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科
摘 要:小學體育在小學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中,必須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性改革,使創新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體育教師要正確把握體育教學的特點,積極倡導獨立,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努力構建開放,有活力的體育課程。因此,教師在小學體育創新中也應注重學生的主體意識。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創新
一、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特點
(一)重視體能素質教育
對比其他高年級學生的體育課程來說,小學的體育課程更傾向于開發學生的基礎體能,讓學生認識到在自身成長發展過程中需要的體能需求,并根據自身的需求情況進行基礎鍛煉。學生在體能鍛煉中還能塑造團隊精神并形成合作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自我行為認知和綜合感知能力。所以,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是以體能素質培養為教學發展的中心特點,積極啟蒙和開發學生的基礎體能素質。
(二)以學生為教育主體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于教育而言,無論什么課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我們必須關注學生的主觀地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發揮,建立了以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質為基礎的體育教學模式。才會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的綜合素質。同時,在制定教學方法和教學課程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發展需求。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將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自身能力和素質相結合。同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體質和綜合實現教學目的的能力。
二、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創新
(一)通過小組合作創新體育鍛煉的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創新體育鍛煉方式是新時期開展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這一教育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容易地融入到體育鍛煉中,也能夠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合作的能夠。在具體的教育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可以按照具體的班級人數劃分成4-6人的隊伍,在隊伍劃分的時候不應該劃分過多的隊伍,以便教師能夠更容易地照看學生,及時地處理意外教學問題。在組成隊伍的時候分配的方式應該是多元的,可以按照學生的自由意愿進行也可以教師自行分配。在小組成員劃分好后,就由學生自己組成的小組內部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進行自由訓練,在進行體育訓練的過程中其他的小組成員要相互幫助共同來完成體育學習,這種相互幫助和選擇基于自由意志的體育鍛煉計劃的方式是創新視角學習的表達。
(二)創新體育教學方法
作為一門課程,體育教學與其他教學課程具有相同的教學內容和目標。然而,體育教學與其他教學課程不同。因此,有必要結合有效的教學方法,激活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發展。“教學”與“學習”的有效結合是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和“演奏”元素。引起學生的注意,通過一定的比賽,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并利用娛樂心理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又鍛煉了身體,使其精神狀態和身體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改變。小學生好動、情緒波動大、注意力不集中,為了解決這些情況,減少其因素對課堂教學質量方面的影響。為此,您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散布一些小游戲,以緩解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更深入。為了防止體育教學課堂的枯燥,可以通過人造金字塔、踢毽子接力、拋球等小游戲來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注意力在課堂上,在學中玩耍。
(三)創新體育教學過程和手段,實施差異化教學
教學過程和體育手段的創新,是科學地重新組織現有教學計劃的內容,運用現代信息方法優化教學方法。重新評估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使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更加科學合理。例如,可以突破傳統的多人教學的模式,實行差異化或者講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方法來進行小學體育的教學。這種教學方法簡單地基于基本體育概念和運動技能的教學。可以結合不同學會生的興趣愛河和其自身的特點來進行不同學習目標的設置。在面對耐力方面不足的學生應該加強其在中長跑上的運動量;而面對體育綜合素養良好的學生可以根據其個人的興趣愛好來進行自身特長的培養,通過這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養;而面對身體協調性稍差的學生要安排其進行跳繩、踢毽方面的運動訓練量,讓其能夠通過這些運動來提高自身的身體協調性。根據學生的不同來進行差異化的教學能夠讓小學體育教學的實效性落到實處,小學體育課就不再是一門單純的教學課程,而是提高學生身體特長的培訓提高課,學生在這種的課堂上能夠自我發現自己的不足,在發現后能夠進行相關的自我完善訓練,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四)提高體育教學效率的競賽教學方法
小學生的內心都渴望被關注,他們的內心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這種心理狀態要是能夠利用得當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體育鍛煉和學習方面更加積極主動。例如,在重點訓練項目的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勁頭,教師可以在上課開始之前就告訴學生,我們要進行一段長期的體育技能訓練,在這一過程中如果表現良好順利完成訓練目標的學生可以得到老師的獎勵,而沒有完成訓練目標的同學則會被要求繼續訓練直到順利完成目標為之。贏得比賽的人不僅能夠休息還能夠得到獎勵,這樣學生的內在潛能和他的興趣就能夠的帶激發。而在這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該分階段性地進行考核,并且在每一階段的考核測評中對表現良好和進步最大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和鼓勵,讓學生始終處于這種競爭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在這一競賽的過程中盡量減少學生的挫敗感,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感覺擁有成功的機會。
三、結語
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需要從娃娃身上獲取健康。只有創新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才能有效促進國民體質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中提出的各種創新教學方式適應了新課改標準的要求,體育教師也應該實時地改革創新,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的發展。運用體育教育學生,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羅艷.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以逸群小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4):2-3.
[2]邵鋼.小學體育跳繩教學的方法思考[J].華夏教師,2018(21):40.
[3]夏雨.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J].學周刊,2018(23):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