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新
摘 要:我國有關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于2014年9月4日正式發(fā)布,這也是近些年以來最為全面和系統(tǒng)的一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高考改革方案的啟動實施,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前進和進步。然而在高考改革的同時,也必定對高中政治教學有所影響和變化。因此,教師和學生在面臨挑戰(zhàn)解決問題時,要跟隨高考改革方向的新浪潮,在此基礎上及時地找出對策,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就高考改革方向和高中政治教學應對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高考改革方向;高中政治;教學應對策略;
面對高考改革的新浪潮,教師和學生該如何面對挑戰(zhàn)呢?作為教師這是一個值得重視和思考的問題。高考制度的誕生,就是為了公平地選拔人才。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高考制度也應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改革創(chuàng)新。順應時代的潮流來選拔越來越多的全面性人才,是當今社會的需要和重視。因此,教師應該順應遵循高中政治改革的方向,及時地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案和對策來迎接挑戰(zhàn)。
一、從教師層面來講
(一)面對挑戰(zhàn),教師要提升自身實力
由于高考改革的方向變化,高中政治在學生高二分科時可能會面臨人數(shù)相對較少的現(xiàn)象。作為高中政治老師,一方面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實力和自身素養(yǎng),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具有長遠的目光,了解國內外社會的重大新聞,開闊眼界和充實自我。如果教師在高考改革的新浪潮中,還一味地堅持自身原有的理論知識灌輸和教學,那么教學中的知識點學生難免會感到枯燥難懂,理解不了教學效率難免會越來越低。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該制定符合改革之后的教學方案,采取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以最快時間來適應和接受新的知識。同時也要重視和全面解讀教材,不能籠統(tǒng)地講解所謂的重點而忽視其他知識。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分配好知識點講解的時間,著重強調重點,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他小點。教師也要學會教學反思,及時總結每一段教學時期自己的不足,腳踏實地地提升自身教學實力[1]。
案例一:比如在講解國家的政治制度這一節(jié)內容時,除了講解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內容的同時,教師還可以安排其他教學方法。比如可以讓同學們分組扮演每一級所代表的工作人員,讓他們通過自身的表演強化和區(qū)分這一節(jié)幾個制度。有利于強化基礎知識和培養(yǎng)實踐能力。
(二)面對挑戰(zhàn),教師要適當改變和創(chuàng)新
在高考改革的嚴峻形勢下,教師除了要掌握教學考試內容,還要對自身的教學方法做出改
變和創(chuàng)新。因為高考制度的改革,不同的學生對于高中政治學科有著不同的需求。有的學生沒有選擇政治,只是為了應付學業(yè)水平測試。而有的學生的目標則是高考。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對于政治學科的不同需求來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方案。同時教師也一定要意識到高中政治不是讓學生們死記硬背,你背熟了幾本書之后再答試卷就可以獲得高分,是一個不可能的假設。所以教師在適當改變自身教學方法的同時可以注重一下創(chuàng)新。利用多媒體、互聯(lián)網等等新鮮事物來講解內容,高中學生都是青少年時期,對于新鮮事物往往好奇心和接受度很大。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不經意間去接受政治學科的學習,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營造了班級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2]。
案例二:比如在學習政治學科的公有制度和私有制度這一節(jié)內容時,我們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就是籠統(tǒng)地介紹和講解,教師其實可以利用新媒體播放一部有關的影片或者紀錄片資料。這種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讓學生們更加強化二者的區(qū)別和本質,促進了其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
二、從學生層面來講
(一)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不管高考改革的方向是哪里,只要讓學生保持對政治學科的熱情和熱愛,那么一切問題都成不了問題。所以說,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是政治教學中關鍵的一步。恰當?shù)慕虒W方法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和學習效率都會增強。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提前備課了解某節(jié)教學內容與學生有關的信息,有了這些關聯(lián)點,教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著手準備切入的主題如何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教師可以平時多多注意觀察學生,課上課下也注重交流溝通,了解學生們平時的關注和愛好。有了興趣充分理解的知識點絕對比死記硬背地記得牢固,同時無論是在平時的交流還是答題中,都有利于鍛煉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案例三:比如在學習生活與消費這一章節(jié)時,會學習到各種貨幣的種類和供求關系的變化。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們拿出自己的硬幣啊、超市的優(yōu)惠卡或者是銀行卡編排情景活動,了解不同貨幣所代表的價值以及供求關系的影響。這種讓學生們參與其中的教學活動,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們的臨場反應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還能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3]。
(二)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國家新課改的標準下,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尤其是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教師更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解和關注每一位學生的需求。學生成長的一切是教師必須重視的重中之重。因此,政治教師在與每一位學生的相處之中,要融入到學生群體中,關注他們的喜好和需求,拉近彼此的距離,學會對癥下藥,及時迅速地解決問題[4]。有利于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問答,活躍了課堂的氛圍,也凝聚了班集體的力量。
案例四:比如在月末總結或者期中測評的時候,政治教師可以私下多多找學生們談話。一個人與一個人平等親切地交流,可以很快地拉近彼此的距離。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主動學習反思自己的決心。
總結:總而言之,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中,教師要從自身和學生兩方面努力和反思。同時教師在迎接改革新浪潮的挑戰(zhàn)時,也要制定相應的教學對策,以學生為主體,給予學生們最大的支持和教導。
參考文獻:
[1] 黃永福.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改革探究[D]. 信陽師范學院, 2018,76(23):56-57.
[2] 余大勝.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政治課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探索[J]. 教育現(xiàn)代化, 2017,12(30):172-173.
[3] 唐滿意. 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探尋[J]. 教育教學論壇, 2017,34(14):275-276.
[4] 金利.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學科困境與應對方式闡述[J]. 新課程(中學), 2017,76(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