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芮
摘要:柔道這項體育運動需要耗費較大的能量,同時運動強度也非常大。對于運動員身體的負擔非常重,所以說相應的恢復訓練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運動員在參與柔道訓練的過程中,其生理和心理會有一定程度的變化,運動員機體功能很有可能出現暫時性下降的問題,必要的休息和調整對于柔道運動員運動能力的恢復有著一定的作用。本文首先對柔道運動中的恢復訓練重要性進行分析,然后就如何有效地展開恢復訓練提出對策,以期為柔道運動員更好地進行訓練,以及提升運動能力,提供理論上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柔道運動;恢復訓練;重要性;訓練方法
柔道訓練是一類徒手雙人對抗性體育運動,運動員在實際比賽和訓練中很容易出現運動損傷,同時這項體育運動會給運動員帶來較大的對抗疲勞,以及很強的運動負荷,因此相應的恢復訓練十分必要。柔道運動的恢復訓練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這就需要教練員充分考慮運動員自身狀況,有針對性地展開恢復訓練,使得運動員疲勞感緩解,運能能力得到恢復。恢復訓練作為一種規范性、經常性的訓練方式應當和其它訓練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更好的恢復以及訓練效果。
一、柔道恢復訓練的重要性
傳統的柔道訓練對于技能訓練以及戰術訓練有著極高的關注度,恢復訓練反而不受重視。運動員在日常訓練結束以后,基本上都是通過機體自身恢復機能,來緩解疲勞,教練員和運動員都沒有認識到恢復訓練的重要性。運動員長期承受巨大的運動負荷和身心壓力,再加上運動訓練過程中的傷痛增加,疲勞感加劇,一定程度上,會對運動員運動技能的提升產生負面影響,甚至會對柔道運動員自身機能產生不良影響。教練員必須認識到恢復訓練對于柔道訓練的重要性,對恢復和運動負荷兩者的關系,要有清楚的把握和了解。
在實際訓練或者比賽之后,運動員機體將長時間處于緊張的狀態下,同時因為柔道這一競技運動的特殊性,會給運動員的機體帶來很大的能量消耗,疲勞感也會因此加劇,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恢復訓練,長此以往遠動員機體及機能會出現衰退。從運動超量恢復原理角度來看,在柔道訓練完成以后,教練員應當深入了解運動員的實際身體機能狀態,然后進行必要的恢復訓練,促使運動員的身體機能逐步得到恢復。
二、柔道運動恢復訓練有效方法
(一)機能恢復訓練
在運動訓練過程中或者比賽、訓練結束以后,都需要進行必要的恢復訓練。教練員應當將恢復訓練滲透到日常訓練的每個環節。在進行恢復訓練時,教練員應當考慮柔道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運動負荷能力以及柔道訓練目標等等,對恢復訓練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所以,專業的恢復訓練,是提升運動員身體素質和柔道能力的關鍵。比如說,運動員的力量訓練通常為每組十到二十個,運動員在進行柔道專業力量訓練以后,需要十到三十秒的休息時間,通常的恢復訓練基本上都是原地放松跳、慢跑或者是徒手操這些方法,這些方法對于短時間內,運動員身體機能的恢復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實際訓練中,如果柔道訓練負荷強度較大,就需要對恢復訓練的時間進行延長。同時,教練員在組織柔道運動員實際訓練時,可以將一些輕松愉快的韻律操加入到訓練中,另外也可以為運動員們播放一些具有明顯旋律或節奏感強的音樂,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得運動員的疲勞感得到緩解。訓練結束以后,教練員可以組織運動員相互之間進行散打等一些活動,營造一種良好的身體與精神放松的環境。
(二)以醫療防護做好創傷恢復
柔道運動有很強的對抗性,運動員在訓練或者比賽過程中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創傷恢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運動創傷最好的恢復方式就是進行醫學治療。第一,可以采用溫水洗浴方法來促進運動員的血液循環,溫水洗浴能夠讓運動員緊張的肌肉得到放松,進而使得身體疲勞得到緩解,溫水洗浴對于柔道運動員的神經系統以及心臟系統都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第二,就是使用治療儀。柔道這種運動項目,時常會有碰撞傷,這就可以利用超聲波治療儀,來治療肢體軟組織損傷及表層炎癥,促進細胞運動再生,例如肌腱炎、肌膜炎,也可利用超短波、短波、沖擊波儀器治療深層的損傷,如膝蓋卡壓傷、腰傷、肩關節損傷等。同樣,根據情況的不同,還可使用磁療儀于48-72小時內冷敷,收縮血管,減少疼痛,止血防腫,72小時之后進行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血腫消除。儀器對于運動員肌肉疲勞的消除有明顯作用,尤其是對關節炎、肌肉組織腫脹或者挫傷、扭傷等身體創傷,治療效果突出。第三,可以運用按摩方法來促進運動員血液循環,這對于運動員在大負荷的運動訓練后的乳酸堆積排除有著很好的效果,還能夠進一步使得運動員機體代謝速度加快,對于運動員肌肉緊張的緩解比較有效。第四,可以巧妙貼扎肌貼,幫助運動員肌肉恢復,預防進一步損傷。
(三)做好訓練后恢復
教練員在運動員日常訓練結束以后,應當指導運動員通過合理飲食來促進恢復,這對于運動員身體素質的提升有著積極作用。柔道運動本身就要求運動員進行負荷強度大的訓練來提升自我,相應的,運動員身體代謝速度較快,這需要運動員進行科學合理的飲食來補充身體的能量,保障身體機能的需求。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柔道運動員在結束負荷強度大的訓練之后,沒有進行恢復訓練之前,不能立即進行飲食。教練員應當針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給出合理、適時的飲食搭配,適當地進行營養補充,這樣才能夠讓運動員在接下來的比賽或者訓練中保持良好狀態。
三、結語
柔道這項體育項目自身屬于較為激烈的競技運動,如果在訓練時讓運動員過度訓練,很有可能對運動員造成負面影響,相應的恢復訓練對于運動員運動能力的提升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教練員和運動員必須認識到柔道恢復訓練的重要性,要科學合理地對運動量進行安排,同時有效地開展恢復訓練,促進柔道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增強,專業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石淑敏.柔道運動的訓練恢復[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4 (12):109-110.
[2]李麗.淺談柔道運動的恢復訓練方法[J].體育時空,2012 (24):187.
[3]張雷.淺談柔道運動的恢復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4 (27):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