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波
摘 要:在如今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中,多媒體技術早已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中多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而如今國家和社會對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是愈加重視。多媒體技術與教育教學的結合更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科目的理解,也可以促進多媒體技術的進步。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轉變能力并不高,不能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和模型轉化為具體的形象,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某些困難,多媒體教學則恰恰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點。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數學;教學
數學是世界上公認的一門集抽象與邏輯于一身的學科,在教學與學習上都存在一定的難度。怎樣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這需要教育者不斷的探索研究。小學數學大部分內容比較籠統,大多數學生不能理解,在多媒體技術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為學生打造一個嶄新的實踐平臺,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念,教師通過引導、啟發學生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得到穩固的提升與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信息技術具有化抽象為具體的獨特手段,在傳統的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加以輔助,可以使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也更容易理解。多媒體教學有別于傳統數學教學之處在于它可以為所教授內容創設特定的情境。在所創設的特殊的情境中學生更容易對所學知識進行掌握,而且也不容易與其他知識進行混淆。由于教師在數學課程講授中所締造的情境大多是與實際生活相關的,這樣就使學生將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可以在生活中運用數學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加強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這樣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對學習和生活皆可起到積極作用。而且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應用,也可以使學生的數學和理性思維得以提高,抽象想象能力得以發展,為其往后學習更多更復雜的數學知識打下基礎。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時,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通過多媒體先給學生播放一些常見的物體的形體,如桌子、椅子等等,學生認真觀看且思考,這些物品都是由哪些我們學過的圖形組成的呢?學生通過剛才在多媒體上看到的,踴躍表達出不同的意見,并通過學生私底下激烈討論,補充自己未想到的,然后,全班學生集體回答道,有正方體、長方體等等,最后,教師指出學生所說幾何圖形名稱中的錯誤,并出示相應的三維實體模型讓學生觀察它們的特征,這樣,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一個生動,直觀的生活場景,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形成自愿、積極的學習態度,培養敢于探索數學知識的能力,深切體會幾何圖形的魅力。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過程中,能從小組交流中獲利,并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對學習過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化抽象為具體,突破教學難點
小學生的理解和領悟能力都正處于發展階段,所以他們對數學這種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學習起來會較為吃力。然而很多學校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卻忽視了小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和數學的抽象性,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是老套的板書講授,所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因不理解而喪失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這不僅會導致數學課堂死氣沉沉,無人活躍而影響教學活動的進行,也會對學生日后的發展造成影響。
在計算機發展的速度勢不可擋,普及范圍相繼擴大,教育工作者才開始認識到多媒體教學的意義。如今,21世界已經是科技全面發展的時代,各種現代化設備層出不窮,對于教育鄰域而言,這現代化的教育模式已成為當代的主流,而且,眾多教師也表明新的教育手段多媒體教學對廣大數學教育者有很大的幫助,在教學上我們要做到二者有效的整合,將作為數學教學的秘密武器,使學生能充分加以使用,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我們要注重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引進,使乏味無聊的課堂氛圍變得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隨之增加,讓整個課堂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在學習小學三年級《千米的認識》這一課時,對于小學生來說1千米有多長是很難以理解的,特別是對于抽象思維不強的女生,因此,我可以通過多媒體放映教學,在之前我們都學過那些長度單位?你們可以用手比出來嗎?(同學們通過自己學過的輕松的比出來了1毫米、1厘米、1分米),如果測量教室的長度,應用什么單位合適呢?測量咱們學校操場的距離用什么單位呢?測量馬路邊兩根路燈之間的距離該用什么表示呢?(我會提前設計好多媒體課件供學生觀看)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各個小組發表自己的意見,但大多數小組給出的結果都是以米為單位進行的測量結果。這樣,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放映的形式向學生展現了比米還長的單位千米,并通過直觀的,清晰的畫面給學生進行講解,同時問問學生你們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學生直觀感知操場上居然是這么長的距離,原來馬路上兩個路燈距離這么遠。從這里可以看出利用多媒體能創設出這么色彩鮮艷,圖文并茂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可以把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以豐富的色彩形成表現出來,即使學生更好的認識數學知識,又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這樣雙向的結合,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鞏固和拓展教學內容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數學成績得到提高,理性思維得以發展,而且也可以提升其他學科的成績,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小學生正處于學習成長的關鍵階段,也是全面發展的重要時期,多媒體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可以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感知理解事物的能力得以提高,也可以使同學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加強。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提高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都會起到重要作用。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的整體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圓柱與圓錐》這一單元中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認識圓柱與圓錐并會運用公式對其面積進行計算。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現實生活中圓柱形和圓錐狀的具體物體,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形狀有更直觀的認識。其次,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圓柱形以動態的形式進行展開,形成長方形,這樣會使學生在計算圓柱面積的時候更容易理解。再次,通過多媒體和投影儀的結合,可以向學生360°旋轉展示各種圓柱和圓錐狀的物體全貌,使學生不僅看到平面的圖形,更能夠以三維立體的角度對其進行理解。最后,利用多媒體的動態演變,將生活中的圓柱和圓錐狀的物體以動畫變幻的形式一點點變成課本中的圓柱和圓錐形狀。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圖形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理解所學的形狀,而且可以使小學生將課堂中學到的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更好地將數學應用于生活。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技術在生活和學習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其中,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尤為突出。數學是小學課程學習中重要而基礎的學科,但是由于數學中多是理性的、抽象的概念,對小學生而言會偏難,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使導入更直觀化,并富有啟發性,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情感上升到最佳學習狀態。
參考文獻:
[1]李倩.淺談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黑龍江卷)[C];2010年.
[2]楊佳琳.在新課改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數學教學方法的幾點做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3]陳綠枝.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點滴[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