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安
摘要:視唱練耳是一門音樂專業的基礎學科,視唱練耳中的技術性與音樂性訓練是理解音樂和表現音樂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學好音樂的前提。視唱練耳的教學其內容豐富、教學環節眾多。本文針對視唱練耳教學中幾個重要環節,作了進一步的歸納及教學中的總結。
關鍵詞:視唱練耳;訓練;聽音;旋律;節奏
引言
視唱練耳是一門提高學生音樂聽覺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為目的的音樂專業基礎課程,是藝術學校音樂專業必須課程,其內容豐富、教學環節眾多。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如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聽、辨、寫、唱的能力,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探究。
一、模唱
模唱是視唱練耳學習的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模唱訓練中要強調聽的重要性,以聽來指導唱。注意二度音程的模唱是最基礎、最重要的,因為它關系到半音與全音的辨別。唱好三度音程是學習和弦的基礎,因此,對大小三度音程的掌握尤為重要。除去八度以內的音程模唱之外,還要加強原位三和弦與轉位三和弦的模唱以及各種音階(西洋大小調和民族調式)的模唱。
二、構唱
構唱是音準訓練的主要方法,其訓練過程必不可少。在訓練過程中首先要構準各類音程,并在不同的音上向上或向下構成指定音程進行練習。另外還要具有針對性的做各種和弦及音階的構唱,這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三、聽音訓練
(一)單音聽辨的訓練
單音聽辨是視唱練耳訓練的重要基礎,其目的是要強化學生對音高的聽辨及模唱能力,對日后的音程、和弦訓練等打下一個好的基礎。其方法:
1、以音程模唱與構唱為基礎,進行聽唱訓練。
2、以大調和小調音階的穩定音級為骨干音,進行聽唱訓練。
3、準確唱好音階為基礎,把大、小調式各音階的音級唱準。
4、根據音程性質來判斷變化音
(二)音階聽辨訓練
音階的聽辨訓練有助于學生熟練和掌握多種調式的音階結構,是培養訓練學生聽辨樂曲調式的基礎。
1、中國民族五聲調式音階訓練
首先要熟悉并掌握民族五聲各調式音階的結構,按照首調唱名法,在各音上構唱同主音的五聲調式音階,注意宮音及相鄰三音組的位置。再者用首調唱名法在同主音上進行聽辨與構唱結構相近的各調式音階,感覺各調式中不同的音的音響。
2、大、小調式音階的訓練
必須熟練掌握自然大、小調式音階結構,并在各音上構唱同主音大、小調式自然音階。如和聲同主音大、小調式音階,其音階結構就三級音不同,其他音完全相同,聽辨時應特別注意大、小調式的三級音。再就旋律大小調式音階的聽辨,以自然大、小調式音階結構為基礎,無論從結構上看還是從音響上聽,自然大調上行音階與同主音旋律小調上行音階、旋律大調下行音階與同主音自然小調下行音階、旋律大調上行音階與同主音自然小調上行音階、自然大調下行音階與同主音旋律小調下行音階的音階結構同樣是三級音不同,其他音完全相同,因此在聽辨大小調音階時三級音要特別注意才是。
(三)音程聽辨訓練
音程聽辨是和聲聽覺訓練的第一步。音程聽辨包括單個音程的性質、音高與多個音程的連接,它們是融為一體的,也是互促互補的。在聽寫調內音程連接時最好與視唱所學的調一致,聽寫音程連接應今早開始為好。
從聽單個獨立的音程到聽多個音程的連接,在聽覺上是一個飛躍。要掌握這一新的聽覺能力,首先必須在調式調性的框架內,把握住每個音所進行的各種橫向因素,比如穩定——不穩定的感覺,同向、反向、斜向進行的感覺,主——下屬——屬的功能性感覺。另外在進一步強化聽辨單個音程時所感受到的協和——刺耳、豐滿——空洞等音響效果,將其連貫起來,融入到聽多個音程之中。這樣就達到了縱橫結合,使聽覺能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四)和弦色彩的聽辨
