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蘭
摘 要:教師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提前預習的習慣;要結合當地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要使學生敢說、會說、會寫,進而逐步提高語文這門學科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學生;認真;興趣;多媒體
通過長期的農村小學教學實踐,我對語文這門基礎學科的教學有了一些感悟。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素質及自身的專業知識。教師不僅要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并運用于教學中,還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使教學內容生活化。我班學生,他們不僅自尊心很強,好奇心也強,對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都感到好奇,而且覺得很有趣似的??墒沁@樣的持續時間較短,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對學習過程產生興趣,還要注重學習的效果。是有的語文教師,為完成任務而完成,甚至是應付學校的檢查,沒有把教學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講課照本宣科,讓學生不加理解地死記硬背書上的內容。學生做不來的作業,評講時,不了解學生學得如何,把答案抄在黑板上,讓學生抄起了事。這樣的教學,學生會感興趣嗎?肯定不會。因此,我在給學生上語文課的時候,我依據語文課文的具體內容,給我班學生講故事,與學生一起做游戲,唱歌,繪畫等,把要完成的教學目標的內容的知識點融入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把學生的“潛能”挖掘出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集中精力,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切實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比如對識字教學而言,我要求學生認真讀課文,在讀的時候,讓學生進行認字比賽,并仔細理解課文的內容,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內外作業。
二、學生要養成提前預習的習慣
小學生良好的提前預習的習慣是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證。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偏小,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比較弱。要培養學生養成提前預習的習慣,教師就要耐心、細致地引導學生。我認為,提前預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首先要給學生明確提出提前預習的要求。如讀課文要讀幾篇,要做到讀通順,并圈出生字、生詞,標出自然段及自己不理解、沒弄懂的地方。要能找出部首,注明音節、音序,數得出筆畫數,會組詞等。其次,學生提前預習后,家長要檢查及簽字。由于孩子在家里的時間較多,提前預習務必得到家長的支持,確保提前預習的質量。有的提前預習的作業,如果家長不督促、檢查,糾正不對之處,孩子是完不成的。再次要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因為提前預習的作業,要教師全部檢查是不現實的,因為教師的時間和精力不允許,需要得到學習小組組長的協助。我班課桌前后的4位同學,組成一個學習小組,教師檢查組長的提前完成的作業后,小組長負責檢查另外3位同學的作業。通過實踐,起到了較好的實效。另外,教師要進行隨機抽查,了解學生提前預習的情況,然后“對癥下藥”。
三、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假如教師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起來了,學生就會自覺自愿的學,而且有學習的欲望,就會想學、愿學、克服困難地學。而今,多媒體教學已經在學校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我發現,我校教師在運用媒體進行教學以后,將形象生動的圖像、文字、動畫等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很輕松和愉快,也感到很有趣,在不知不覺中就進入了學習狀態,學到了教師所傳授的知識。
在給學生講解識字方面的知識的時候,僅僅從認識生字方面來說是極其單調的。但是,我覺得如果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以后就完全不同了。比如我制作了“摘桃子”的課件,把要講解的生字寫在成熟的桃子上,同時進行動態設計,如果抽起來認字的同學把字讀準確了,桃子就會自動地摘下來。這樣生動逼真的畫面和情景,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學生就學懂了要學習的生字。我根據學生識字的具體情況,運用多媒體來讓學生猜謎語,學生在猜的過程中感到很有趣,都在全神貫注的思考、回答,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就連特困生們也在專心致志地學習。我發現,只要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有了學習興趣,知道了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在老師的引導下,就能更好地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要認真觀察、了解他們他們的所思、所想,并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選擇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教學。
四、培養學生敢說、會說、會寫
學校開展少先隊活動、閱讀、寫字、作文比賽等主題活動是常有的事情,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語言交流環境,使學生敢說、會說、會寫。小學生受年齡和個體差異性的影響,所學到的知識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提問,把自己想到的用通順的語言說出來。教師和學生要共同交流,共同探討。無論是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還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教師都要和藹可親地“走進”學生當中,與“大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心談心。在交流的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優點、長處,對沒正確及需要改正的地方,要多點撥、多指導。無論是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無“價值”,是否完整,對與否,教師都要認真傾聽,不要完全否定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說一說。當學生有了對知識的渴求,就會敢問、敢說。時間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得到不斷的提高。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采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圍繞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思考、分析、交流、回答相關的問題。我在使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不僅我自己學到了很多教學經驗、教學方法,還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例如,一提起寫作文,這是一件讓一部分學生頭疼的事情,但我就在想,如何才能讓學生有話可說,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呢?我就在一次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讓學生寫寫自己想對老師、對爸爸、媽媽等說的心里話,有的學生寫了《老師,我想對您說》,有的有的學生就寫了《爸爸,我想對您說》,有的學生就寫了《媽媽,我想對您說》......學生們從自己的內心深處寫出了自己要說的心里話,有的學生還“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及改進方法,并寫到,以后一定要努力學習,做一個養成好習慣,有上進心的好孩子。我將學生寫的作文用多媒體展示出來給全班同學閱讀,并進行評議。讓學生們共同交流、學習,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增強了后進生要努力、認真學習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