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濤
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在教育中地位相當重要,自從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發生重大變化,所以要對小學數學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進行更新,全面激發學生們的主動學習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針對該主題談了幾點體會,希望對相關任課老師開展教學工作有所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程改革;教學心得
1 引言
新課程改革以來小學數學課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動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縱向發展值得我們每個小學數學老師認真思考,我們要將學生發展放在首位,通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建立新教學課程體系,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2 提倡“小組合作學習”的新模式,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探究性學習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式,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來制定學習課題,通過讓學生自行組成學習小組的方式進行探究式學習,最后再分組進行討論交流,分享學習成果和提出疑問。探究性學習本質上也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思考數學問題,然后每個小朋友通過和其他人進行經驗交流進而得出一個統一的共識,由老師來進行點評,這也有利于教師摸清小朋友們的思維特點,更好的進行備課。
3 讓數學學習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1鼓勵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生活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要在教學過程中傳達給學生“生活處處有數學”的思想,鼓勵學生帶著疑問去生活,從數學的角度上來看待生活,想進辦法將生活中的難題和數學聯系在一起。周圍任何事物都能夠成為學生的觀察對象,這也是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前提,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增加數學的親和力和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要求教師要注意觀察生活中的瑣事,站在學生的角度重新審視周邊的生活,將各種和數學相關的生活小細節記錄在備課本中,使之成為數學課堂上的教學素材。
3.2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簡單的生活知識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低,如果教師能夠通過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來解釋一些復雜的數學知識,能夠幫助學生們快速掌握相關的知識點,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不過,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并不是所有問題都能夠簡單化,不能為了實現教學目的而曲解常見現象的本質,混淆學生的價值觀;教師要積極走入生活,努力挖掘生活素材。
3.3知識的應用設計和呈現應該體現生活情景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要求要充分的提供和小學生生活背景相關的素材,內容應該呈現多樣化。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應該貼近學生實際生活,不能將教師的思路和教材的方法強加到學生身上,不能要求學生用既定的思維去思考,給與孩子們一定的試錯空間,鼓勵孩子發散思維去用和他人不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為其留夠充足的討論交流時間,形成創新土壤,讓學生成為學校的小主人。
4 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全面推動班級教學
盡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受同樣的教育,但是每個學生在先天智力發育方面就有所差距,還有家庭教育環境、學習熱情、學習方法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在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的時候要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不僅要共同要求更要區別對待,前者是保證所有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內容,后者是滿足個性差異,鼓勵成績優秀的學生挑戰更高難度的數學問題,豐富解題方法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結合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教育思想,讓孩子們能夠始終對知識跳一跳才能學的到,讓學生不斷地在學習中實現自我突破,提高學習能力。
5 應用信息化手段,豐富教學形式
5.1利用信息技術做好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
當前教學課堂中的教學設備正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推陳出新,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借助多媒體設備我們能夠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創建相應的數學問題情境,通過情境化教學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條件,便于其減少學習中因為生活經驗不足遇到的困難,比如在認識立體圖形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中不可能為每個學生提供一個具體模型,而通過使用多媒體信息設備,能夠通過在網上搜集一些立體展開之后得到的圖形供學生觀摩,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也降低了教師的教學壓力。在課后復習階段,多媒體設備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學生因為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的知識學習不連貫,也可以借助教師自制的微視頻重新進行查缺補漏,通過重復觀看同一部分的教學,根據自己的接受能力控制播放進度,再現課堂教師教學情境。
5.2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和拓展延伸
數學的學習重在解決問題,也就是在教師完成既定的數學知識理論教學過程之后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理解能力進行檢驗,通過實踐訓練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消化能力,加強數學教學的實效性。過去的數學訓練一般是以題海戰術為主,這種策略雖然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卻是像陷入苦海,長期以來會讓學生形成抵觸意識。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實踐訓練模式。比如學習分母四則運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題投影儀上展示一些基本題目,通過學生擊鼓傳花選題的方式來進行學習,提升學習的趣味性,如果在學習其他內容的時候也通過借助信息技術的形式進行拓展訓練,一定能夠更加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6 結語
面對小學數學課程改革,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也要進行更新,以保證與時俱進,能夠滿足現階段小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工具學科,希望每個教師能夠認真總結自身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結合教學改革新形勢完善教學手段,促進教學水平提高,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定強.中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幾個關鍵問題[J].數學通報,2003(6):33-35.
[2]羅艷麗.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實施中的幾點收獲[J].小學教學參考,2012(3):40-40.
[3]韋香琴.改革教法、創新學法、強化習慣——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的心得體會[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8):11-11.
[4]占微芳.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幾點體會[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
(作者單位:甘孜藏族自治州海螺溝景區燕子溝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