和弦色彩是指和弦的音響效果在聽覺上給人的感覺,如:響亮、柔和、緊張、飄逸等,在實際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在聽辨和弦時只注意和弦各個音的音高,卻對和弦的色彩、功能給予了忽略,針對這一問題,在學習和弦時指導學生從整體音響色彩上去分辨和弦顯得更為重要。
聽辨和弦的能力包括聽辨性質、聽辨音高、聽辨和弦在調內的功能、聽辨和弦的音響效果等諸多方面,必須全面完整地進行訓練。同時,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到,由于每個人對音響色彩的感覺互有差異,所以,練習聽辨和弦色彩既有大致的指導,又要鼓勵學生在練習中找到自己的感覺,產生自己的心得。
在學習中,可以用以下幾個不同的方法來練習聽辨和弦的色彩:
1、選擇題——分析了某種和弦色彩后,快速彈出一組和弦,要求學生辨別出第幾個是指定選擇的和弦。
2、找錯題——在若干同一類型的和弦中有一個是其他類型的和弦,要求學生辨別出這個不同的和弦,并感受其不同的音響色彩。
3、對比題——彈奏出兩個不同和弦的相同位置,如:同名大小調的原位主和弦進行對比,感覺它們各自體現的音響效果,要求學生說出它們的不同。
總之,聽辨和弦是一個整體的能力,聽辨時各種能力瞬間同時體現,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注意所學知識的相互融合、相互滲透,來提高自己的聽辨能力。
四、聽記旋律
聽記旋律被稱作練耳的總和,因為聽記旋律包括了音高感、調性感、節奏感、音樂記憶及寫譜等許多能力的綜合訓練。在學習的最初階段,必須先進行各種的準備練習,如:音組模唱、聽寫節奏、抄譜、黙譜等。由于聽寫旋律與視唱學習是同步進行的,因此,在視唱練耳學習中進行的模唱各種音階、調內音程、聽唱音組、讀念節奏等,都是在為聽寫旋律作準備。這種準備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只有經過這個環節的學習訓練,才能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旋律聽寫。作為聽記旋律前的準備,還可聽記一些調內音組、調內模進、簡單的旋律片段等。為順利進入聽記旋律階段的學習打下好的基礎。
五、節奏聽記訓練
節奏是旋律的骨架,節拍是旋律的脈搏。節奏和音高的結合即形成了旋律。因此,良好的節奏聽辨能力是聽記好旋律的基礎,節奏聽記訓練也是視唱練耳技術訓練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學好視唱練耳的基礎。在節奏訓練教學中,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各種常用的節奏型及各種節拍的強弱規律,能夠準確地劃拍讀出各種節奏型,正確地寫出各種節奏型,加深對節奏的記憶。另外還要加強學生聽辨樂曲中的節拍節奏練習,如:先聽辨樂曲的節拍,并感受旋律聲部節奏的特點。其二聽唱樂曲旋律聲部的節奏型,可指導學生邊打拍子邊完整讀出旋律聲部節奏并加以分析。在聽記節奏時要有穩定的速度感,注意辨別各種節奏型的基本形態,留意結尾的節奏長度,形成前后對照。
結語:視唱練耳課程的內容繁多,它涉及到“樂理”、“和聲”、“復調”、“作品分析”等技術理論學科。因此,在視唱練耳的教學中一定要循序漸進,踏踏實實,加強每個環節的訓練,將技術性與藝術性結合起來,通過唱、彈、聽、寫使學生在接受藝術熏陶的同時,逐步掌握各種音樂技能,培養學生過硬的基本功。
參考文獻:
[1]蔣維民. 音樂聽覺訓練. 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4.3
[2]孫曉潔. 視唱練耳應用教程.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03.9
[3]洪亮. 歐建有. 視唱練耳高考速成寶典. 花城出版社. 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