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針對由一個制造商和一個零售商組成的簡單雙渠道供應鏈系統,探究集中決策下,當零售商服務水平擾動時的供應鏈最優應對和協調策略。筆者發現當零售商服務水平擾動時,供應鏈的最優決策表現出一定的魯棒性特征,即,當服務水平在既定范圍內擾動時,制造商保持原有的生產計劃較為適宜,而當服務水平擾動超出既定范圍時,制造商則需要調整其生產計劃以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
關鍵詞:雙渠道供應鏈;服務水平擾動:收益共享契約:供應鏈協調
一、研究背景
隨著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實體營銷企業為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并借助互聯網傳播信息的優勢提高自身運營效率,逐漸向網絡直銷和實體營銷雙渠道轉型。而雙渠道供應鏈亦存在渠道競爭和沖突,在產品同質的情況下Dumrongsiria等認為產品和渠道服務水平的差異性將會顯著地影響消費者對消費渠道的選擇,引致渠道競爭和沖突。現有文獻僅在服務水平無擾動的經營環境下對雙渠道供應鏈進行研究,沒有考慮存在服務水平的擾動對整個供應鏈最優決策的影響。
事實上,在動態復雜的競爭環境中,不確定性時有發生,在供應鏈運作的各個環節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F有學者對供應鏈突發事件引起的擾動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的研究:需求擾動、成本擾動、多因素(如需求和成本等)同時擾動??梢?,現有文獻大多著眼于需求和成本分別擾動以及同時擾動下的供應鏈應急協調機制,而在雙渠道供應鏈中,服務水平是引發渠道競爭和沖突的關鍵因素之一。鮮有文獻對服務水平擾動下的供應鏈應急協調機制進行深入剖析。
本文擬構建由單個制造商和單個零售商組成的簡單雙渠道供應鏈系統,擬對在面對零售商服務水平擾動的情況下,制造商應該如何調整其生產計劃以及借助相適應的契約機制來實現供應鏈系統的再協調進行探討。
二、模型描述
本文考慮由單個制造商為m和單個零售商r組成的雙渠道供應鏈系統。其中,制造商只生產一種產品,該產品擁有兩種銷售渠道:(1)網絡直銷渠道,制造商以直銷價Pm將產品出售給消費者;(2)傳統零售渠道,制造商以批發價w將產品分銷給零售商,零售商在提供服務水平s的情況下以零售價p將產品出售給消費者。該雙渠道供應鏈結構圖如圖1所示。
為便于分析,本文假設:(1)零售商提供的服務水平
根據以上描述,設網絡直銷渠道和傳統零售渠道的需求函數如下,
三、服務水平無擾動的供應鏈決策
零售商服務水平無擾動時,因此雙渠道供應鏈期望總利潤為,
四、服務水平擾動時的應對決策
服務水平的擾動直接影響到直銷渠道和零售渠道的需求量變化,進而改變雙渠道供應鏈的總需求量,使得制造商的生產量發生變化。無論在集中決策還是分散決策中,當服務水平擾動造成的雙渠道總需求量大于原需求量,則制造商需重新調整生產計劃,新增加的部分需要付出每單位。的生產費用:當新的需求量小于原需求量時,制造商需對剩余部分付出每單位?!暗膽土P費用。
集中決策下,服務水平擾動時的雙渠道供應鏈的期望利潤函數為
五、結論
綜上所述,無論何種決策下,服務水平發生擾動時,新的雙渠道供應鏈最優決策均隨著服務水平的變化而變化。當服務水平在一定范圍內擾動時,供應鏈的最優決策無須改變,制造商無須調整生產計劃,表現出一定的魯棒性;當服務水平擾動超過一定范圍時,制造商需通過調整生產計劃以應對市場的變化。
直銷渠道需求與服務水平呈負相關關系,其余各項變量均與服務水平呈正相關關系。其經濟學意義可解釋為服務水平的提高有可能為傳統零售渠道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而網絡渠道的消費者也有可能發生渠道轉移,從而減少網絡渠道的需求量,不過,服務水平的提高同時能吸引市場上其他潛在消費者,如競爭品牌的消費者由原來的購買渠道轉移至服務水平較高的品牌商;原先處于觀望狀態的消費者因服務水平的提高而選擇購買本品牌的產品等,這樣,使得供應鏈的總需求量增加。同時,服務水平的提高導致服務成本的提高,服務成本被轉嫁至銷售價格上,最終使得供應鏈各方的利潤增加。
參考文獻:
[1]Dumrongsiri A,Fan Ming,Jain A,etal.A supply chainmodel with direct and retail channels[J].European Journal ofOperational Research,2008,187(3):691-718.
[2]CROOM S R.The impact of e-business on supplychain management[J].Interne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Production Management,2005,25(1):55-73.
作者簡介:
施雨玲,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