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坤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是語文教師應該加以關注的,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多樣的教學方式進入了教師的視野中,學生也對更多樣、更豐富的課堂學習方式而感到欣喜。因此,本文以小學語文為載體,結合教師的親身實踐,對提升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的這一論題進行一番詳細的個人觀點說明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多媒體;合作化;實踐化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落實“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語文課是一門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們涵養的學科,基于這些特點,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大量開展我國的教學活動,構建多樣化的生動語文課堂。
一、多媒體數字課堂,激發學生興趣
多媒體課堂是一種新型且高效的教學模式,這種課堂具有豐富化、立體化、生動化的特點,學生在聲音、音樂、視頻、圖片、動畫等多樣的形式沖擊下更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師生的互動性差,學生的積極性也很難被開采出來,而數字化的教學就能吸引到更多的學生,教師可以將課文中出現的人物、景物、事物用多樣的圖片來展示,也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這就是數字化課堂的的構建。這些精彩的形式可以使學生投入到內容的學習當中,融情入景,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語文課程變得更具有審美性、文學性以及藝術性,減少了課程的無趣性,增強了課堂的豐富性。
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就設計了數字化的課堂。這篇課文一直是一篇經典課文,因此教師先播放了同名的動畫片,吸引學生的興趣,低年級學生對于影像的感知更為強烈。我指導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按照自己的理解畫出小蝌蚪,這時我設計了一個動畫視頻,每一次小蝌蚪會遇見不同的小動物,每一種小動物都有它自己的特征,視頻中為小動物配上音樂,小動物開口說話,這讓故事變得生動有趣,學生通過猜一猜、演一演、唱一唱等形式提升了自信,學生更加喜歡發表見解了。多媒體數字課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升了課堂效率。
二、合作化討論課堂,發散學生思維
提升課堂效率需要提升打造合作化的語文課堂,學生通過集思廣益的討論問題可以激發自己的潛能,對問題有進一步的理解。合作的小組一般是3至5人一組,小組成員之間的集思廣益,教師發揮良好的引導作用,從而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學模式。合作化的語文課堂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與老師能夠形成良好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討論興趣,不同的學生會對問題產生不同的見解,教師就可以依據學生多樣化的思維來設計課程,不是一味的講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勇于自己說出來,這發散了學生的學科思維,不斷激發其學習的主體性。
例如,在講解《黃山奇石》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進行了合作化的討論課堂。筆者重點講解句子“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教師提問這一句話運用了什么手法?學生進行賞析,教師為“比喻”這種修辭做出解釋。在內容上學生可以進行探討,在結構上,筆者可以一步步來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個組總結每一段的內容,找出每一段描寫的石頭。合作化討論課堂發散了學生思維,提升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了課堂的氛圍。
三、實踐化趣味課堂,提升綜合實力
課堂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實踐化的課堂以其生動的形式吸引了更多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教師開展這樣的課堂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認為上課也是有趣的,很多學生當聽到有朗讀任務、背誦作業時就擔心,這是因為學生沒有得到學習的方法,且在一成不變的課堂下將其視為一個較難理解的任務,而當學生構建起多樣的課堂時,學生就會被吸引,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舉辦“讀書交流會”、“精讀書房”活動,讓學生在書籍中找到啟發自己的人物與故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文中人物的表演,讓學生以表演的形式來感受文章內涵,這樣的形式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多樣能力,提升綜合實力。
例如,在講解《絕句》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開展了實踐化趣味課堂。這首詩描繪了一副生動活潑的畫面,可愛的黃鸝鳥在枝頭鳴叫,一行白鷺飛翔與天空,還有那皚皚的白雪有以及??康娜f里船,這樣的場景可以說是美麗而意境優美的,但也透露出作者多家國的擔憂,對故鄉的思念。為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畫畫,將詩中的意象用圖畫表達出來,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表演,展現出當時的自然風光和詩人感慨的場景,學生可以當導演、旁白、編劇等,自編自導自演,教師加以指導,提升學生的效率。實踐化趣味課堂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體會人物形象。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優化課程設計,完善教學模式,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性格與能力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師可以構建多媒體數字課堂、合作化討論課堂以及實踐化趣味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和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 徐明珠.淺談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及對策.《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
[2] 柳艷.淺談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現狀及改進對策.《課程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