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獻冬
摘 要: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各個學科教學中已越來越普遍運用信息技術于教學中,本文以筆者所教的中職數學學科為例進行探討,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并結合自身從事多年中職數學教學經驗出發,探索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數學;數學教學;信息技術
一、信息技術應用于中職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層面
1.學校管理層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缺乏重視。學校領導層對信息化手段和空間與數學教學之間持積極態度,然而,缺乏深入了解和認知信息化手段與數學教學整合的內涵,再加上在實際教學當中存在較多限制因素,無法將信息化手段應用在實際教學當中。所以,需要學校領導層能夠正確認識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深入了解信息化手段與數學教學整合的必要性。
2.學校信息化建設不足。一方面,在中職教學中,主要是教師應用信息化設備,缺乏對學生主體性的重視。再加上學校沒有專門管理和維護信息化教學設備的人員,導致大多數教學設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情況,需要進一步完善硬件基礎設備。另一方面,對于軟件設備來講,只有重點中職學校才具備校園網,但配置校園網也存在單一化弊端,學生缺乏統一的學習資源平臺。
(二)中職數學教師層面
1.缺乏信息素養。在數學教學中合理應用信息化手段的前提是需要施教人員具備較高的信息化素養,但是,根據實地調查研究,大多數中職數學教師缺乏信息素養,特別表現在教齡比較長的教師當中,還是習慣使用傳統教輔資料。像 PPT 教學演示、Excel 教學軟件及文字處理等,年輕教師使用的較多,而只有少數教師能夠熟練應用公式編輯器,幾何畫板及網絡教學資源等。
2.未正確理解信息化手段的應用。中職數學教師一部分教齡較長的教師只是在課程評優評先方面應用信息化技術。在實際教學當中將信息化手段作為輔助工具,僅在課堂教學當中應用多媒體課件,對信息化理解較為狹窄。
3.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大多數年輕教師認為在實施Excel 教學,公式編輯器及幾何畫板教學時,對教師信息化水平要求較高。現有教學模式,過于注重教師的主體地位,導致教師無法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僅應用理論化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解和演示理論知識時所用方法較為單一,僅應用多媒體展現課程內容,不注重探究活動。在課程評優評先活動中,大多數教師只注重形式上使用多媒體。
(三)學生層面
1.無法有效適應信息化教學。大部分學生對信息化手段比較感興趣,能夠主動去探索和應用信息化技術。然而,在實際教學期間,學生的信息化技術應用還存在較多問題,無法熟練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在操作期間出現較多問題,導致課后練習成績也不理想[1]。例如,公式編輯器的使用,學生在操作期間沒有過多了解公式編輯器的使用要點和規范,在編輯公式期間常常出現符號錯誤或者表述不準確情況。
2.學生信息素養水平不高。中職學生所具備的信息技術能力主要在于網絡交流,對公式編輯器和幾何畫板等數學相關教學比較陌生,這就導致無法有效應用和操作,自然也就無法提高學生信息素養。
二、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強化學校管理層和教師的信息化觀念
教師在數學教學當中采用信息化手段,能夠對學生空間推理能力培養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強化校領導和教師的信息化觀念。第一,學校應當定期組織數學教師到成功應用信息化手段的學校進行參觀學習,使其能夠切身感受信息化教學的實效性。第二,學校定期組織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和培訓,注重信息化手段教學方法的滲透,為教師詳細講解國內外先進的信息教學理念和技術,使教師能夠清晰認識和了解信息化手段在實際教學中的效果,積極采用信息教學。第三,舉辦豐富的教研活動。學校通過舉辦教研活動使教師深入了解和掌握信息化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課件制作比賽,優質課評活動及信息化教學作品設計比賽等形式提升教師積極性,并全面落實獎懲機制。
(二)注重信息化教學的設備建設
第一,對硬件設備來說。學校需要向上級部門爭取信息化教育投資,建立完整的信息化建設標準,優化配置信息化基礎建設,指派專人維護和管理硬件設備。第二,對軟件設備來說。指派專業人員建立數學素材資源庫,為教師與學生建立交流共享平臺。通過設置質量評審小組對資源庫進行評價,嚴格執行獎懲制度,連接國家教育資源、城區教育資源及學校資源平臺,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機制。學校需要在數學科目教學內容中提煉出核心技能,合理體現在教輔資料當中,在教學期間能夠合理應用教輔資料,按照學生差異合理調配資源。
(三)加強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
第一,準確定位教師角色。按照中職教學大綱中要求的教學理念,將信息化手段作為必要前提,全面實現教學目標,有效結合信息化手段和數學教學。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師生雙向互動機制。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主要角色為引導者,注重角色轉變,并且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2]。例如,在使用信息化教學工具期間,可以在課前使學生了解課程內容及教學工具的使用方法,在課堂中可以讓學生上臺進行操作,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及時糾正學生錯誤行為,通過實際操作演練使學生更加熟悉教學內容,便于記憶和掌握。
第二,加強自身信息素養。中職教師需要在教學期間積極參與和學習信息化教學方法,建立正確的媒體觀念,歸納和整合數學課程和信息化手段。在課余時間參加教師培訓,教育部門需要對教師培訓和再教育進行管理監督,并且將培訓考核與職位晉升掛鉤,全面確保教師培訓質量。
第三,注重教學設備:教師需要考慮、教學內容、學生學習能力合理選擇教學模式,并且充分應用教學資源補充課程教學的不足。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情景式教學,使學生能夠逐漸轉化為抽象思維。在教學期間應用教學軟件探索網絡資源,建立數學知識體系[3]。此外,在教學期間需要注重教學與實踐,例如,在數學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充分應用幾何畫板,通過該種輔助教學手段可以全方位為學生展示圖形變化情況,在了解圖像變化規律之后能夠有效解決實際數學問題。在應用信息技術期間需要實現教學質量和學習質量雙提升。
三、結語
本文主要圍繞信息化手段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展開分析,從學校層面、教師層面和學生層面分別對信息化手段的教學應用問題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全面促進中職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林清,現代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7-12-01
[2]過鳳娟,運用信息技術優化中職數學教學[J].科技經濟導刊,2017-11-15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第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