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英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類風濕性關節炎(RA)的臨床治療方法。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年齡≥60歲)老年RA患者55例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年齡<60歲)青年RA患者52例作為對照組,通過對比的方式,探討老年RA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特點。結果:老年組膝、肩、手受累情況,骨關節炎合并心血管發病率,肺間質發病率,清晨僵硬時間都明顯高于對照組(P<0.04)。老年組的IgG、IgA、RF和CRP與對照組相比較(P<0.04),老年組的臨床總有效率大94.55%。結論:由于老年患者與中青年患者在臨床特點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根據老年患者的身體特點及臨床實際狀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關鍵詞:老年 類風濕關節炎 治療方法
0 引言
臨床上,老年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系統性疾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對發病機理目前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臨床治療過程中,要通過對老年RA患者的日常身體健康狀況以及發病的臨床特點進行認真了解,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對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55例老年患者與52名中青年患者進行對照實驗,旨在探討老年RA患者在臨床上的特征表現與治療策略,為臨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
1 治療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共收治的55例年齡60歲以上的老年RA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19例,占34.55%;女性36例,占65.45%;年齡60-87歲,平均年齡71.2歲,患病時間最短10個月,最長22個月,平均為15.5個月。同時選取我院同期收治的年齡小于60歲的52例中青年RA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17例,占32.69%;女性35例,占67.31%;年齡:最大58歲,最小24歲,平均38.6歲;患病時間:最短8個月,最長24個月,平均16.7個月。經過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排出了治療禁忌癥和其他嚴重疾病,病程資料經過對比分析,P<0.04,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可對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口服來氟米特片(江蘇蘇州長征-欣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550,規格10mg)20mg/次,每日2次。在臨床治療前期,根據患者的發病情況和嚴重程度,給予抗炎藥物以及激素類藥物質量,在治療的過程中,同時給予患者服用胃粘膜保護劑、葉酸以及維生素D等常規性藥物治療方案,以促進藥物作用的發揮,有效縮短療程,使患者早日康復,回歸正常生活。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的重點是兩組患者的關節受累情況、并發癥合并情況、早晨起床關節僵硬的時間、肺間質病變以及實驗室檢測指標IgA、IgG、補體C3、GLB、CCP、CRP、RF、ESR。在臨床治療效果上可分為顯著療效、有療效、無療效三項指標。計算方法:總有效率 =(顯著療效病例數+有療效病例數)/總病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數據資料和計量資料,前者所描述的是應用(n%),應用x2檢驗,后者所描述的是應用(x ± s),應用t檢驗,P <0.04,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膝、肩、手關節受累情況明顯要高(P<0.04)。觀察組的骨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合并發病率,肺間質病變發生率都比對照組(P<0.04)高;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較,其IgA、IgG、CRP、RF,P<0.04。晨起關節僵硬時間:觀察組為2.44±1.15小時,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35±0.45小時,具有比較明顯的差異性(t = 4.4103,P = 0.0000)。觀察組明顯療效45例,有療效7例,總有效率(52/55)94.55%,無效3例。
3 討論
目前對于老年性RA的發病機理并無十分明確的判斷,但是普遍性認為,可能與性激素分泌、各種感染以及遺傳等諸多因素存在關聯性,RA疾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尤以40-60歲為高發期,其中女性發病率較多,約占60%以上。對于老年RA患者而言,其身體素質、身體的各項機能以及免疫力都有所下降,因此,如果發病后未能夠得到及時治療,可能會使關節發生畸變或喪失功能,嚴重者可能會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老年RA患者也在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同時老年患者與非老年患者其病癥在臨床上具有諸多不同的表現形式,因此,加強對老年RA病患者的治療方法進行研究和探索,對促進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對本院一年來收治的老年RA患者(觀察組)和中青年RA患者(對照組)進行對照和比較分析,在早晨起床關節僵硬時間、膝肩手關節受累情況、骨關節炎癥發病率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合并發病率、肺間質病變發病率均比對照組高(P<0.04),并且老年RA患者的IgA、IgG、CRP、RF等各項指標也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在本次研究過程中,綜合老年RA患者的發病時間、臨床表現特征等現象,經過對治療方案的優化,決定給予老年患者服用來氟米特片,每日2次,每次20mg,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臨床癥狀表現,在不同的治療階段,分別輔以激素類和抗生素類質量以及胃粘膜保護劑、葉酸、維生素D等常規治療方法,總有效率達到94.55%,治療效果比較理想。
患者服用來氟米特片劑后,能在體內快速分解并立即轉化為活性代謝產物,6-12小時達到峰值,能夠有效抑制患者體內的二氫乳清酸脫氫酶以及活化淋巴細胞嘧啶的合成,對RA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通過觀察組和對照組在治療過程的細心觀察和治療后的定期隨訪,該藥品患者服用后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現象發生,因此來氟米特可作為治療RA的首選藥物。但是來氟米特作為處方藥,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要嚴格遵循醫囑,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安全放心的服用。
參考文獻:
[1]吳堅,姜丹,孫珊珊.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治療需要注意的問題探討[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6(7):50-52.
[2]常文靜,蔡輝.老年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治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16):1817-1819.
[3]楊雷.老年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分析及治療策略[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81):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