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管理研究中,確保各學者取得廣泛的話語共識,是促使學科進步的源動力。但如缺乏創新話語,學科的發展則難以跟進時代的步伐。基于此,本文首先以公共管理研究為例,對共識話語和創新話語應用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其次,重點探討了共識話語和創新話語的融合方法。
關鍵詞:公共管理;共識話語;創新話語
前言
同一學科的研究對象處于不斷變化的過程中,研究對象不同,話語同樣不同。共識話語、創新話語,均為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主要話語類型。所謂共識話語,指能夠應用于實踐,并指導實踐的話語。所謂創新話語,則指基于現實及未來所創造的話語。為使學科得到長遠的發展,共識話語與創新話語缺一不可。
一、公共管理研究中共識話語和創新話語應用面臨的問題
(一)話語格局多元化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中國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口數量的增多,使得人類價值觀之間差異逐漸拉大。不同價值觀之間的矛盾,是導致沖突出現的主要原因[1]。陳舊、迂腐思想的存在,是導致學術研究止步不前的關鍵因素。開放的社會風氣,為公共管理研究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同時也使得話語格局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共識話語為主流價值觀的承載體,該類話語需具備一定的群眾基礎,方可使根基得以加深。但在話語格局多元化的今天,共識話語的立足難度明顯加大。多方的否定、推敲以及驗證,使得原有的共識話語逐漸被推翻,話語的影響力逐漸喪失。可見,為提高公共管理研究水平,確保共識話語能夠得到認可,并對創新話語進行拓展應用較為重要。
(二)中西文化融合化
談及公共管理學,多數學者均認為,中國的公共管理學為舶來品,需了解其歷史演變,使中西文化相互融合,方可使共識話語得以產生,為創新話語的出現提供動力[2]。公共管理學認為,共識話語為理論的一種,應能夠指導實踐。為確保其功能得以發揮,對共識話語進行修訂與完善是關鍵。為使中國的公共管理保持生機與活力,需首先保證共識話語與創新話語處于平衡狀態,保證兩者能夠此消彼長,共同進步。共識話語的存在,表明我國公共管理領域的研究人員,存在著相互溝通與了解的傾向,同時也表明,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著融合的可能。但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國公共管理領域所提出的共識話語,仍存在著“本土化”嚴重的問題,與西方文化鮮有溝通,創新話語的產生極其困難。可見,為使共識話語與創新話語能夠以平衡的狀態存在,使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較為重要。
(三)學術話語創新化
中國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為學術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土壤。近年來,隨著學術領域發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學術包容性的不斷增強,各學科學者的數量明顯增多。因部分學者缺乏社會責任感,不良風氣及學風盛行。公共管理研究中,憑空捏造的話語,往往難以取得普遍的共識,因此,共識話語必然難以產生。如過度追求創新,共識話語的產生難度也將明顯加大。可見,在學術領域魚龍混雜的時代,公共管理研究者有必要對學風進行糾正,將共識話語與創新話語相互結合,使學術話語的創新化水平得到提高。長期以來,中國公共管理領域一直以“追隨者”的心態,構建相應的話語體系,毫無創新,迷信與盲從現象嚴重。未來,為使中國公共管理研究水平得以提高,摒棄盲從思想極為重要。
二、公共管理研究中共識話語和創新話語的融合方法
(一)注重多元化的話語格局
公共管理研究中,為使共識話語和創新話語能夠相互融合,注重多元化的話語格局較為重要。而達到上述目的,首先應對共識話語進行重新驗證,其次則應根據當前的時代特點,對話語進行創新,使創新話語得以形成。所謂創新,并非“另起爐灶”。公共管理領域的創新,并非意味著完全拋棄原有的共識話語。簡言之,對共識話語進行重新驗證的過程中,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對經實踐證實有效的部分進行保留,使創新話語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使其應用價值得以提升。共識話語和創新話語的融合過程中,公共管理研究者應加強對自我需求問題的重視。多元化的話語格局下,應排除共識話語中與主流價值觀相背離的部分,保證創新話語符合當前的社會發展狀態,以確保其能夠為社會所接納,使話語創新的價值得到體現。
(二)將中西方文化有效結合
經濟以及文化全球化的發展,使得中西方文化相互撞擊,文化與文化間的異同逐漸呈現。為提高公共管理研究領域各學者的話語權,應首先確保共識話語、創新話語能夠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應用。自沃爾多與西蒙爭論以來,公共管理領域進入了分裂的時代,學術性的共識話語,目前尚未重新建立。不同文化環境下,學者之間的溝通,存在較大的難度。上述狀態下,我國公共管理領域的學者,應加強對中西方文化融合問題的重視,對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相似的部分進行提取,將其納入當前的話語體系之中,使中西方文化以語言為承載體而相互融合,跨越學術領域的鴻溝,提高我國公共管理領域的發展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針對中西方文化中難以融合的部分,各學者應對共識話語進行調整,求同存異,使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得以體現,使不同文化的精髓得以顯示。
(三)達成共識的同時予以創新
公共管理研究中,僅僅達成話語共識遠遠無法滿足時代的發展要求,對話語進行創新,為長期的任務。對此,我國公共管理研究人員,應有效剔除毫無共識的獨白話語,對學術領域的歪風邪氣進行糾正。針對難以達成共識的話語,應避免其存在。當話語達成共識后,則需及時對其進行驗證,判斷話語有無漏洞。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學術領域的不斷發展,共識話語需不斷更新,形成創新話語,促進知識進步,進一步指導實踐。馬克思主義發展觀認為,事物處于“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發展狀態下,發展是永恒的,發展是推動生產力進步的主要動力。公共管理研究人員,應以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為基礎,對共識話語進行創新,對創新話語進行再次驗證,使其得到共識,持續性的提高我國的學術研究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公共管理研究中共識話語和創新話語的研究,為兩類話語的融合提供了保證,為我國各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未來,建議公共管理研究人員從話語格局、中西文化、話語創新三方面入手,保留共識話語,豐富創新話語,全面提高我國的學術研究水平。
參考文獻
[1]葛荃.構建公共管理知識體系的中國話語——從中國傳統行政管理思想說起[J].行政論壇,2018,25(06):53-58.
[2]蔣園園.高等教育管理學術話語構建研究——來自新公共管理視域的探討[J].江蘇高教,2012,19(05):13-16.
作者簡介:
萬羿孜;性別:女;出生年月:198811;籍貫:浙江余姚;民族:漢;最高學歷:公共管理碩士。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