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林擎
摘 要:中學教學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學寓教于樂,以學定教,多創設“實踐課堂”讓學生在快樂實踐練習中掌握技能,同時也要加強技能與信息化技術的整合。本文寫了小組探究法的定義、小組探究的作用及注意事項、小組探究在中學演奏興趣班演奏的《小松樹》的應用,提出中學教師應該實施因材施教,使不同層面學生都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學以致用為目標。小組合作探究法能實現學生在練習中思考,在小組中合作探究,在演奏中建立自信,在互幫互助中進步。
關鍵詞:小組探究法;中學;音樂
中學學生普遍抗拒灌輸式理論教學,中學演奏興趣班對學習演奏有興趣。因此我們中學音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學寓教于樂,以學定教,多創設“實踐課堂”讓學生在快樂實踐練習中掌握技能,同時也要加強技能與信息化技術的整合。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名曲欣賞,提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學生在小組探究鉆研技藝的過程中,激發學生演奏興趣,豐富情感體驗和增強自信心。例如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主動學習,在彈唱樂曲《小松樹》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展示交流和實踐過程,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樂曲演奏中的實際問題,同時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
一、小組探究法的定義
小組探究即為完成某種任務幾個人組成一個團隊一起分工合作。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目標,通過相互合作,小組成員共同達到學習的預期目標。
二、小組探究的作用及注意事項
中學演奏興趣班的學生思維較活躍,熱愛唱歌跳舞彈奏,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課堂氣氛活躍,能與教師很好地互動溝通。在實施小組探究過程中,運用一些教學手段,使學生活動豐富而有效,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適當播放視頻和圖片,既實現了情境設置和問題引導,也直觀地豐富了學生的經驗,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在小組探究中交流如何解決終止式所呈現的問題時,學生的思路比較開闊。在小組提出的方法不夠具體時,教師應該注意進行引導,并幫助學生完善改進方法。
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形成了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最終達到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1]高效小組探究學習最大的益處之一就是,讓學生和教師能夠有用武之地。在學習者之間自然存在的多樣性常常促使他們彼此依賴,互相幫助。劃分小組時,內部成員的差異性越大,構建相互依存關系似乎就越有挑戰,每個學生都在某些方面更擅長,在其他方面卻不太嫻熟。然而,這些區別不一定就會成為障礙,反而會在學習時對彼此更加有利。
小組探究的注意事項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決不能是旁觀者,而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做學生合作的成功的指導者。如指導一些合作學習的步驟,明確合作的游戲規則,有助于學生順利開展合作,達到預期合作效果。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盡量多走動和觀察、傾聽,必要時可進行干預,教給學生一些探索、發現的方法,不斷引發學生思維碰撞,把學生的探索引向深處。當學生遇到學習障礙時,教師適當運用各種點撥方式使學習進一步深入。
三、小組探究在終止式樂曲演奏《小松樹》的應用
課前把班級分成5個組,進行演奏模擬。教師通過郵箱,發送導學任務卡、示范視頻給學生課前預習,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技能。1.情境激趣,授之以“欲”。五個組代表展示一些練琴認真同學的照片、視頻,再現學生積極的學琴狀態和科學的練琴習慣,練習的有C調音階和基本節奏等。2.奏法探究,手到琴來。先是樂曲分析,同學們視唱《小松樹》全曲,感受樂曲風格。教師用幻燈片投影出終止式的定義,即指一首歌曲中樂句、樂段和全曲的結束處,用來明確調性的一系列和弦進行的形式。終止式分為“全終止”、“半終止”。全終止分三種類型:正格終止、變格終止、完全終止。半終止分兩種類型:正格半終止、變格半終止。接著按小組探索學習,曲目《小松樹》的選配和弦及選擇伴奏音型。用分組練習、組長輔導組員練習兩種方式實踐練習全分解伴奏音型練習樂句。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及時輔導,適當鼓勵,當場糾正。講解小附點節奏時,先用游戲《模仿知了的叫聲》來導入。再理解概念,即小附點節奏就是帶附點的節奏,那一點是前面音符時值的一半;附點前是八分音符,那么那一點代表十六分音符。同時進行節奏訓練“口數節拍,手拍節奏”,讓學生理解印象深刻。接著視頻示范,最后全班同學看樂譜實踐練習。3.以賽促學,共同提高。每個組推薦一名最優者展示,各個組進行齊奏展示,師生共同選出“最佳小組”和她們的指導“小老師”為“最優秀組長”并頒發加分獎勵物品——五線譜本,并評出最佳演奏者和優秀組長,表現力好的小組進行創編舞蹈表演唱。
結語
中學演奏興趣班的學生彈奏能力參差不齊,教師應該實施因材施教,使不同層面學生都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學以致用為目標。符合中學教學理念是先學后教,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去表現樂曲,完成由課內到課外的遷移,學校與崗位對接。小組合作探究法能實現學生在練習中思考,在小組中合作探究,在演奏中建立自信,在互幫互助中進步。
參考文獻
[1](美)南希·弗雷(Nancy Frey)道格拉斯·費舍(Douglas Fisher)桑迪·艾佛勞芙(Sandi Everlove).教師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效率[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