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忠
摘要:作為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初中階段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可以得到提高。本文提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整體思路,以使他們的數學成績最終得到提高。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育
一、基本概念界定
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教育領域的具體實施,教師應深化課程改革。與課程目標和學習目標相比,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要關注學生所擁有的知識和技能,更要關注學生應具備的能力,使主題與訓練的最終目標相對應。以數學為例,發展數學的最終目標不僅關系到概念、公式、規則和理論,而且關系到學生的素質和數學解題的質量。當學生面對現實問題時,即使忘記了運用什么數學理論和數學知識,他仍然能夠解決數學問題,能夠運用數學思維方法。這是數學的基本素養,由數學系統呈現給他,在所有的知識都被遺忘之后,這一素養就被忽視了。從部分和整體的角度來看,學科教育是通識教育的一部分,學科基本素養也是通識基本素養的一部分。換言之,學生的核心素養最終應作為本專業基本能力的一部分。這一課題在微觀層面上是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基本素養的重要途徑。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知識程度。
二、農村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育的現狀
通過調查研究可以了解到,參加本調研的農村初中學生數學素養測試總體良好,男女學生之間沒有顯著的差異。根據測試結果,學生可以相對地理解該科目中的相應概念,并根據對這些信息的理解,利用所學知識在特定情境中選擇適當的知識。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特定的選項,然后解決學生遇到的數學問題。學生數學素養測試與學校環境、學生主觀能力和學習觀念密切相關。根據教師的要求,全體學生在數學學習上要有優異的成績,然而他們在數學學習上的獨立性,以及數學教學方法的原因和有效性缺乏。究其原因,往往在于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強調解題的數量和常規方法,但并不詳細解釋解題方法的選擇原因,略過了數學教育中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的教學,使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雖然在數學成績上表現較好,但沒有真正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學生在升人高中后,往往會感到學習吃力。
三、農村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育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來看問題
教育活動應該從學生目前的水平開始,在發展的領域表現出更高的水平。因此,在建立生活情境之前,教師必須仔細分析學生的教育情境,不僅要關注學生生活層面上的經歷,還要考慮到學生以前所獲得的數學知識。同時,創造工作的目標要始終與培養目標相聯系,更要貼近學生的發展領域。在這種情況下,核心素養教育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其所學的數學知識,這有助于學生理解在特定情況下數字的意義和對數學生活概念的實際總結,把核心素養的發展領域擴大到更高水平。數學中的主題學習是基于數學特點的主題學習。毫無疑問,忽視這一地位的教學阻礙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教學的情況面臨兩難。一方面,教師經常使用生活情境,生活品位很強;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和應試學習的表現要求的壓力下陷入困境。片面關注數學或生活品位,無助于學生基本素養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平衡“生活”與“數學”的關系,是培養學生基本素養的關鍵。
(二)通過數學推理激發學生的思維
數學問題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和手段。在初中課堂情境教學中,如何設計能激發學生思考的問題,是培養學生思考數學推理問題的關鍵。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問了很多問題,但都很相似,有些問題沒有價值。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問的問題較少,但每個問題都是有效的,并且有幾個層次。從本質上講,這刺激了學生思維的碰撞。由此可以看出,教師提問的方式對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解決一個問題時,必須循序漸進,形成多層次的數學問題。
1.問題設計過程的層次結構。問題設計過程的層次意味著教師在問題發展過程中必須有一個特定的基礎。設計應分階段、按知識理解的順序進行。以下是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首先,研讀課本,找出重點和難點。在開始設計問題之前,教師應該充分理解教材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要點,思考為什么開發這樣的問題,以及在設計中可以向學生傳授什么技能等問題。其次,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根據學生當前的情況,找出問題的切人點,問題不應該太復雜或太簡單。最后,—個預定義的答案是可行的。預先設定答案,并考慮適當的應對策略。
2.問題的層次結構。問題層次結構表示問題行行之間的關系。事實是,當開發—個問題時,不能孤立地看到問題。相反,應該從溝通的角度系統地把問題一個接一個、一步一步地聯系起來并鎖定,引導學生更上一層樓,逐層增加難度,使學生能夠運用直線、垂直、等邊等基本性質,使用推理和證明等程序化學習理論,從數學經驗和操作經驗中學會數學推理。概念演繹推理經驗是一個需要層次的、微妙而復雜的過程。這個階段性的項目可以代表認知的實踐問題,展示思維的連續性和層次性,同時是學生積極反思學習過程和思考問題的機會。
(三)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的水平是指作業的設計必須根據所學科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對不同數學水平、不同性格的學生必須有不同的問題設計。中學生依靠形象和積極主動的思維,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分清層次,并分階段進行。首先,讓學生了解教師提供的材料,選擇合適的材料和數量,然后考慮創建一個知識框架。在執行一個特定的過程之前,鼓勵學生創建一個基本的構造方法,簡化真實過程的復雜性。對于初中生來說,實踐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一般都很強。因此,在設計作業時,教師必須把注意力放在盡可能多的訓練上,并清楚地提出問題。
本研究總結了農村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現狀和教學策略,認為核心素養是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技能,也是學生解決未來問題的重要能力。這不僅體現在學習成績上,也體現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本文在實踐研究中更好地研究核心素養,分析核心素養與數學核心素養的關系,使教師能夠準確地確定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途徑。在教學設計和學習策略上,教師要根據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
(責編:吳娟)