度發生轉變呢?接著,學生們在課堂探究中得到了上述問題的答案,培養了良好的閱讀思考習慣。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營造了合作化的知識探究環境,強化了學生的閱讀課堂參與,促進了體驗式語文閱讀課堂構建目標的實現。
三、組織活動,強化參與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獲取知識經驗最直接的辦法,也是最能吸引學生興趣的課堂探究方式。因此,要想構建探究式、體驗式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就要組織語文閱讀活動,增加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中的實踐機會。
例如: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曾為學生們組織了一次名為“陋室是否陋”的主題探究活動。首先,我讓學生以自由結組的方式組成了文本探究小隊,然后讓他們以隊為單位搜集相關資料,思考如下問題:(1)陋室是否真的陋?(2)物質富足和精神富足哪個更重要?隨后,我讓學生們以團隊展示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對自己觀點的豐富和對他人觀點的傾聽過程中深化了對《陋室銘》一課文主旨的理解。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組織活動的方式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開放性的知識探究情境,進而讓學生們可以在寬廣的知識海洋中廣泛地閱讀資料,汲取所學知識,鍛煉了學生的信息檢索與分析能力,豐富了學生的閱讀課堂體驗。
四、課堂留白,馳騁思維
留白本是中國古典繪畫術語,隨后被推廣到了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以留白的手法展開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活動能夠給學生留下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促進學生思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馳騁、學生情感在知識探究過程中的激蕩,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推動體驗式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構建。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妨以課堂留白、馳騁學生思維的方式促進體驗式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構建。例如:在《春》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呢?春天都有哪些值得描寫的景色呢?”“百花盛開,萬物復蘇。”“春雨貴如油。”“春風送暖入屠蘇。”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說道。接著,我又問:“那你們知道朱自清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嗎?他都用哪些詞形容春天呢?這些詞語是否恰當呢?”隨后,學生們在我的引導下就上述問題展開了論述,最終在觀點的闡述中完成了文本閱讀和分析任務,深化了對文本內容的認知。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問題引導的教學方式設置了大量的課堂知識留白,提升了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體驗性。
五、要點分析,以點見面
內容要點是文章論述的圍繞點,也是對作者行文思路的概括總結,以要點分析的方式展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與把握,還能發展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提升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妨以要點分析、以點見面的方式提升語文閱讀課堂的探究性。如:在《濟南的冬天》一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問學生們:“作者說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那作者為什么這么說?又是從哪些方面來寫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呢?你們可以以圖畫的形式表示出來嗎?”接著,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繪制了本課思維導圖,在要點總結和要點間聯系的分析中掌握了文章的行文脈絡,發展了學生的整體閱讀意識,深化了學生的課堂閱讀體驗。
總之,組織文本探究活動是提升初中語文閱讀課堂體驗性的有效方法。要想提升初中生的閱讀課堂體驗,就要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優化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強化學生的語文閱讀課堂參與。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