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瞳
摘要:小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關鍵期,自信心的培養非常重要。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面對不同的教育個體,只有用愛心去教育學生,才能贏得學生對教師的愛。然而,班主任要想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僅僅有愛心是遠遠不夠的。班主任既需要愛的情感的遷移,還需要運用愛的能力與智慧。本文就小學班主任如何基于“以愛育愛”理念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進行探討。
關鍵詞:班主任;以愛育愛;自信心;小學
小學生心理脆弱、敏感,在心理發展中既有較大的可塑性,又有較大的不穩定性。自信心能強化學生的自我認同,挖掘學生的自我潛能。小學班主任作為影響學生成長的重要他人,在育人過程中,不但要關注學生的成績發展,而且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狀況。班主任應當基于“以愛育愛”理念,實現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一、用愛的情感進行教育,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傾向,因此小學生十分需要班主任的關愛?;谶@一點,班主任用愛的情感進行教育,可以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研究表明,人的情感體驗在個體對外部事物的評價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個體對活動關系滿意時,注意的保持時間長,注意效果好。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班主任要盡可能多地表達出對所有學生無條件的關愛,讓每個學生都生活在教師期待的目光中。
例如,班主任可以當面鼓勵學生,及時把自己的“情”傳遞給每個學生,點燃他們對學校與生活的熱愛;也可以安排與學生們的“特別時光”,譬如學生和班主任“共進午餐”,進行“悄悄話”交流。與班主任的這種“特別時光”,更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二、用愛的能力做好班級管理,培育學生的自信心
班級中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和性格都各不相同。面對個體不同的差異,班主任通過班級管理開發不同孩子的潛力和特長,以此來培育學生的自信心。愛的能力應該表現為一種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能力。俗話說,愛要到點子上。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需要敏銳地看到學生內心的真正需求?,F實中,每個班級都有學習習慣不好、成績不佳的學生,他們往往面臨更多的產生自卑感的風險。班主任如果能發掘這些學生的潛能,就能促使他們在參與管理班級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首先,班主任需要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生活和興趣。其次,班主任要在班級內設置不同的崗位,不同性格的學生可以揚長避短。最后,班主任也可以在班級內開展各種活動,為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自信。
三、用愛的智慧組織有效班會,強化學生的自信心
定期召開班會,能使學生體驗到主人翁感與成就感。班主任應該運用愛的智慧創造條件、組織有效班會,從而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錯誤,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挫傷小學生的自信心。班主任要運用教育智慧,在班會上把類似的問題提出來,和學生一起討論,以消除問題。有效的班會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當小學生們被允許和鼓勵發表見解時,他們會仔細傾聽、認真對待,學生不僅能對自己錯誤的行為有了正確的認識,還能感覺受到了鼓勵,自售心也會大幅增強。
四、結語
李烈校長曾經說過,“以愛育愛”就是要培養出一個人的愛心、自信、上進及自律,讓每個人在自尊、進取中不斷獲得進步,獲得成長的快樂。教師只要真誠地付出,這份無私的關愛就一定能得到“愛”的回應。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當對于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給予足夠的重視,用愛的情感進行教育,用愛的能力做好班級管理,用愛的智慧組織有效班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責編: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