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為本”,即“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珠心算是開發學生智力潛力的有效手段。在日常的教學中,將珠心算和小學數學融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啟發學生思維方式的多樣化,提高課堂效率。但是在我國傳統的教學課堂上,珠心算的應用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本文從珠心算在數學課堂的應用,來探討如何有效借助珠心算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珠心算;教學效率
珠心算是以算盤為工具,視、聽、觸覺等多種感官的共同參與,透過知覺,形象,記憶等過程,在大腦里完成運算的一種方法。珠心算的學習,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計算和記憶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將珠心算融入數學教學中,相互促進。教師就在其中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那么如何教導將珠心算和小學數學有機整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一、相互結合
1、運用教學手段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中的教學論部分,也是他教學理論的核心和杰出創造。而珠心算通過用手撥珠、眼看耳聽,用腦思考等一系列的過程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思想。相比較其他學科來講,數學的理論性和邏輯性較強,內容也比較抽象。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教師一般都是講和練,教學方法相比較單一。這樣就會使學生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容易跑神,學習效率也十分低下。但是珠心算教學方法的運用,通過學生們利用手,耳,眼撥動算盤,建立物、珠、數一一對應的關系,更加直觀感受和理解學習內容。這樣教學過程中能夠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中,計算的學習和應用是基礎之重。我們從一開始的加減乘除,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珠心算的學習做到了與數學教材內容的同步,教師可以適度地將二者結合起來,在教學計算的內容上,可以通過學生們的撥珠計算練習,加強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1]。
2、基本教導,充實練習
在孩子認知中,算盤就好像是自己一個可有可無的玩具。剛見到擁有新鮮感可能會有一時的興趣,老師如果也一筆帶過的話,那學生就沒有了認真學習珠心算的態度。所以我們應該注重珠心算的實際教學過程,在課堂上教會學生珠心算的基本運用,也要教導學生珠心算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實施分組學習進行獎勵的措施,鼓勵孩子們課下多多練習,相互合作也要互相指出不足,從而達到孩子游戲和學習的有機整合。
二、適度融合
1、實施教學實踐
二十以內運用“湊十法”和“破十法”的進位加和退位減的筆算方法。而珠心算的“補數法”也是如此。這樣以來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筆算和珠心算融為一體,提高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和準確性。這樣學生在實際運用中,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知識快速地思考并做出解答。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是雙贏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計算能力和思維方法,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適度融合,兩個知識不是完全一樣的概念,過于融合反倒適得其反。不但不能更好地吸取各自長處,而且會擾亂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不知道在計算時不知道用哪種方法,哪一種方法也沒有理解透徹。教師要學會發揮珠心算教學的優勢,再將二者更好地融合,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數學是一門非常實際的學科,產生于生活,運用于生活。我們在學習珠心算的內容時,也要教導學生實踐的重要性。我們不能把整堂課的時間都分配給珠心算,時間的限制會影響學生的掌握程度。如此一來,課本上的教學內容學生沒有全部掌握,珠心算的內容也一知半解。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時間分配,合理安排[2]。
2、比較學習
數學教學和珠心算教學有一定的相似點,我們在這就可以將它們適度融合。但是在一些計算方法上,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那我們就可以運用比較學習的方法,通過兩種計算方法的比較,更加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從而提高了數學學習的效率,提升了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3.加強珠心算和新媒體的融合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十分重要。作為一種新媒體技術,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是非常關鍵的步驟。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學生們感興趣的視頻或圖片,吸引眼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不再是被動地輸出,而是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吸收和保存。這樣的教導方法不僅簡化了珠心算的教學難度,而且大大增強了學生的接受程度。
總結: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將珠心算和課堂教學適度融合,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二者的有機整合順應了珠心算的發展需要,讓學生們更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 佚名. 淺議“珠心算”與教學的有效融合[J]. 小學教學參考, 2018, 881(32):73-74.
[2] 張蓓. 珠心算與小學數學融合教學的研究[J]. 新課程(中), 2017,67(3):78-79.
作者簡介:
任曉敏,女,仡佬族,1975年1月出生,小學數學一級教師,貴州省鳳岡縣人,從教二十年,最高學歷本科,教過語文、數學、英語,在所教學科的統考中,取得的成績大多數很優秀。由于職稱是數學,現在所任學科是數學,研究于珠心算與小數數學課程的有機整合,在一年的一年級數學與珠心算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這學期全縣統考從上學期末統考全鎮八個班成績第七名上升到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