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
摘 要:新課改的持續深化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才能跟得上素質教育發展的步伐。游戲化教學作為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過程中去,引導其在游戲中學習和思考,在興趣中求知能夠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本文闡述了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的應用原則,提出游戲化教學的相關策略,以求進一步提升數學教學成效。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應用研究
1 引言
小學生天性愛玩,活潑好動,將游戲運用到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學習改善,游戲化教學可以讓學生覺得數學學習是一件十分有趣快樂的事情,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將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做好游戲性教學,在游戲的輔助下實現更好的數學教學目的,是值得認認真真研究的問題。
2 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2.1 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教學有效性
小學生本身處于好玩的階段,容易被知識之外的事物吸引注意力,而注意力的分散主要是沒有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小學數學教師要做的就應當是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中來。應用游戲化教學,能夠借助學生的興趣優勢,將數學課堂教學內容融入到有趣的游戲中,讓學生在快樂中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就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2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傳統教學方法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然而,教師的教學進度是加快了,學生吸收知識的速度卻遲遲提不上來。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游戲化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應用游戲教學之后,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由密切關系的數學知識穿插于游戲中,讓學生在體驗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到數學重視、建構起數學知識框架,并能對所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這樣能夠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3 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3.1 游戲要以教學內容為基礎
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根據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科學設置游戲的內容、形式和目標,使游戲與知識保持一致,進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同時,游戲化教學的內容必須對小學生有較強的啟發作用,能夠讓他們在游戲中開發智力、學習知識,讓他們在良性競爭中提升學習效率,進而為實現教學目標提供條件。
3.2 游戲內容必須具有趣味性與多樣性
小學生本省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新事物會很容易產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設計的游戲內容必須具有趣味性與多樣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理解并掌握知識。同時,游戲內容的趣味性與多樣性,能夠豐富學生的體驗,保證學生將精力投入到游戲化學習中,從而發揮游戲化教學的實際效果與價值。
3.3 游戲活動必須具備規范性
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小學生的活潑好動可能會影響活動的秩序,為了保證游戲活動的規范,教師就必須以精心設計規范的游戲流程,引導小學生遵守游戲活動的規范性,進而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成設定好的游戲任務,并在這個過程中吸收新知識,將學習與游戲結合,參與游戲的全過程,并認識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實現游戲化教學的良好效果。
4 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4.1 明確游戲化教學目標
應用游戲化教學的第一步就是把握游戲內容,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發揮游戲化教學的實效。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借助輔助性手段實現教學目標,并在游戲中盡最大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在確定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這些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順利開展課堂教學。例如,在教學“小數的認識”時,要求學生要掌握小數的分類、性質及移動規律等,這些知識對小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具有重要作用。為了提高小學生學習小數的效率,教師需在課前導入環節講述小數的基礎知識,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小數。在進入教學環節之后,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己去理解和記憶小數的分類,并設計游戲教學環節,如讓一名學生說一個小數,其與學生用鉛筆在紙板上涂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思考如何以正確的方法涂出小數,同時加深了學生對小數的認知,進而提升學習效率。
4.2 以生動有趣的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游戲化教學能夠為課堂教學增添生動性與趣味性,并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過程中來,因此,教師應當注重以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并營造寬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進來。如在教學加法和減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開展模擬購物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購物情境中靈活運用加減法知識,可以讓一些學生扮演消費者,幾名學生扮演收銀員,“消費者”思考自己手中的“錢”能否購買指定“商品”,“收銀員”則計算找給“消費者”的“零錢”,進而在這個購物游戲中熟練掌握加減法的運算。
4.3 在游戲化教學中加強互動教學
小學數學本身具有很強的邏輯性,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教師應當以合作學習的模式將游戲活動設置為一種團隊合作的活動,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快樂的同時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在對游戲教學活動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其中,發揮不同基礎的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實現有效的交流和共享。例如,在教學“平面圖形的面積”時,為了讓學生明白面積公式的推理過程,掌握面積計算方法,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小組成員動手制作平面圖形,然后進行拼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兩個直角三角形能拼成正方形或者長方形,而底邊的長度不變,三角形的高正是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高,進而理解面積公式的推理過程。
5 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設計游戲活動環節,既能夠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讓學生在體驗游戲樂趣的同時學習知識,也有利于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揮,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探索。
參考文獻
[1]胡漢城: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學周刊,2017(17)。
[2]王欣: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啟迪與智慧,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